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預測,2012-2035年全球能源消費年均增速為1.5%,天然氣年均需求量增長速度約為1.9%。至2035年,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天然氣將與煤炭、石油趨同,均為26%~27%。從氣源供應種類來看,頁巖氣所占比重將持續增加,2035年頁巖氣的供應量將滿足天然氣需求增長量的46%,占世界天然氣產量的21%,其中北美有望占到全球頁巖氣產量的71%。
不過,今年國內天然氣市場相較于去年,只能說更加不景氣,需求不振導致產量和進口量也隨之下滑。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認為,當前國內天然氣市場整體不景氣,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第一,價格因素。當前,天然氣價格與成品油、煤炭相比并沒有什么優勢。天然氣價格改革相對于成品油來說比較滯后,下降幅度并不大,調價頻率相對較慢。同時,天然氣終端消費價格沒有天然氣門站價格下降得多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原因就在于天然氣上游、管道中游和下游的城市燃氣改革力度都不大。這兩個因素使得天然氣與成品油和煤炭相比沒有大的價格競爭優勢。
第二,當前國內經濟正處于下行,抑制了對天然氣的需求。首先,天然氣重卡發展的勢頭并不是很好,其經濟性并沒有柴油機經濟性好。其次,煤改氣的推進工作當前進展得也不是很好。
國家發改委《關于建立保障天然氣穩定供應長效機制的若干意見》中提出,到2020年我國天然氣供應能力達到4000億立方米,力爭達到4200億立方米。《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進一步提出,到2020年國產常規氣達到1850億立方米,頁巖氣產量力爭超過300億立方米,煤層氣產量力爭達到300億立方米,并積極穩妥地實施煤制氣示范工程。
整體來說,“十三五”期間我國將形成國產常規氣、非常規氣、煤制氣、進口LNG、進口管道氣等多元化的供氣來源和“西氣東輸、北氣南下、海氣登陸、就近供應”的供氣格局,預計實現總規模在3750億~4300億立方米。其中常規天然氣供應將保持平穩增長,按照“十三五”期間常規天然氣產量年均增加60億~80億立方米計算,2020年全國常規天然氣產量為1650億~1750億立方米。
“十三五”期間,天然氣價格的市場化改革將繼續推進,市場在天然氣價格形成中的作用將進一步增強。按照國家“監管中間,放開兩頭”的價格管理思路,包括各省門站價在內的各種氣源價格的管制將逐步取消,產業鏈兩端的價格將完全由市場供需決定。在此背景下,政府在天然氣價格中的干預力度將越來越弱,供求關系將成為影響天然氣價格的決定性因素。
未來天然氣產業市場化趨勢已不可逆轉,只有順應時代趨勢方能在市場中站穩腳步,實現企業快速發展。 來源:搜狐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