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成品油零售價一共經歷了19次調整,2016年為進一步完善成品油定價機制,發改委設立了40美元/桶的“地板價”,零售價連續六次停調,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低油價時代我國煉油產業以及新能源行業的發展。
目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隨著成品油市場化進程加快,我國煉油行業產能急劇擴張、油品質量升級提速以及新興替代能源的發展等均推動了成品油市場供應過剩的局面。截至2015年底,我國煉油總能力已猛增至8億噸,其中地方煉廠煉油能力達2.58億噸,煉油行業已由中石油、中石化兩大集團為主逐步發展為多家國有企業及眾多地方煉廠共同參與、相互競爭階段。隨著近些年產能的釋放,市場資源供應過剩也更為凸顯,部分主營下屬煉廠“減產”及“關停”部分油田的傳聞不止,我國能源的供應結構正在悄然發生變化。
其次,產能過剩導致我國成品油出口量不斷攀升。商務部和海關總署聯合發布,2016年至今共下發成品油出口配額3552萬噸,同比增長19%。其中第一批加工貿易成品油出口配額共2093萬噸,是2015年全年配額的7成,甚至超過2014年全年中國出口的成品油總量。據金銀島統計,2016年我國一季度成品油出口量達786.5萬噸,同比去年大漲86.09%,后期加大成品油出口將逐步常態化。
另外,我國油品質量升級也將倒逼煉化企業逐步淘汰落后產能。2015年5月,國家發改委等七部門聯合印發《加快成品油質量升級工作方案》,明確了車用汽、柴油國Ⅴ、國Ⅵ的標準執行工作。據了解,目前國有大型石油企業均已具備國五生產能力,中石化部分企業正提前布局升級“國六”項目工作;但對于一些規模較小的地方煉廠來說將面臨各種壓力。此外,近期中央財政將對煉油企業成品油質量升級改造貸款給予貼息支持,煉油企業升級改造的積極性被調動。因此,油品質量升級改造,將促進煉油產業結構升級,從供應端杜絕低端油品進入市場。
綜合來看,用市場化手段推動煉油企業重組,淘汰劣勢小企業,防止產能過剩問題擴大化,加快推進能源價格市場化進程,將令傳統能源企業在發展中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 來源:中國石油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