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丙烯泄漏后應變不力釀慘劇
災害地區的瓦斯公司暫時沒有天然氣管線爆炸,并已關閉附近開關。爆炸已造成26人死亡,2人失蹤,269人受傷,2.3萬多戶居民停氣,1.2萬多戶斷電。
臺灣高雄市前鎮區7月31日晚間至8月1日凌晨發生可燃氣體泄漏連環爆炸事故。多位大陸石化專家1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事故是石化管道可燃氣體泄漏引起的,相關企業維護不力、當地政府應變不力可能是釀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1為何這次丙烯爆炸如此巨大?
截至8月1日下午6時,事故已造成26人遇難。整條街道被掀翻,現場滿目瘡痍,甚至有汽車被氣浪彈到三層樓頂。人們不禁要問:為什么丙烯爆炸會有這么大的威力?
一名中石化專家(不愿具名)分析稱:丙烯是一種無色可燃物體,是最基礎的化工原料之一,屬于甲等危險品類,最大的特點是易燃易爆,比汽柴油還要危險。管道運輸途中的丙烯是液化的,跟液化天然氣是一樣的,和汽柴油、天然氣一樣,丙烯揮發后遇到空氣然后混合到一定濃度時,遇到火源就會爆炸。
這次臺灣高雄的事
故原因還沒有查清楚,但是必須區分一個概念,通常說的管道爆炸準確地說應是“管溝爆炸”,輸油輸氣管道本身在現在的工藝情況下是不會爆炸的,只應該是輸送管道出現了泄漏點,里邊輸送的物質流出或者揮發出來,與外界的空氣混合,通常直接就泄漏到了同樣埋藏于地底下的市政管道之中,這樣就更容易使泄漏的油氣等物體達到燃點或者爆點。
對于這次爆炸的威力,美國雪佛龍公司中國區安全總監欒興華表示:“汽車汽缸中的活塞都是通過氣體推動的,你可以想象這力量有多大。”在密閉的空間里,可燃氣體聚集到一定濃度再爆炸,氣體瞬間急速膨脹的力量是驚人的。在監控視頻中可以看到,爆炸產生的氣浪呈放射狀擴散,這表明泄漏的丙烯聚集在地下管道中,并沿著管道擴散。
2丙烯的傳輸管道大概有什么要求?
中石化專家表示:油氣管道的鋪設每個地區都有每個地區的標準,原則上要遠離人群密集區。當然隨著現在城市越來越大,石油、天然氣的輸送管道都很難繞開城區、居民區,這就要求與市政管道之間有合理的規劃以保證安全。但是這次臺灣高雄出事的是丙烯管道,丙烯一般輸送至專門的化工廠,按理來說不能也不用走主要城區的地下,可能的原因是先有了化工廠和管道,后蓋了居民區。
而輸送管道泄漏點的產生一般有兩種原因,一是管道本身的老化產生的,這次臺灣高雄的事故現在就有分析說好像是管道年久失修;二是第三方施工失誤造成的,去年青島燃爆事故就是由于市政施工失誤造成泄漏,從而導致“管溝爆炸”。
3這次事故爆炸威力到底有多大?為何出現多點泄漏、爆炸?
中石化專家認為:這個很難說,也很難量化。管道方面的爆炸有一個現象是,最大沖擊波不會出現在第一個爆點,打個簡單的比方,如果以第一個爆點為起點,當燃爆物質在一定空間內并沒有充分釋放自己的壓力,就會在幾米或者幾十米之后迅速形成第二個爆點來釋放,如果在第一個爆點把一個物體炸飛的話,它會在第二個爆點把同樣的東西炸飛更高。
對于多點泄漏和爆炸我抱有懷疑,一般來說由于管線老化,同時形成出現的只會有一個泄漏點,到底是一點泄漏還是多點泄漏?最好還是等臺灣高雄方面的調查。至于多點爆炸,這個我剛才說了,燃爆物體需要釋放壓力,如果空間不夠它會形成多個爆點,這中間的時間很短很迅速,看上去就像是幾個點同時爆炸的一樣。
4管道為何泄漏?為何遲遲找不到泄漏點?
7月31日夜間已有高雄市民發現事發現場附近水溝冒白煙,并伴有濃濃的瓦斯味,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劉鐵民表示,這是可燃氣體泄漏的典型特征,征兆十分明顯。上海卓創資訊公司化工行業分析師張圣林說,據初步信息判斷,管道老舊造成的接縫泄漏,或是雨水造成的管道腐蝕都可能造成泄漏。氣爆點處于鬧市,丙烯聚集在下水道內,遇到汽車、飯店或居民家中的明火后發生爆炸。
中石化專家分析稱:就大陸而言,管道沿線都會有泄漏報警器,一旦泄漏能夠第一時間知道情況。具體到丙烯管道而言,會在沿線安裝丙烯泄漏報警器,報警器探頭選點應該選擇閥門、管道接口、出氣口或易泄漏處附近方圓1米的范圍內,盡可能靠近,但不要影響其它設備操作,同時盡量避免高溫、高濕環境。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尋找泄漏點并不是難事。當然現在事故不幸發生了,再去尋找泄漏點難度增加了,但是靠著可燃氣體探測儀等先進的儀器,其實在短時間內找到也不會是很難的一件事。
昨天,多位大陸石化專家1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事故是石化管道可燃氣體泄漏引起的,相關企業維護不力、當地政府應變不力可能是釀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北京如何防范應對類似險情
昨天,北京市公安局消防局原副局長李進,就臺灣高雄氣爆事故介紹了北京如何防范應對此類事故。
京華時報:高雄丙烯管道怎么會和居民區這么近?事發后高雄應急處理方面有否操作不當?
李進:高雄是一個工業化城市,有化工廠,化工廠分為上、中、下游,原油叫上游,提煉加工叫中游,制成化工制品叫做下游。丙烯肯定要和其他原料釋成化工制品,所以屬于中間環節,高雄這座城,為避免槽罐車輸送就用管道輸送,發生在高雄的這次事故產生于中游。
從現場情況看,第一,沒有禁止明火、封鎖現場,拉閘斷電;第二,事發區域應該關閉燃氣、化工、電力等各種閥門,這樣就可以減少氣體擴散;第三,為防止傷亡產生,應第一時間通過電視、廣播、網絡等渠道對外發布消息,盡早疏散事發地周邊人員、車輛和群眾;第四,消防人員在檢測過程中,應該采取管道內流水、稀釋、泡沫覆蓋、易燃劑、通風等措施,從而避免可燃氣體遇高溫爆炸。以上這些措施,也是我們北京消防部門在應對相應事件時采取的措施。
京華時報:北京地下是否存在丙烯管道?如發生類似情況該如何處置?
李進:在化工區域都有,像現在的燕山、東方化工廠存在這種管區。如果在北京出現類似險情,北京都會有相應預案體系,預案也會有等級之分,主要取決于現場情況。屆時,除消防外,會有市政、化工、電力等多部門都會啟動。就像青島輸油管道泄漏爆炸事件與此次臺灣高雄發生的事件相當類似,目前臺灣方面已經啟動城市緊急措施。
京華時報:類似事件中,我們應該總結哪些經驗教訓?
李進:第一,注意現代化城市進程中有工業化和燃氣化問題。如化工廠等應遠離城市核心區。比如北京,為了避免環境污染,天然氣等被大量應用,要注意防范儲氣、輸氣、燃氣等環節的危險性。
第二,注意城市規劃布局問題。無論是化工廠,還是燃氣儲氣廠,在穿越城市商業區和居民區時,要有嚴格規定,要有規范標準,避免盲目穿越帶來的危險。
第三,城市管理問題。一個城市對高空、地面、地下的空間管理,地上空間包
括高架線、飛行器等,地面管理是城市建筑物,地下空間的管網管線、河溝、涵洞等,這些都需要信息化、精細化、乃至資源共享管理。目前,我國大多數城市甚至北京,還沒有達到精細化管理的程度。
第四,防災技術問題。比如像丙烯管網,化工廠或者輸送部門應該有控制中心,它有表,有流量和壓力,哪漏了都應該有報警。假如長管線,都應該有流量表,應該有計算,流量達不到肯定有漏點,都應在監控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