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互聯網+”智慧能源——也就是常說的能源互聯網,大力發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互聯網化的益處,有如下幾點:
第一,有利于推動清潔及可再生能源智能化生產與清潔替代。鼓勵用戶側建設冷熱電三聯供、熱泵等綜合能源利用基礎設施,提高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綜合利用水平;促進可再生能源與化石能源的協同生產,推動對散燒煤等低效化石能源的清潔替代;鼓勵建設與化石能源配套的電采暖、儲熱等調節設施,增強供能靈活性、柔性化,實現化石能源高效的梯級利用與深度調峰;加快化石能源生產、管理和調度體系的智能化改造;建設市場導向的生產計劃決策平臺與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統,實現化石能源需求側與供給側的高效匹配,實現供應鏈運營集約高效。
第二,推動分布式儲能將與利于區域微網形成完整閉環。開發儲電、儲熱、儲冷、清潔燃料存儲等多類型、大容量、低成本、高效率、長壽命儲能系統,將有利于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形成微網完整閉環。推動建設小區、樓宇、家庭應用場景下的分布式儲能設備,實現儲能設備的混合配置、高效管理、友好并網。
第三,加快推進能源消費智能化與低排放社區試點建設。鼓勵建設以智能終端和能源靈活交易為主要特征的智能家居、智能樓宇、智能小區和智能工廠,支撐智慧城市建設;普及智能化用能監測和診斷技術,建設基于互聯網的信息服務平臺;構建以多能融合、開放共享、雙向通信和智能調控為特征,各類用能終端靈活融入的微平衡系統;建設家庭、園區、區域不同層次的用能主體參與能源市場的接入設施和信息服務平臺。
我國天然氣消費占比相對發達國家仍然處于較低的水平,我國開始發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僅十余年,裝機容量占比不足1%。在國家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中也提及要在2020年將天然氣在我國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提升至10%。
盤點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的現狀:
從分類上看,區域式項目主要在大型社區和工業項目中發展,樓宇式項目成為提高建筑能效的重要選擇。
從分布上看,呈現點狀集中,僅在北京、上海、廣東等資源充足、經濟發達地區發展較快。
從性質上看,多為政府主導的示范項目、城市地標項目。從效率上看,與燃煤的傳統火電和供熱相比,物理能效較高、經濟能效較低,且前者改善程度高于后者。
從數量上看,發展規模僅為“十二五”規劃目標的不足一成。
據分布式能源專業委員會統計,截至2014年底,我國已建成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85個,總裝機108萬千瓦;在建項目22個,籌建項目53個,累計裝機容量超過380萬千瓦。總體上看,我國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的裝機規模、能源系統占比、效率指標、普及程度等方面和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巨大差距。 來源:中國投資咨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