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分布式未到末路
2013年7月的一份文件,讓天然氣分布式行業陷入寒冬。發改委決定于當年7月10日正式上調我國非民用天然氣價格,拉開氣價市場化改革大幕。這讓一直呼吁能源商品化的改革派人士喜聞樂見,卻也讓從事天然氣分布式的企業怨聲載道。據一位分布式服務商透露,按照當時“存量氣門站價格每立方米提高幅度最高不超過0.4元;增量氣門站價格按可替代能源(燃料油、液化氣)價格的85%確定”的規定,三分之二處于規劃之中的項目會失去經濟性。
時隔一年,在這一年時間中,我天然氣生產、進口形式仍然嚴峻,氣價高企依舊,高氣價問題在短時間之內無法緩解,那天然氣分布式行業的近況會如何?
近幾個月,與分布式有關的論壇、會議密集召開,各大分布式企業紛紛在會上交出2014年年中成績單,匯集成這樣一種行業反饋:自氣價上漲后,今年分布式項目開工率大不如前。但這遠未走到末路。一是隨著各地相繼出臺鼓勵政策,天然氣分布式項目在并網、補貼政策執行效果較好地區,如上海,勢頭漸好;二是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理論的創新,一些天然氣分布式項目通過進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來緩沖高氣價下的成本壓力,項目仍具有可期的經濟性。
依舊是去年那位因氣價上漲被砍三分之二項目的服務商,據他的描述,截止目前他的公司在建項已有十余個,上海居多數。在這十幾個在建項目中,多數為投資千萬級別的中型項目,裝機規模在一萬千瓦之內,但也不乏有投資數億的大型項目,裝機規模達到幾千萬千瓦。
該公司目前在建的這個十幾個項目在一定程度上了一反應出天然氣分布式用戶的需求特征,中型項目的潛在用戶一般為具有節能環保意識的商業樓宇以及部分大型國企,在政策推動下,這類型需求者對分布式自產自銷的用能模式存在強烈的嘗鮮欲望。而大型項目多為當地政府政策推動,著力優化當地能源結構,項目對象一般集中在大型工業區及區域性項目,如上海迪斯尼。
困:鼓勵政策難到位
解:需地方發改委與電網公司“親密配合”
從今年新開工項目的地理分布來看,天然氣分布式依然受困于兩大行業頑疾,一是鼓勵政策難到位,這包括補貼政策、并網政策、上網電價政策;二是盈利難。
通過對比,天然氣分布式項目的開工率明顯向發展土壤較好的地區傾斜,上海毋庸置疑是業界口碑最好的地區之一。而剛剛發布了促進天然氣分布式發展辦法的長沙,成為繼上海之后又一獲得青睞的地區。但大多開發商對該地區的發展前景仍保持理性觀望,因為全國不乏有促進分布式發展辦法出臺,但最終結果仍取決于當地政府的政策落實情況。
能源局在天然氣分布式2014年年中面臨已有項目經驗總結,及下半年項目開工趨勢預測之際頒布“分布式發電并網收購及補貼落實情況專項監管”計劃,對于深受“補貼拿不到”、“并網拖幾年”的天然氣分布式行業來說是對癥下藥,方能藥到病除。
早在2012年10月2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書,明確提出要制定分布式能源標準,完善分布式能源上網電價形成機制和政策,努力實現分布式發電直供及無歧視、無障礙接入電網。雖然我國有關天然氣分布式的關鍵要素均有中央政策定調,但具體到省市地區范圍內,一座天然氣分布式項目的要想成功建立仍面臨諸多羈絆和非議。
上海所構建的優良的天然氣分布式發展土壤并非無源之水,政府對天然氣分布式的鼓勵可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其首個補貼政策發布于2004年,在全國位于先列。爾后,上海在2013年乘勝出臺分布式供能系統扶持辦法,規定一個分布式供能系統最高補貼3000元/千瓦,單項目不超過5000萬元。
但文件說到底不過一紙理論,在游走全國各省市地區的天然氣企業眼中,最實惠是這一紙理論背后的執行力。談到上海與其他地區的不同,在上海已有過多次天然氣分布式項目經驗企業們最大感觸是“誠意十足!”這才是解決政策落實難題的關鍵。
以并網為例,我國目前已出臺的政策多為指導性意見,對地方配套不做強制要求。目前國家電網公司對于裝機容量6兆瓦以下的分布式能源并網已經放開,但是對于6兆瓦以上的分布式能源機組仍有限制。
然而我國現有的“輸配一體”電力體制必然導致電網公司與分布式能源存在天然競爭。不但如此新事物的出現也會對現有配電網絡結構及運行管理規則帶來很大沖擊。既是發電者也是用電者的分布式電源存在反向輸電的需求,這無疑將改變過去電網單向輸送的格局。由此,如果將分布式能源自由放任于現有電力體系當中,那電網幾乎沒有任何動力去支持促進這位“麻煩制造者”的發展。這正需要作為政策制定者的地方發改委與政策執行者的地方電網公司通力合作、消除對立、實現共識與一致。
如企業描述“在上海這個地方,你能看見政府親自出面為無法并網的分布式項目奔走協調。”這樣的氛圍造就了上海2011年底總建26個分布式供能項目,總裝機容量達到14180千瓦的不俗成績。根據《上海市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上海還將爭取到2015年全市熱電聯產裝機規模達到200萬千瓦,新建50~60個燃氣分布式供能系統。
困:高氣價扼殺經濟性
解:把能源“吃干榨盡”
在并不十分樂觀環境中,華電卻能將天然氣分布式做得異軍突起,但這并不意味著華電在這個普遍經濟性不高的行業里能夠如魚得水。
對于每年營收水平在百億級別以上的華電來說,分布式并不能讓它的財報寫得更漂亮,相反華電一直在用一個并不漂亮的投入產出比值去經營著分布式項目,其原因只因為分布式能源的社會效應遠大于經濟效應。
讓我們來算一筆賬,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關鍵設備基本依靠進口,造價高昂,當前一般項目每千瓦投資高達1.5萬~1.8萬元,與此對應的是漫長的投資回報期,普遍超過10年,有的甚至超過了設備的使用壽命。加上氣價因素,天然氣分布式能源每度電價格接近甚至超過1元(每立方米天然氣發電約4千瓦時),而燃煤發電往往只是0.4元左右。如果沒有政府相關補貼和支持,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站難以盈利和發展。以北京燃氣集團辦公大樓項目來講,經過這幾年的運營,每年的盈利在90萬左右,這與動輒千萬前期投資相比,確實有些讓人悲觀。
可想而知,華電的模式并不適用于一些規模較小的企業,掙錢才是維持這些企業生存的根基。毋庸置疑政府的氣價補貼、項目補貼、電價補貼確實是天然氣分布式在高氣價時代提高經濟性的有效途徑,但作為企業自身,他們仍有較大的空間通過技術與理念進步來進一步提高項目的盈利能力。
分布式能源本就是一種以節能環保、優化能源利用為目的供能模式,尤其天然氣分布式通過梯級利用一般可實現80%以上的能源利用效率,一些設計完善的分布式能源可以達到90%,甚至更高。用業內的話說,就是將能源“吃干榨盡”。
能源利用效率越高,盈利性就會越強。將能源“吃干榨盡”可以通過進一步提高能源梯級利用的等級,也可以通過“跨界”思維來實現。
早在2005年,我國目前最大的天然氣分布式項目——廣州大學城的施工設計就采用了超越當時業界普遍使用的“三聯供”技術,集成燃氣輪機、余熱鍋爐、蒸汽輪機、溴化鋰制冷機和生活熱水制取裝置,取得電、熱、冷及生活熱水的四級功能輸出,實現了天然氣的“四聯供”利用。
今年7月,天津武清開發區三期天然氣分布式項目又刷新了“四聯供”記錄,取得了電、熱、蒸汽、冷及生活熱水的五級功能輸出,實現了目前國內直供到戶能源種類最全的綜合能源“五聯供”利用。
無論是“四聯供”還是“五聯供”,目的都是進一步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將能源“吃干榨盡”。想想看,一個能源利用效率接近100%的項目,每年將比一個能源利用效率只有80%的項目,節約出將近20%的能源購買成本。
今年,分布式能源領域還盛傳一種“創新”的能源利用思維——“跨界”。
何為“跨界”?“跨界”指的是在分布式能源中實現多能互補,以最優化的方式就近利用你身邊的能源,以華南理工大學教授華賁的話形容就是“不應強調使用何種一次能源,也不應強調規模大小,而是要強調供能過程中的能源利用優化和能源效率最大化。”
目前,我國分布式電站主要以單一用能為主,如天然氣分布式、光伏分布式、風電分布式、地熱分布式。其中天然氣分布式屬于主動用能,而風電、光伏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均屬于被動式用能,其利用因自然條件的不同而存在隨機和不可控性。“主動”與“被動”是一對反義詞同時,也證明其具有先天的互補性。光伏、風電無法實現三聯供,單一供電的能源轉化效率峰值在40%左右,而天然氣可利用冷熱電聯產將能源轉化效率提高至90%。多種能源互補式利用模式不但可以以最優化的方式利用當地的資源,亦能在很大程度上節省巨額輸電費用,從而達到能源利用全過程中效率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
目前,這種想法已得到業界的接受,向行業調查了解到,很多園區都已經有意愿在規劃中加入“跨界”概念,重慶CBD總部經濟區集中供冷供熱項目能源站已經采用了將江水源熱泵(熱泵亦屬于可再生能源)結合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的方案。
一個“可悲”的案例
北京南站“失去的六年”
如果舉出一個項目,可以集合以上提到的所有行業正負面因素,那北京南站分布式能源項目可以算得上是其中一個典型的案例。
三年前,各大媒體爭相報道北京南站分布式能源項目成功拿到并網批文一事,其中并不乏有“分布式春天”、“破解并網之困”這類的新聞標題列出。三年已過,事實如何?
該項目的服務商用“可悲”兩字形容這個項目,因為該項目并網雖然拿到了批文,但因種種“無法解決”的施工問題,項目時至今日仍未能成功并網。
“并網拖三年”已經讓人唏噓不已,但真實的情況是拖延時間長達“整整6年”!
南站項目早在2008年8月就已建成,與本文截稿日期相距正好六年。該項目分為是污水源熱泵與天然氣分布式發電的結合,也就是上文提到的以“跨界”思維規劃的分布式項目。如果當時這項“跨界”分布式能源項目能夠真正有效地利用起來,那將不僅僅是會刷新國內首個“跨界”分布式項目的建成時間,更實惠的是,北京南站會因此而每年節約600萬元的運行費用,減少2000噸二氧化碳排放,節約標準煤1000噸,這對面臨霧霾圍城之困的北京來說是絕對是一項示范意義十足的節能標桿工程。
但事實是,雖然項目中冷熱泵從建成日起已投入使用,但由于并網問題未能解決,天然氣發電部分一直無法正常工作。昂貴的天然氣分布式設備閑置6年帶來的不僅是項目整體能源利用效率的大大降低,也帶來了長達6年的、不可逆轉的經濟損失。這與分布式能源的初衷完全相悖。
相信沒有任何一家投資方的財富積累是從天而降的,只因“無法解決”的施工問題,就讓那些充滿購買力的人民幣石沉大海,這個理由并不充分。另想,批文都已拿到,“施工問題”真的這么難解決嗎?
在全國范圍內北京南站并不是唯一一個擁有如此遭遇的分布式項目。恰逢能源局發制定下半年監管計劃,強化重點督查河北、山東、浙江、江西、河南、廣東、江蘇7省的分布式發電并網收購及補貼落實情況,想必與北京南站擁有相同遭遇的企業、單位們一定十分期待能源局此次的“重拳搭救”,能為一個個坎坷波折的分布式項目畫上皆大歡喜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