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能力 創新服務 樹三晉計量新坐標
——寫在山西省計量院榮膺“全國質檢系統先進集體”之際
大流量實驗車間
超高精度三坐標測量實驗室
電磁兼容實驗室
□ 本報記者 秦海峰
“十二五”期間,在山西省質監局黨組的堅強領導下,山西省計量科學研究院領導班子帶領全院廣大干部職工,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圍繞“抓質量、保安全、促發展、強基礎”要求,以山西省計量院“十二五”確定的藍圖為目標,團結拼搏,求實創新,譜寫了基地建設、能力跨越、服務拓展、創新發展、人才提升等一曲曲跨越發展的壯麗凱歌,提前完成了“十二五”各項指標任務,在三晉大地樹立了新的計量坐標。
5年來,注重自身建設,經多方籌集資金達兩億多元,發展成為擁有兩個國家級質檢中心和9個型式評價實驗室的國家級計量科技平臺,為地方經濟發展起到重要的支撐和保障作用。
5年來,注重能力提升,檢測能力顯著提高,實驗室面積增加了5倍,達到2.6萬平方米;裝備投入增加了2.5倍,設備資產原值達到1.3億元;檢驗檢測項目增加了50%,達到3300余項;年服務客戶達到5000余家,年檢測量超過30萬臺件。由一個單一性技術檢定機構,發展為學科優勢明顯、富有山西特色的綜合計量科技平臺。
5年來,注重“科技興檢”,先后承擔省部級科研項目24項,新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兩項、三等獎3項,研發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4項,達到國內領先6項,獲實用新型專利10項,實現科技成果轉化應用5項,完成地方標準規程27項,國家規程3項。全面提升了科技創新能力,完善了計量科技創新體系。
5年來,注重“人才強檢”,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教授級高工增加了9名,碩士研究生增加了20名,省級學術帶頭人增加了7名,建立了5個碩士聯合培養站。率先完善了計量教學體系,搭建了低、中、高端多層次計量人才培養平臺,為山西省計量專項領域培養多層次計量專業人才開辟了新途徑。
改革發展大潮起,與時俱進寫崢嶸。回首“十二五”,可謂是山西省計量科學研究院發展史上發展最快、變化最大、成效最顯的5年。5年來,山西省計量科學研究院勵精圖治、風雨前行,夯實基礎、奮力趕超,人心思進、科學發展,內聚信心、外樹形象,一步一個腳印,一年一個臺階,有力支撐和服務了山西省委提出的“六大發展”和山西綜改試驗區建設。成績令人振奮,經驗彌足珍貴。
7月28日至29日,全國質檢系統表彰大會暨人事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上,山西省計量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山西省計量院)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與質檢總局聯合授予“全國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這是山西省質監系統唯一獲此榮譽的單位。此表彰每5年一次,是對全國質檢系統先進集體的最高褒獎。這一難得的榮譽背后,有著怎樣的追求、付出和發展,中國質量報記者近日進行了走訪,切身感受到山西省計量院的持續發展脈動。
第一章
提升創新能力 助力產業發展
5年來,山西省計量院持續強化趕超和創新意識,圍繞“十二五”規劃的奮斗目標,在人員素質、檢測能力、基礎建設、裝備投入、科研水平等方面,取得多項突破、提升和創新,實現了由單一檢測向檢學研一體運行的跨越、由省級向國家級計量科技平臺的跨越,發展質量和綜合實力得到提升,跨入了全國計量先進院所的行列。發展模式突出了山西特點,圍繞山西做好煤和非煤兩篇大文章的戰略目標,強化了對煤礦安全及山西裝備制造業等戰略性支柱產業的計量技術支撐,強院建設全面邁上新臺階。
——新的基地全面落成。山西省計量科學研究院成立于1958年,是由山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直屬領導的、經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考核授權的法定計量技術機構、計量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機構和國家熱量表型式評價實驗室,是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認可的校準實驗室。建院57年來,山西省計量院一直在擁擠的太原市府西街辦公。
“十二五”期間,山西省計量院抓住全國唯一的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國家煤礦安全計量器具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以下簡稱“礦檢中心”)落戶山西的重要機遇,開始了高起點建設。“礦檢中心”是質檢總局和山西省政府合作推進的重點建設項目,也是質檢總局批準籌建的唯一開展煤礦安全計量檢測設備產品質量檢驗的國家質檢中心。“礦檢中心”和同期建設的國家城市能源中心(山西)在新址落成運營,奠定了山西省計量院服務山西“六大發展”和山西綜改試驗區建設堅實的基礎。
2014年,新基地投入使用,一個現代化的山西省計量院成為太原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新坐標,成為山西省計量院發展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件大事。
——平臺建設初具規模。山西省計量院致力于計量科技平臺建設,完善了山西省計量科技平臺,形成了以“國家中心”為龍頭、省級重點實驗室為支撐、基礎實驗室為保障的金字塔式學科建設體系,建立了“兩個國家中心”——“礦檢中心”和國家城市能源計量中心(山西),9個國家型式評價實驗室。“兩個國家中心”在新址落成運營,為山西經濟社會轉型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檢測能力突飛猛進。“十二五”期間,新建社會公用計量標準65項,裝備投資近億元,進一步提升服務產業的能力和水平。圍繞山西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需求,完成了26米二維室內基線測長系統、室外GPS校準網、0.5微米高精度三坐標測量機、1.2千米室外大尺寸標準長度標志(基線場)的建設;完成了600mm口徑氣體、300mm口徑液體、明渠流量、2000升鐘罩式氣體等標準裝置的建設,其中600mm口徑氣體填補國內空白、300mm口徑液體填補省內空白;完成了500kV高電壓實驗室建設;建成了5米法電磁兼容實驗室填補省內空白。專業實驗室面積達到2.6萬平方米,設備資產原值1.3億元。設有13個計量專業研究所,建立保存有10大類160項全省最高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可開展計量檢驗檢測項目3300余項。年服務客戶5000余家,年檢測量超過30萬臺件。
——人員素質大力提升。山西計量院歷來重視人才的培養。“十二五”期間,山西省計量院牢牢樹立“人才強檢”的理念,建立了人才培養新機制,通過多種方式致力于人員素質提升,扎實提升核心競爭力。截至目前,山西省計量院現有干部職工129人,其中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省級學術帶頭人9人,教授級高工9人,高級工程師20人,工程師43人;設有5個碩士工作站,碩士生導師8名。“十二五”期間,山西省計量院教授級高工增加了9名,碩士研究生增加了20名,省級學術帶頭人增加了7名,建立了5個碩士聯合培養站。
——教學體系構架完備。不僅建立計量教學基地,而且搭建了高端人才培養平臺。建立了長度、電學、質量、壓力、熱學等5個教學實驗室,被山西省質監局確定為計量檢定培訓基地。常年對各地市、縣級技術機構和企業進行計量技術人員培訓,充分發揮了全省計量培訓基地的作用。先后與西安交通大學、中國計量學院、太原理工大學、山西大學、中北大學5所高校建立了碩士研究生合作培養與實踐基地。2014年首次承辦人社部“全國固定污染源監測系統節能減排在線計量研究”高級研修班,由張鐘華院士等10名計量一線的高級專家授課,為山西省計量專項領域培養高端人才開辟了新途徑。特別是2015年與中國計量學院合作在山西招生22名工程碩士,授課和實踐全部在山西省計量院進行,為全省計量高端人才培訓搭建了新平臺。
今天,一個占地58畝、建筑面積2.2萬平方米,基礎建設投資1.2億元,儀器設備投資總額1.3億元的嶄新的現代化計量院,已悄然屹立于風景秀麗的汾河之濱,成為太原這座城市的一張亮麗名片,成為山西計量發展歷史上一個新的坐標。
第二章
創新服務模式 助力“三個轉變”
“十二五”期間,山西省計量院立足計量是質量發展的基礎,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三個轉變”(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緊密結合山西“六大發展”和綜改試驗區建設的實際,發揮技術優勢,認真履職盡責,創新服務模式,在服務發展上下功夫,業務工作幾年來一直以15%至20%的速度保持穩定增長,業務范圍覆蓋了山西省所有產業和領域。
5年來,山西省計量院堅持每年認真研究全省經濟發展的熱點和中心工作,圍繞全省煤、焦、冶、電四大傳統支柱產業和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高端裝備制造、現代煤化工、生物、煤層氣、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等九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立足服務山西“六大發展”和綜改試驗區建設,確定當年服務重點和工作計劃,強化服務理念,轉變服務方式,創新服務機制和模式,積極拓展服務領域,積極探索服務產業計量新途徑,對全省28個產業園區和五大煤炭集團進行了調研,全面了解計量檢測需求,積極構建服務新興產業發展計量檢測新平臺,為全省經濟建設提供有力的計量技術支撐和保障。
——服務山西裝備制造業。圍繞裝備制造產業發展需求,山西省計量院積極籌措資金4000萬元,新建社會公用計量標準52項,CNAS認可校準和檢測項目117項,進一步提升服務裝備制造業的能力和水平。完成了5米法電磁兼容實驗室、大幾何量省級重點實驗室的建設,具備了裝備制造業相關電子產品型式評價和產品質量檢驗參數的全覆蓋
圍繞裝備制造業,山西省計量院積極開展計量技術服務。深入企業生產一線了解計量檢測需求,幫助企業解決檢測難題,年直接服務裝備制造企業700余家,涉及長度、力學、電學、化學、壓力、熱學、性能等七大類計量器具10萬余臺(件),年解決難題達150多項,切實發揮計量服務產業發展的保障作用。對檢測中出現的技術難題,山西省計量院積極進行技術創新。組織人員進行“面型傳感器”項目攻關,已取得1項專利授權,該項目的完成有效解決了釹鐵硼鑄模成型自動生產流水線上最后一步的檢測篩選難題,減少了工人的工作量,提高了生產效率。“7米激光測長機”項目已獲質檢總局立項,社會公用計量標準的測量范圍由過去1米提升到7米,有效解決了煤機裝備、重型機械等“大、長、巨”復雜量、極端量檢測難題。
特別是對中國唯一一家高速動車組輪對生產和檢修公司——智奇鐵路設備有限公司在生產過程中對計量技術的需求,山西省計量院與企業共同成立課題組聯合攻關。經過半年的試驗,取得了上萬組詳實的試驗數據,提出在常溫車間非穩態溫度場中進行精確測量時,需要依據參考標準和被測車軸溫度不同進行±(1~2)μm補償的測量方案。使其測量不確定度從6.2μm降低到了4.2μm,驗收公差從原來設計公差的46%提高到66%,從而實現企業高效率、高精度、高良品的先進制造方案。
——服務煤礦安全生產。山西是中國的“煤老大”。山西煤炭曾是中國經濟騰飛的發動機。每隔幾分鐘就有一個運煤專列駛出山西,這是山西省作為全國能源基地的真實寫照。數據顯示,從1949年到2014年11月末,山西累計生產煤炭164億噸,其中70%用于對外輸出,加上焦炭、電力等產品的輸送,山西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促進經濟建設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山西人經常自豪地說,華北地區一半以上的電燈是山西點亮的。然而,如何保障煤礦安全生產,加強煤礦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始終是擺在現實面前的一道瓶頸。對于煤炭產業而言,由于煤炭作業環境的特殊性和煤礦安全計量的重要性,如果沒有科學完善的計量檢測體系和安全先進的計量儀器設備,不但無法保障煤炭產業科學發展,而且容易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嚴重損害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影響全省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在國家質檢總局和山西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礦檢中心”落戶山西,在山西省計量院基礎上籌建。2014年全國質檢系統唯一的“礦檢中心”建設完成,擁有電磁兼容實驗室、儀器儀表實驗室、防爆性能實驗室、風洞性能實驗室等5個國內一流水平的專業實驗室,具備48種814個參數的檢驗能力,煤礦安全生產的計量技術平臺初具規模。
圍繞山西支柱產業全力開展檢測技術創新工作,先后完成了“煤礦安全監測系統的在線校準技術研究”、“煤礦安全計量器具及數據應用的管理模式研究”等項目的研究,填補國內空白,為全國煤礦安全生產提供了計量技術保障,使山西省煤礦安全生產監控系統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服務能源計量,結合山西能源大省、能耗大省的現狀,針對環保、水利、電力、煤炭等行業建立信息化監控平臺,率先開展了在線計量檢測,推動了山西循環經濟的發展和節能減排工作。
山西省計量院大力開拓能源計量服務新領域,獲批籌建“國家城市能源計量中心(山西)”,在山西省質監局支持下完成了能源數據采集平臺的建設;籌建了能效標識檢測實驗室,開展了電磁灶、電飯鍋、電腦顯示器等能源標識檢測工作,為山西省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提供了有效的技術支撐。
作為新型能源,山西省煤層氣產業在國內全面領先,省委、省政府將其列入十大標志性工程。據最新統計,全國煤層氣探明儲量山西省為5703億立方米,占91%。全國煤層氣抽采總量山西省為39.76億立方米,占57.15%。山西省計量院圍繞山西這一獨特的優勢產業,充分發揮技術和人才優勢,全力服務煤層氣產業對計量技術發展的需求。山西省計量院在國內首家建立的“DN600氣體流量檢測實驗室”,填補了國內空白,有力服務了煤層氣產業發展的實際需求。
山西是國家五大綜合能源基地之一。山西是實施特高壓輸電最早的省份,特高壓工程對于滿足電力供應、改善地區生態環境,帶動山西轉型發展、創新發展具有重大深遠意義,為山西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山西省委、省政府把特高壓輸電工程列入了全省十大標志性工程。在國家規劃建設的9個以電力外送為主的千萬千瓦級現代化大型煤電基地中,山西占到1/3。截至2014年底,全省電力裝機達到6340萬千瓦,外送電通道能力為1930萬千瓦。立足山西省電能消耗大省和輸電大省的省情,山西省計量院全面提升計量技術保障能力,率先完成了“500kV高壓量傳和220kV互感器型式評價”實驗室建設,有效服務了山西超(特)高壓輸電技術以及智能電網的發展建設,成為特高壓工程建設的積極支持者、見證者和保障者。
山西省是通風機生產和使用大省,而通風機又是高耗能產品,開展通風機產業計量技術服務意義重大。山西省計量院以承擔國家《通風機能效計量檢測規范》起草任務為契機,積極籌建煤機防爆性能檢測裝備和通風機產業計量檢測服務平臺,探索服務產業計量的新模式。山西省通風機產品質檢中心建成后,將具備直徑0.5m~5m系列通風機的檢測能力,填補國內空白。
——在服務民生計量,全面落實服務民生安全計量新要求,以計量安全風險控制為著力點,每年完成全省“家用四表”、醫院醫療設備及油庫、加氣站等設備檢定,每年完成全省煤炭、冶金、化工、建材、交通、食品、特種設備等行業10萬余臺件設備檢測,有效服務和保障了“兩個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山西省計量院在國內首家建立了“DN200大口徑熱量表型式評價實驗室”、“DN600口徑氣體流量檢測實驗室”。DN32—200口徑熱量表檢定裝置研制及全國首家大口徑熱量表型式評價實驗室建立,填補了國內空白。為此,國家質檢總局于2011年5月在山西召開了全國熱量表現場交流會,質檢總局及計量司的領導對山西省計量院的熱計量工作給予充分肯定。
第三章
傳承計量文化 助力文明創建
“十二五”期間,山西省計量院在出臺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快發展并讓廣大干部職工充分享受發展成果的同時,還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導,下大力氣開展計量文化建設,通過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動,不斷豐富廣大干部職工的精神生活,陶冶廣大干部職工的情操,使全體員工的精神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營造了一個“立足崗位作奉獻,創先爭優出佳績”的良好氛圍。
——凝練計量文化理念。山西省計量院圍繞質檢總局提出的“度萬物,量天地,衡公平”的計量文化精髓,對建院50多年積淀下來的精神和理念進行挖掘和梳理,結合山西計量院發展歷史,凝聚厚重歷史積淀,融合現代科學發展要素,總結、凝練出“尚德、求真、精湛、卓越”八字院訓,編輯了以發展戰略、核心理念和行為規范為主要內容的《文化手冊》等系列計量文化匯編,明確了“肩負計量之重任,維護天下之公準”的戰略使命,確立了“誠信為本、準確立業”的核心理念及員工行為規范、文明和諧規則、檢測工作規則等,形成了富有山西特色的計量文化體系。
——完善計量文化設施。為傳播和塑造山西省計量院文化特色和團隊精神,山西省計量院設計了統一的徽標、標準色、標準字體組合形式和統一的院徽、院旗等,建成了圖書館、計量文化長廊、計量文化陳列館、10大計量雕塑標志等一批文化設施,并以此作為宣傳計量文化的有效載體,搭建起山西計量文化、計量發展史的教育平臺,致力于營造出濃郁的計量文化氛圍。
——弘揚計量文化精神。山西省計量院把黨建、精神文明建設和計量文化建設緊密結合,以黨建促文明,以黨建促和諧,工、青、婦組織牽頭,積極開展各種文體活動,組建了“男子籃球隊”、“歌唱隊”“舞蹈隊”、“書法攝影協會”等組織,活躍了文化生活,豐富了計量文化建設內涵。
文化立德,文化育人、文化興院。濃郁的計量文化氛圍,凝心聚氣,激發活力,潛移默化地激勵山西計量人立德、立信、立業,為提高山西省計量院核心競爭力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成為促進和推動計量事業和諧發展、跨越發展的強力引擎。山西省計量院呈現出了隊伍有士氣,干部有銳氣,單位有正氣,事業有朝氣的良好局面。在這種文化氛圍的熏陶下,山西省計量院“十二五”可謂人才輩出,榮譽滿室,碩果累累。
山西省計量院連續5年獲山西省文明和諧單位、連續11年榮獲“國家級青年文明號”、連續10年獲“省直文明和諧標兵單位”及“省直模范單位”等稱號、榮獲“全國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科技興檢’”先進集體稱號。2015年,山西省計量院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與質檢總局聯合授予“全國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這是山西省質監系統中唯一獲此殊榮的單位。5年來,山西省計量院涌現出一大批先進典型,分別獲得省質監局先進個人、省直工委先進個人、質檢總局“科技興檢先進工作者”、山西省勞動模范、入選2014年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并被授予“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等等諸多榮譽稱號。這既是他們個人的光榮,也是全體質檢人的光榮。正是這一個個政治過硬、業務精通、作風優良、執行有力、求真務實、埋頭苦干的先進個體,形成了山西省計量院這個團結奮進、銳意開拓、創新服務、奉獻社會的先進集體。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如今,站在新起點上,山西省計量院正在科學謀劃“十三五”發展規劃,一個全新的發展藍圖正在繪就,一個全新的跨越時代正在來臨。宏偉目標令人鼓舞,偉大時代催人奮進。在山西省計量院班子集體領導下,全體干部職工將進一步解放思想、砥礪奮進,抓住機遇、再創輝煌,山西省計量院必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
山西省計量院新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