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天然氣價格是由市場結構決定的。這句話有點空洞,舉個例子讓您難忘記吧!2013年卡塔爾賣給美國的液化天然氣價格是3.45美元/MBtu,而賣給中國是17.32美元/MBtu,相差5倍??ㄋ栙u給日本也是這個價格,這里不含政治因素,天然氣是區域性能源,其價格只是由市場結構決定的價格。
為什么會產生這種情況呢?
液化天然氣和管輸天然氣的國際貿易價格通常與競爭燃料價格掛鉤,并通過定價公式定期調整。國際液化天然氣貿易區域性很強,可以分為北美洲、歐洲和亞洲三個市場,每個市場都有自己獨特的定價方法和特點。
⑴ 北美洲市場:液化天然氣的競爭能源是管輸天然氣,其價格主要參照亨利管網中樞(Henry Hub)天然氣現貨和期貨價格。北美地區價格完全由市場競爭形成,美國天然氣市場化程度高,現貨供應占主導,價格波動頻繁,幅度也較大。液化天然氣進口價格很低。
⑵ 歐洲市場:液化天然氣價格通常參考其它競爭的燃料價格。例如低硫民用燃料油、汽油等,在一些新的貿易合同中,也開始引入其它指數(如電力庫價格指數),以反映天然氣在新領域中的競爭;同時由于短期合同的增長,現貨市場天然氣價格也成為影響貿易合同價格的主要因素。歐洲液化天然氣價格相對較低,波動也就小。
⑶ 亞洲市場:亞洲是液化天然氣最大的市場,其價格與進口原油綜合價格掛鉤,同時實行長期穩定的“照付不議”合同,亞洲地區不但天然氣資源貧乏,而且從市場流動性來看,亞洲市場天然氣生產商、銷售商以及管道氣供應商都相對有限,不利于競爭進口。價格水平偏高,在中國造成進口價格比消費價格高。
表1清楚地表明,這三種天然氣市場的價格差異,日本液化天然氣價格明顯與原油掛鉤,價格最高,十年漲3倍多。
表1 2004-2013年全球市場天然氣市場價格 (美元/MBtu)
中國天然氣進口價格實際上跟日本差不多,但由于地緣狀況,中國緊靠中亞,可以管輸天然氣進口,價格比液化天然氣價廉些,見表2。
表2 中國天然氣進口價格(美元/MBtu)
從表2可以看出:
⑴ 我國天然氣合同都與石油價格掛鉤,一般合同期限30年。近年來,石油價格漲幅較大,天然氣進口價格也隨之漲價。
⑵ 簽訂合同時的石油價格至關重要,這個價格是合同價格的基數,再隨石油價格波動調整。中國簽訂液化天然氣合同的時間順序是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卡塔爾,石油價格隨此時間增高,液化天然氣價格也隨此一個比一個高。
⑶ 我國只與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卡塔爾簽署有液化天然氣購買合同,管輸天然氣與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和緬甸均有合同。從表中可以看到,每月都有天然氣供應的是有“照付不議”付款合同的國家,而其他屬于現貨供應,其價格波動較大。
⑷ 由于地緣的不同,日本只有液化天然氣進口,而中國除了液化天然氣以外,還有從中亞國家購買管道天然氣,其價格比液化天然氣國際貿易價格低。
⑸ 天然氣進口平均價格波動有兩個原因:
① 天然氣價格隨著油價的漲跌而波動;
② 天然氣進口平均價格是加權平均值。由于進口國家和數量經常變動,所以我國天然氣進口平均價格也隨之波動。
根據此分析,可以推斷兩點:
⑴ 當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的液化天然氣30年合同到期后,采購價格跟那時的油價掛鉤,進口價格至少將漲幅3倍以上。
⑵ 俄羅斯天然氣股份公司與中國簽署的30年供氣合同,每年供氣380億立方米。由于市場結構不同,中國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應該高于俄羅斯出口到歐洲的價格,與從中亞出口到中國的天然氣價格相當,或者說由于油價的漲幅,約高一些。
在天然氣國際貿易的生意場上,價格打折是很困難的,特別是像這種大宗商品貿易。只求合理就行了。我們常說“亞洲天然氣溢價”,這就體現出來了,經??梢钥吹綘幦≡捳Z權、定價權之類的文章,那時跟您鬧著玩的,改變不了的。
附帶說明:
天然氣銷售在國內按方(m3)計算,國際貿易卻不這樣,按體積計價。按體積計價涉及溫度、流量、熱值等問題很多,計價很復雜,扯皮的事情多,因此,天然氣國際貿易都采用按熱值美元/MBtu計價,當然很合理。我們對美元/MBtu單位不習慣,要把它換算為人民幣/ m3,請記住這個換算式:
1MBtu(百萬英熱單位)≈28.3 m3(立方米)≈1000 cf(立方英尺)
例:2014年7月液化天然氣進口平均價格為10.28美元/MBtu,應該為多少人民幣/m3?
解: 假如美元牌價為 1美元=6.20人民幣
10.28美元/MBtu=10.28×6.20/28.3=2.25元人民幣/m3(【無所不能特約作者,龐名立,曾在中國計量科學院(北京)和中國石油(四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