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
(記者雷闖)生物質燃氣清潔、便宜,理應受歡迎。然而,在鄂州市峒山村,生物質燃氣管道裝進了農民家,多被置之不用,燃氣廠最終無法正常運轉。4日,記者來到位于峒山村的湖北藍焰生態能源有限公司生物質熱解聯產聯供示范基地,只見占地20多畝的廠區空無一人,里面堆滿了秸稈、樹枝等原料,所有設備都處于停工狀態。
工廠留守負責人何濤介紹,該廠是全國農村首個生物質熱解聯產聯供示范工程,2012年,由湖北藍焰生態能源有限公司投資1億元新建,2013年被增列為省級重點項目。所謂生物質熱解聯產聯供,是指設備通過對秸稈、樹木等農林廢棄物加工處理,可同時生產出燃氣、碳和焦油,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并舉,技術由藍焰公司和華中科技大學共同研發5年而成。
何濤稱,為推廣生物質燃氣,公司為峒山村915戶村民全部鋪設了燃氣管道,其中200戶安裝了燃氣表。村民只需繳納800元初裝費,即可開通使用。但是,“使用情況很不理想,目前用戶不超過40戶”。
何濤說,工廠一天可生產3000立方米燃氣,而每戶村民一天使用的燃氣量不超過1立方米。工廠被迫壓縮產量,一天只生產1000多立方米燃氣,即便如此,工廠開工一天后,就要停工一個月。“這個結果出乎我們的意料。”藍焰生態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熊建說,由于用戶不足,每次生產的燃氣只能儲存在廠內唯一的儲氣罐里“慢慢消化”,公司去年因此虧損600多萬元。他表示,為解決當前困境,公司將興建二期廠房,一方面加大燃氣存儲量,另一方面走出農村,計劃向長港鎮的社區、餐館、工廠供氣。
作者:雷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