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美國天然氣價格長期維持低位時,人們說這是頁巖氣革命的成果;然而當涪陵頁巖氣商業化投產后,中石化的報價卻有些出乎意料:2.78元/立方米,較此前川渝地區天然氣價格1.9元/立方米高出不少。
“制定的2.78元/立方米的價格已經是我們能夠達到的最高價格了,但它對于企業來說,僅僅是保本。”中石化天然氣公司川氣東送營業部經理吳剛強對解釋說。
這一方面緣于頁巖氣是“新品種”,受初期勘探、開采經驗少的原因影響,企業初期。“在整個涪陵頁巖氣發現之前,(中石化頁巖氣勘探)賬面上已經投入25億元打了水漂,再加上過去幾代的勘探投入,可能50億、70億元不止。”中石化江漢油田分公司總經理孫健坦言。
另一方面則是中國天然氣價格長期不到位,導致人們對價格上漲太敏感。據了解,國家發改委公布的天然氣價格方案,2015年國內各地天然氣價格實現唯一,不再有新老氣的價差,而2.78元/立方米正是重慶新氣價的最高價。
生產成本較高
作為首口頁巖氣井的焦頁1HF井深3653.99米,水平段長1007.9米,總造價達9000萬元以上。
然而為了這口井,中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斥資3億元,不但有前期勘探作業的成本,還包含了開山、筑路、環保等,“因為井在山上,相關的輔助成本遠遠高于美國。”勘探南方分公司總經理郭旭升說。
這一點可以與殼牌加拿大陸上天然氣公司的項目進行對比。在加拿大卑詩省東北部的落基山脈西側,靠近卡爾加里,殼牌旗下“樺樹場”項目就坐落在這里。2008年,殼牌以62億美元的代價從Duvernay公司手中收購了這個項目。
由于是平原,平整的道路可以直接從卡爾加里通向井場,再加上頁巖氣開發較早,頁巖氣埋藏深度比較淺,只有1000-2000米左右,因此它們的單井成本僅3000萬元左右。
單井成本還不足以將焦頁1HF的成本推至2.78元/立方米的價格,畢竟比起當地原有價格,2.78元/立方米的價格高出了很多。然而據了解,它還要承擔中石化前期因沒有成熟經驗走過彎路付出的成本。
據了解,2009年起,中石化即啟動在渝東南地區的頁巖氣勘探評價。在這個地區,中石化劃出了多個勘探區塊,并將它們分別交給了包括勘探南方分公司、華東分公司等多支中石化旗下的勘探隊伍。
然而由于沒有經驗,目前除了焦石壩等少數井場,在川渝地區進行頁巖氣勘探的其它中石化隊伍都沒能取得戰果,因此這些勘探成本就需要這幾個已成功商業開采的項目承擔。這就是孫健直呼的高成本所在。
事實上,這種狀態并非只發生在中國。“在美國等發達國家,資本市場上每天都有風險資本為中小企業提供資金,推動它們進行上游的勘探開發。那些資本投100個項目有10個成功就絕對是奇跡了。”有跨國石油公司高管向分析道,“中國只是將這種單個企業的風險內部消化了。”
據江漢油田人士介紹,隨著它們頁巖氣開發技術的成熟,目前單井成本已減至8600萬元,而他們的下一個目標是把成本降低到6000萬元。
氣價何時市場化?
“美國的低氣價是在市場競爭特別是天然氣供大于求的背景下形成的,很多無法承受低價的企業都已退出頁巖氣,轉向生產價格與國際市場掛鉤的頁巖油了。”上述跨國公司高管向表示,單純考量一口井、一個項目,甚至一個企業的成本對市場價格的形成并無意義。
然而,由于中國天然氣價格長期維持低氣價政策,導致頁巖氣價格的“大幅飆升”令人詫異。
據了解,長期以來重慶都是中國主要的天然氣產地。2000年以前,由于只供應川渝市場,導致氣價很低,大量低效化肥裝置上馬投產,天然氣生產商中石油也并未投入資金進行新井的勘探開發。
然而,時間到了2003年,隨著東部天然氣需求的迅猛增長,四川氣源開始走向全國,忠武管道、川氣東送等長輸管道開始動工興建,并快速投產。這導致川渝天然氣價格飆升,從最初的1元以下/立方米直至現在的近2元/立方米。
“事實上,目前涪陵項目供應的川維、重慶建峰集團等用戶,肯定無法承受2.78元/立方米的價格,這點我們很清楚,”吳剛強向坦承:“我們也希望能將資源輸往東部江浙地區,供應當地陶瓷、電解鋁等企業。”
但這顯然是不容易實現的,因為頁巖氣資源來自川渝,“如果不能給地方帶來更高的附加值,而僅僅是資源輸出,地方政府能高興嗎?”有四川石油業人士反問。
據他透露,從前中石化就籌劃建立涪陵氣田與川氣東送之間的141公里支線管道,然而由于征地等種種原因,遲遲未能動工,進而導致焦石壩井場不得不長期抑制產量。
為化解這種矛盾,中石化一方面以“串換”的模式,將部分資源以原有的價格輸往建峰集團等低效用戶,另一方面也與重慶地方企業合資合作,謀求從內部打開資源外輸的通道,“根據規劃,今年9月支線工程將動工,明年6月正式投產。”
而吳剛強等則向表示,更期待氣價能早日實現并軌,以發揮企業的后續開發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