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目前全球能源市場疲軟、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但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全球將需要更多的能源以支持更活躍的社會經濟活動,未來二十年及以后能源需求仍將持續增長。
《展望》指出,2014年至2035年的全球能源需求預計增長34%,即年均增長1.4%。隨著世界開始向低碳未來轉型,在需求總體增長的過程中,能源結構將發生顯著變化,低碳燃料的增速將超過碳密集型燃料。
BP集團首席執行官戴德立表示,“在石油和天然氣價格持續低迷之際,重要的是不僅要適應當前的嚴峻形勢,還要為接下來的一系列挑戰做好準備。能源業是一個長周期行業,我們需要從長遠角度來思考我們所處的能源格局將會如何演變。”
盡管其它能源形式增長迅速,但《展望》預測從目前到2035年,化石燃料仍將是主要的能源形式,將滿足60%的能源需求預計增量,并占2035年世界能源供應總量的近80%。
天然氣將成為增長最快的化石燃料,年增長率為1.8%。石油將以每年0.9%的速度穩步增長,但其在能源結構中的份額將繼續走低。煤炭增長預計將大幅放緩,到2035年其在能源結構中的份額將滑落至歷史低點,而天然氣將取代煤炭成為第二大燃料源。
同時,非化石燃料的增長預計將超過去年《展望》的預期。包括生物燃料在內的可再生能源預計年增速將達到6.6%左右,其在能源結構中的比重將從目前的3%增至2035年的9%。
BP首席經濟學家戴思攀認為,“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將需要更多的能源以支持更活躍的社會經濟活動。預計未來20年,全球能源需求將持續增長。”
收入和人口是能源需求不斷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到2035年,世界人口預計將接近88億,這意味著需要為15億新增人口提供能源。同一時期,全球GDP預計將增長一倍以上,而中國和印度將一起貢獻一半的全球GDP增量。
“由于中國經濟正在朝著更加可持續的增長模式不斷改革,中國的能源需求增長將大幅放緩,從而將嚴重抑制全球煤炭的需求——其增速將不及過去20年的五分之一。”戴思攀解釋道,“世界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這從人們消費能源的類型和方式中可見一斑。”
此外,超過一半的全球能源消費增量將被用于發電,此部分增量主要來自那些大部分人口缺乏足夠電力供應的地區。
隨著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氣發電逐漸取代傳統的火力發電,發電行業將在燃料結構的演變中發揮重要作用。可再生能源發電有望占預期發電增長量的逾三分之一。新興經濟體的強勁增長將推高石油需求,中國和印度占世界需求增長量的一半以上,而全球汽車數量將翻一番。
受益于全球頁巖氣產量強勁增長,天然氣的供應將穩健提升,年增幅預計可達5.6%。頁巖氣占天然氣總產量的比重將從2014年的10%上升至2035年的近25%。在《展望》期末,中國將成為對頁巖氣產量增加貢獻最大的國家。
到2035年,全球石油供應將每日增加近1900萬桶,非歐佩克國家的供應將引領增長——尤其是美國頁巖油。歐佩克的市場份額有望維持在40%左右。 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