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海油總長448公里的廣東省天然氣管網(下稱廣東管網)一期工程實現機械完工,全線投產進入倒計時。至此,中海油在廣東省建成的天然氣主干管道里程達1067公里,初步建成珠三角天然氣內外環管網。一張覆蓋珠三角九大城市、連接港澳的綠色能源大網,為廣東省低碳經濟發展再“加碼”。
本世紀初,中海油啟動廣東LNG(液化天然氣)試點項目和南海東部天然氣開發工程,推動進口LNG和海上天然氣共同登陸廣東,并在珠三角地區建設天然氣大動脈,拓展下游天然氣產業鏈。2006年,廣東LNG項目管網工程與珠海—中山天然氣管道建成投產后,構成珠三角天然氣內環管網,迄今已輸送中海油引進生產的天然氣超過580億立方米,占廣東省同期天然氣消費總量的九成以上。
廣東管網一期工程自2009年開工以來,按照分段投產計劃,已投產管道246公里,累計輸送天然氣23.6億立方米。據廣東省天然氣管網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革介紹,全長231公里的廣東管網二期工程也將在年內具備接氣條件。屆時,由廣東管網一二期工程組成的珠三角天然氣外環管網將構建完畢,并與已建成的內環管網連通,形成多氣源安全互補供氣的局面。
隨著天然氣管道的延伸,下游產業在廣東省的發展“氣”勢如虹。中海油輸送的天然氣廣泛用于發電、化工、玻璃、陶瓷等工業領域,又為廣州、深圳、香港等10個城市和地區的居民提供生活燃氣。其中,超過60%的天然氣用于12家共計約1100萬千瓦裝機容量的燃氣電廠,裝機容量約占全省已投產電源裝機總容量的1/8。燃氣發電所排放的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量僅為燃煤發電的20%和45%,酸雨“元兇”二氧化硫基本不排放,苯、鉛致癌物和PM2.5“禍首”粉塵零排放。
根據廣東省發改委公布的信息,廣東將進一步推動全省一體化的天然氣管道建設,形成以珠三角為中心、通達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的天然氣主干管網,管道里程達3200公里,年供氣能力從2010年的90億立方米提高到2015年的430億立方米。
未來幾年,珠三角天然氣內外環管網將相繼接收中海油南海深水氣田、深圳LNG、粵東LNG、粵西LNG等新建項目的天然氣,并匯聚西氣東輸、新粵浙管道等氣源,向珠三角這一中國經濟的重要引擎不斷注入綠色動力。
本世紀初,中海油啟動廣東LNG(液化天然氣)試點項目和南海東部天然氣開發工程,推動進口LNG和海上天然氣共同登陸廣東,并在珠三角地區建設天然氣大動脈,拓展下游天然氣產業鏈。2006年,廣東LNG項目管網工程與珠海—中山天然氣管道建成投產后,構成珠三角天然氣內環管網,迄今已輸送中海油引進生產的天然氣超過580億立方米,占廣東省同期天然氣消費總量的九成以上。
廣東管網一期工程自2009年開工以來,按照分段投產計劃,已投產管道246公里,累計輸送天然氣23.6億立方米。據廣東省天然氣管網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革介紹,全長231公里的廣東管網二期工程也將在年內具備接氣條件。屆時,由廣東管網一二期工程組成的珠三角天然氣外環管網將構建完畢,并與已建成的內環管網連通,形成多氣源安全互補供氣的局面。
隨著天然氣管道的延伸,下游產業在廣東省的發展“氣”勢如虹。中海油輸送的天然氣廣泛用于發電、化工、玻璃、陶瓷等工業領域,又為廣州、深圳、香港等10個城市和地區的居民提供生活燃氣。其中,超過60%的天然氣用于12家共計約1100萬千瓦裝機容量的燃氣電廠,裝機容量約占全省已投產電源裝機總容量的1/8。燃氣發電所排放的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量僅為燃煤發電的20%和45%,酸雨“元兇”二氧化硫基本不排放,苯、鉛致癌物和PM2.5“禍首”粉塵零排放。
根據廣東省發改委公布的信息,廣東將進一步推動全省一體化的天然氣管道建設,形成以珠三角為中心、通達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的天然氣主干管網,管道里程達3200公里,年供氣能力從2010年的90億立方米提高到2015年的430億立方米。
未來幾年,珠三角天然氣內外環管網將相繼接收中海油南海深水氣田、深圳LNG、粵東LNG、粵西LNG等新建項目的天然氣,并匯聚西氣東輸、新粵浙管道等氣源,向珠三角這一中國經濟的重要引擎不斷注入綠色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