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下半年開始,“新常態”一詞開始引發關注,中央有關部委和相關媒體紛紛提出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發展階段,這意味著中國經濟已進入到一個與過去30多年高速增長期有所不同的新階段,由過去10%的高速增長階段,轉為更加可持續的約7%中高速增長階段,同時伴隨能源消費總量增速大幅下降。
目前,經濟新常態正在延伸到能源新常態。以天然氣為例,從2000年到2013年,中國天然氣消費量從245億立方米增至1680億立方米,年均增長16%,遠高于同期10%的GDP增速和7.6%的能源消費總量增速。這主要得益于經濟的快速發展、天然氣供應能力的大幅提高、儲運設施的日臻完善和低價格優勢等諸多因素的疊加。我們把這些因素稱之為“舊常態”。然而,隨著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和天然氣價格水平的提高,支持天然氣快速發展的因素正在發生改變,“新常態”特征顯現,積極和不利因素共存。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改革新常態。
我國進入新一輪改革周期,將為天然氣發展增添活力。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將有助于改善天然氣行業市場環境,促使企業科學合理增長并進一步提高競爭力。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用嚴格的法律制度保護生態環境……大幅度提高違法成本”,也將促使天然氣產業規范發展。
第二,供需新常態。
由于國內天然氣產量的快速增長和長輸管網及配套設施的發展,提升了國內天然氣供應能力,但是相對需求增速仍然偏低。
目前,國內經濟正步入下行換擋期,宏觀經濟整體表現不佳,多數用氣行業效益下滑,對用氣成本更加敏感,用氣需求大幅降低,再加上國內經濟結構優化和產業轉型升級步伐的加快,大量淘汰落后和過剩產能,對天然氣需求增長也造成了明顯抑制。2014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增速已經降至1位數,創下近10年新低。
第三,環保新常態。
提高天然氣消費占比已經成為治理大氣污染和霧霾的現實途徑之一。2014年11月,國務院下發《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首次提出到2020年天然氣消費量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達到10%以上,利用量達到3600億立方米。因此,生態環境保護將取代資源和價格成為未來推動我國天然氣需求增長的主要力量。
第四,價格新常態。
隨著國內天然氣價格水平不斷上升,在油品質量升級和國際油價回落的背景下,天然氣相對成品油的優勢正在減弱。同時,由于煤炭價格的不斷下行,與天然氣價差不斷拉大,造成天然氣在電力、采暖等領域的競爭力減弱。而且,長期來看,國家價格主管部門將放開非民用天然氣價格,天然氣價格在“十三五”期間將保持緩慢上升態勢。
進入新常態并不會一帆風順,一些潛在風險將浮出水面,當然也會出現一系列新機遇。因此,必須要做好準備。
供應層面,充分利用好國內已經進口的天然氣資源和現有接收站設施,發揮現有項目最大效率,優化未來進口資源組合。
需求層面,借助大氣治污的有利時機,在需求側加大市場開發和維護力度,完善天然氣利用政策,營造有利政策環境,努力發展煤改氣、交通用氣和分布式能源。
市場格局層面,應進一步推動天然氣交易中心及市場的建設,逐步形成天然氣生產商、儲運商、貿易商和天然氣用戶新的市場格局,以促使我國天然氣市場的完善和產業的健康發展。
企業層面,天然氣企業要開展主動創新,更多貼近市場和用戶端,努力發現用戶“痛點”,結合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創造新興業態,形成新的商業模式。
目前,經濟新常態正在延伸到能源新常態。以天然氣為例,從2000年到2013年,中國天然氣消費量從245億立方米增至1680億立方米,年均增長16%,遠高于同期10%的GDP增速和7.6%的能源消費總量增速。這主要得益于經濟的快速發展、天然氣供應能力的大幅提高、儲運設施的日臻完善和低價格優勢等諸多因素的疊加。我們把這些因素稱之為“舊常態”。然而,隨著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和天然氣價格水平的提高,支持天然氣快速發展的因素正在發生改變,“新常態”特征顯現,積極和不利因素共存。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改革新常態。
我國進入新一輪改革周期,將為天然氣發展增添活力。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將有助于改善天然氣行業市場環境,促使企業科學合理增長并進一步提高競爭力。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用嚴格的法律制度保護生態環境……大幅度提高違法成本”,也將促使天然氣產業規范發展。
第二,供需新常態。
由于國內天然氣產量的快速增長和長輸管網及配套設施的發展,提升了國內天然氣供應能力,但是相對需求增速仍然偏低。
目前,國內經濟正步入下行換擋期,宏觀經濟整體表現不佳,多數用氣行業效益下滑,對用氣成本更加敏感,用氣需求大幅降低,再加上國內經濟結構優化和產業轉型升級步伐的加快,大量淘汰落后和過剩產能,對天然氣需求增長也造成了明顯抑制。2014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增速已經降至1位數,創下近10年新低。
第三,環保新常態。
提高天然氣消費占比已經成為治理大氣污染和霧霾的現實途徑之一。2014年11月,國務院下發《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首次提出到2020年天然氣消費量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達到10%以上,利用量達到3600億立方米。因此,生態環境保護將取代資源和價格成為未來推動我國天然氣需求增長的主要力量。
第四,價格新常態。
隨著國內天然氣價格水平不斷上升,在油品質量升級和國際油價回落的背景下,天然氣相對成品油的優勢正在減弱。同時,由于煤炭價格的不斷下行,與天然氣價差不斷拉大,造成天然氣在電力、采暖等領域的競爭力減弱。而且,長期來看,國家價格主管部門將放開非民用天然氣價格,天然氣價格在“十三五”期間將保持緩慢上升態勢。
進入新常態并不會一帆風順,一些潛在風險將浮出水面,當然也會出現一系列新機遇。因此,必須要做好準備。
供應層面,充分利用好國內已經進口的天然氣資源和現有接收站設施,發揮現有項目最大效率,優化未來進口資源組合。
需求層面,借助大氣治污的有利時機,在需求側加大市場開發和維護力度,完善天然氣利用政策,營造有利政策環境,努力發展煤改氣、交通用氣和分布式能源。
市場格局層面,應進一步推動天然氣交易中心及市場的建設,逐步形成天然氣生產商、儲運商、貿易商和天然氣用戶新的市場格局,以促使我國天然氣市場的完善和產業的健康發展。
企業層面,天然氣企業要開展主動創新,更多貼近市場和用戶端,努力發現用戶“痛點”,結合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創造新興業態,形成新的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