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能源研究會發布的《中國能源展望2030》(下稱《展望》)判斷,中國天然氣消費處于相對偏低水平,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能源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周大地判斷,中國天然氣發展大有前途,不過要在價格機制等方面繼續推進改革,消除目前面臨的不確定性。
天然氣消費或重回高增長
由于受各種阻礙天然氣應用的因素影響,天然氣消費從2014年起進入低增長。中石油經濟研究院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天然氣全年表觀消費量為191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3.7%,創近10年新低。
不過,相比2015年,對2020年和2030年的預測都是大幅增長。《展望》預計,2020年國內天然氣消費量為2900億立方米,“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長7.5%。2030年達到4800億立方米,2020年到2030年間年均增長5.2%,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比重升至12%。
目前天然氣消費量已經有回暖的跡象。國家發改委公布的運行快報數據顯示,2016年1月份天然氣進口量76億立方米,增長22.6%,天然氣消費量223億立方米,大幅增長17.6%。
周大地分析,中國各項天然氣消費量指標都偏低,2014年中國人均天然氣消費量135立方米,而全球人均水平為467立方米,OECD國家人均天然氣消費量1242立方米。天然氣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例2014年僅為6%,遠低于全球平均24%的比例。基于此,周大地認為,天然氣的發展空間很大,但他也提醒,消費者要習慣為清潔能源付費。
天然氣產業鏈條利益待理清
《展望》提出,國內天然氣消費前景依然存在不確定性,最大的不確定性是經濟結構調整引起的增長不確定,中國經濟增速的降低造成能源消費增速下滑,天然氣也可能受到影響。
其次,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快速上升。作為替代煤炭的清潔能源選項之一,天然氣價格長期以來維持在較低水平。但是隨著2013年天然氣定價機制改革的啟動,天然氣價格總體呈現上升趨勢,石油和煤炭等替代能源價格卻大幅下降,價格優勢在減弱。
此外天然氣儲運基礎設施發展滯后,儲氣調峰設施不足影響到城市的天然氣消費。在主干天然氣管網外,配氣網建設還不成熟。儲運設施滯后已經成為制約天然氣市場發展和供應能力提升的瓶頸。
2015年4月、11月,國家發改委先后兩次調低天然氣門站價格。上游讓利給下游城市燃氣企業,推動消費。但是因此油氣價格下跌的壓力也主要由上游企業承擔,影響上游企業的生產積極性。
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吳吟說,預計油氣體制改革方案會考慮到產業鏈上的問題,在天然氣領域壓縮中間環節的成本,協調平衡各方利益。
天然氣價格改革還在進行,國家發改委還推動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建設,最終實現天然氣價格的市場化。價格改革的同時,天然氣市場主體也進一步多元化,除了傳統油企,民營企業和非有國企業進入到國內頁巖氣、煤制氣,以及國外天然氣領域,市場競爭非常激烈。 來源:中國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