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氣體制改革的大船即將起航,但在具體的改革次序上仍有先后。多位接近或參與改革的人士近日向上證報記者表示,未來油改預計會把油和氣的改革分開進行,天然氣領域的改革有望優先于油,包括率先放開氣價和天然氣的進口等。
天然氣進口權或先放開
“油氣改革應該會首先在天然氣領域推進。”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主任郭焦峰在接受上證報采訪時表示,天然氣領域的市場化程度總體比較高,部分品種如LNG、頁巖氣、煤層氣、煤制氣的價格都已經市場化。從有利改革推進的角度,可以讓氣價進一步放開,或更多按市場化的要求來制定氣價。
目前,國內天然氣價格有兩種定價機制:一類是管道氣、進口氣采取門站指導價,按凈回值法定價;另外一類如頁巖氣、煤層氣、煤制氣等的出廠價以及進口LNG的氣源價格則已完全放開。
“所有的城市燃氣公司都認為,目前的居民氣價之所以下不來,是因為他們無權到國外去買氣,即便買了氣也無權做油氣儲藏。因此,未來類似天然氣競爭性環節的業務和競爭性環節的價格都要放開。”國際能源專家武建東教授對記者說。
他也認為,油氣體制改革會把油和氣分開進行,天然氣的進口則會先放開。
民企參與的約束將放松
除了氣價外,更多限制民企參與的體制性約束也將放松。郭焦峰稱,目前民企已可參與頁巖氣探礦權的招標,但僅此還遠遠不夠,因為頁巖氣的礦業權基本上還掌握在三大油的手里。要想讓礦業權真正市場化,還需要建立一個礦業權的資源庫,讓民企有大量可供競標的礦業權資源。另外,已有的、國家出資勘探過的礦業權資料服務也應放開,這對招投標有很大意義。當然,民企參與礦業權招投標缺少人才隊伍,這個問題也有待解決。
“非常規油氣的勘探開發人才基本還在‘三桶油’那里,民企這方面困難很大。因此,上游油田服務板塊應該更多推向社會,讓更多投資方能在社會上找到優秀的油服機構,為勘探開發提供服務。光有錢沒有這些機構、人才,還是遠遠不夠的。”郭焦峰說。
他認為,這不只是“三桶油”的責任,也應該是國家層面考慮的問題,例如中國缺乏一個礦業權交易市場和對資源儲量、地質情況進行評價的中介機構。如果國家能形成這樣一個市場氛圍,才能吸引更多主體進入市場進行開發。如果條件不具備,頁巖氣勘探權放開的效果也就打了折扣,“當然,‘放開’仍是推動礦業權市場化改革的一個很重要方面。”
天然氣管網體制也需改善
石化專家、中國大宗商品發展研究中心(CDRC)秘書長劉心田則認為,氣改要通源流,就是要把天然氣真正作為商品來流通,但實現這一步有相當困難,需要較長時間。
“短期內可行的做法是把常規天然氣、煤層氣、頁巖氣、煤制天然氣甚至沼氣等各種氣資源盡可能集成起來,挖掘資源和價值的洼地,匯流成海。同時,要讓參與企業嘗到甜頭,鼓勵企業從海外拓展氣源,而國家則可在稅收、補貼等方面給予戰略性扶持,由此才能逐步破解國內天然氣領域的諸多瓶頸。”劉心田說。
此外,涉及天然氣管網方面的體制機制也需改善。郭焦峰表示,首先應把天然氣管輸與銷售分離;第二步應建立一個管輸容量的交易平臺,只有如此才能看到公平、公正、公開的交易記錄,以滿足監管要求。
他還建議,管網方面可嘗試三個層面的改革:一是會計獨立或財務獨立,例如有些管道只屬于一家企業、和別的資產沒有什么關系,則可考慮會計獨立,讓成本、價格、費用可以公開;二是法律獨立,如有些省內管道可通過法律獨立進行混合所有制經營;三是產權獨立,如跨省管道因建設資金要求非常大、盈利周期長,可以考慮在國家層面成立一兩家產權獨立的管道公司。來源:鳳凰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