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國內甲醇按生產原料的不同,可以分為煤制甲醇、天然氣制甲醇和焦爐氣制甲醇。
“時下,天然氣制甲醇企業不少是在硬撐著,企業利潤空間微乎其微,而煤制甲醇企業的日子相對好過一些,每噸能有300元以上的盈利。”南京翰克斯石化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彭耀星直言,對于生產企業而言,原料價格的變動至關重要,當前甲醇企業之所以呈現不同狀態正是生產成本差異造成的。
金融危機之后,在我國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國內煤炭價格一跌再跌,環渤海動力煤指數自2012年年初的797元/噸跌至今年5月中旬的537元/噸,跌幅為32.62%。“焦爐氣制甲醇是焦化企業的副產品,即便近兩年煤價低迷,但煤制與焦爐氣制甲醇企業,由于生產成本較低,生產利潤尚可,在5月的淡季,也仍然能夠保持一定的盈利。”上海中期期貨甲醇分析師鄧世恒如是說。
與此同時,天然氣制甲醇企業日子卻不好過。尤其是目前處于甲醇消費傳統淡季,甲醇價格萎靡不振,而天然氣價格居高不下,天然氣制甲醇企業的經營堪憂。
在我國多煤少氣的資源格局下,天然氣始終供應緊張,特別是在2012年年底,我國禁止新建天然氣制甲醇項目后,天然氣制甲醇的比重大幅下降。據金銀島統計,截至2013年年底,國內天然氣制甲醇裝置的比重由2008年的27.8%下滑至18.1%。
供應偏緊直接導致了國內天然氣價格的居高不下。萬得數據顯示,重慶工業用管道燃氣由2013年8月1日的2.24元/立方米上漲至目前的2.49元/立方米,漲幅為11.16%,與國內煤炭價格形成了鮮明對比。
“近日市場有消息傳出,西南工業用天然氣自7月開始實施新的價格機制,在現有基礎上繼續上調0.4元/立方米,這對天然氣制甲醇企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甲醇分析師說,一般來說,天然氣價格每提高0.1元/立方米,氣頭企業成本上升約100元/噸。與日俱增的成本,令天然氣制甲醇企業壓力重重。
煤制甲醇已成為主流,再加上進口天然氣制甲醇的競爭,國內天然氣制甲醇企業劣勢漸顯,這也迫使他們審時度勢,思考新的突破口。
英大期貨能源化工部經理鄭欣然說,在她與甲醇企業的接觸過程中,發現很多企業已經意識到不能單靠原料成本與產品價格的變化來應對挑戰,而是應該加強內部管理,提高自身的生產效率,做好長遠規劃與短期利益的平衡,保持企業的競爭力。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發改委對能源行業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進一步推進,煤炭行業首當其沖,這或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煤制甲醇企業的生產成本。“從工藝上來看,煤制甲醇的污染要高于天然氣制甲醇,因此環保的投入上也將高于天然氣制甲醇,這必然會激勵過剩產能的淘汰,使得未來煤制甲醇的競爭更加激烈,同時也將縮小與天然氣制甲醇企業之間的利潤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