展會通過國際性活動的策劃、營銷和組織,通過各種類型展會的舉辦和各類服務提供,帶動商品、物資、人員、資金、信息的跨國流動;通過最新技術、產品展示和最新思想理念、信息交流,促進商品、生產要素的跨國流動與重新組合配置,促進最新技術的推廣普及和生產效率的提高,為世界經濟發展和國際貿易增長作出貢獻。
那么,展會究竟如何促進國際貿易呢?
第一,展會是國際貿易的有效營銷手段,可以促進國際貿易的發展和擴大。展會從最初的集市開始就是“市場”有形的表現形式之一,是商品營銷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現代營銷理念中,展會促銷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成為重要的貿易促進方式之一。據國際大會與會議協會統計,每年全世界國際會議的消費總額約為70多億美元,展覽在世界各大公司9項主要市場推廣方式中,已經上升到第三位;營業額超過5000萬美元的大公司中,展覽占其市場營銷總支出的17.3%。據法國有關會展機構統計,參展商每花費1法郎,平均可以帶來35至40法郎的合同,展會宣傳費用已經成為僅次于直接促銷、報刊電視廣告費用之后的第三大宣傳推廣經費。
第二,展會將散布于不同時段和不同區位的貿易機會匯聚到一起,集中成交,既節約了交易成本,又擴大了貿易規模。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創辦于上世紀50年代,至今已連續舉辦100多屆,匯集全國出口資源,邀集世界采購渠道,促成的商品交易為世人所矚目,為中國有形商品出口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成為展會促進商品交易方面的典范。
第三,國際展會本身就是貿易,屬于服務貿易的范疇。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定義,服務貿易除了物化服務的服務商品進出口和商業存在提供的服務以外,還包括服務提供者在境內為境外服務接受者提供的服務和服務提供者跨境為當地服務接受者提供的服務。國際展會的舉辦帶動了商品、物資、人員、資金和信息的跨國流動,這些商品、物資、人員、資金和信息的跨國流動,以及為這些流動提供的服務本身就是國際服務貿易。展會豐富了服務貿易的內容,擴大了服務貿易的總量,進而擴大了國際貿易的總體規模。
第四,展會促進生產要素跨國流動,擴大產業內貿易規模,拉動國際貿易增長。在區域經濟一體化、世界經濟全球化日益發展的現代經濟生活中,展會促進生產要素國際流動和跨國重新組合配置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優勢要素的跨國流動和組合配置是推動科技進步和產業升級的有效途徑。跨國公司通過參加各類展會,在世界范圍開發市場,尋找最適合自己的生產基地,進行跨國境優化資源配置,把不同生產區位的優勢生產要素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生產效率更高、競爭力更強的加工生產能力,在世界范圍安排自己的產業鏈和銷售網絡,為世界市場加工生產。2000年第三屆北京科博會促成了諾基亞星網工業園落戶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2003年,星網工業園出口就達到了12億美元,實現就業崗位11500個。“星網模式”對于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培植新的國際競爭力,擴大產業內貿易進行了有益的嘗試,積累了成功經驗。
第五,展會助推新型貿易產生,促進貿易結構優化升級。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世界經濟一體化步伐的加快,許多原來沒有,或者沒有進入國際貿易范圍,或者本來不可貿易的產品進入了國際貿易領域,展會在這方面可以發揮積極作用。2012年商務部和北京市創辦了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創建了世界第一個綜合型服務貿易平臺,為中國對外貿易轉型和服務貿易發展打造了一個國際交易平臺。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有形貨物對外貿易有了巨大的發展,成為世界最大的貨物貿易出口國和第二大貨物貿易進口國。但時至今日,我國有形貨物貿易,特別是出口貿易的快速發展受到一定條件制約,中國經濟增長和中國對外貿易都必須進行戰略性調整,開創內需外需協調發展,有形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齊頭并進的新格局。相對貨物貿易,我國服務貿易近年來表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2002~2011年這10年間,我國服務貿易從855億美元增長到4191億美元,增長了3.9倍,年均增長19%,服務貿易排名出口由第11位上升至第4位,進口由第9位上升至第3位。在中國對外貿易發展的關鍵時刻,創辦服務貿易交易平臺,促進中國服務貿易發展,推動對外貿易戰略轉型,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其意義不亞于上世紀50年代創辦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 來源:北極星電力會展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