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國家發改委官網表示,預計今冬明春天然氣供應仍會呈現南松北緊局面,京津冀地區矛盾較為集中,如遇持續低溫天氣,保供形勢將十分嚴峻。
“這是國家對今冬供氣時期做出的最重要的判斷”,有中石油總部專家告訴記者。
其實,中國天然氣市場是有充足的保障的,但是冬季華北的峰谷差擴大,讓當地供應有暫時的“氣荒”,因此中國石油大學教授陸爭光表示,未來中國天然氣仍會有保供的必要,中國仍需要加大地下儲氣庫。
據他介紹,截至2015年底,中國已建成11座地下儲氣庫(庫群),包括10座油氣藏型儲氣庫和1座鹽穴儲氣庫。
他認為,繼續多途徑加快推進儲氣庫建設。在現有儲氣庫運營的基礎上,繼續以國家財政、中石油和中石化為投資主體建設儲氣庫,同時 鼓勵社會資本通過資本投資與中石油 、中石化合作和各級政府通過項目優先核準、財政稅費補貼,政策 保障等方式進行地企合作,共同參與儲氣庫建設、管理運營,加快推進儲氣庫建設。
預防“氣荒”
1日國家發改委稱,已經明確要求各地摸清市場需求及用氣結構,提早做好供需銜接,明確保供次序,及時協調解決影響平穩供氣的矛盾和問題。高峰時段保障民生用氣確有供應缺口的城市,要提前制訂包括“壓非保民”等措施在內的具體保供方案,做到“一市一策”,全力實現迎峰度冬期間天然氣穩定供應,確保居民生活等重點用氣需求。
其實10月底,本報就曾對中石油等石油央企進行采訪,當時,有北京天然氣知情人士透露,中石油計劃自11月20日起,對非居民用氣基量銷售價格統一上浮10%。
同時國家發改委價格司相關人士表示,2016年冬季調峰氣價將在20%的范圍內上浮,上游與下游企業充分協商提價。
據了解,近年來,能源供需和環境污染的矛盾日益突出。而燃氣鍋爐的熱效率高,對大氣污染又低,有很好的環保性能。發達國家的燃氣鍋爐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因此,中國越來越多的大中城市制定了相應的強制性法規,限制燃煤鍋爐的使用,例如北京不再批準建設新的燃煤鍋爐房,原有的鍋爐房一律改造為燃氣鍋爐。
“去年冬季,正是因為煤改氣和霧霾,讓北京不得不從12月中旬開始限制非居民天然氣的銷售”,隆眾分析師王皓浩坦言。
為此,國家發改委要求,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主要供氣企業要落實既定冬季增產計劃,將任務分解到具體區塊和項目,合理安排檢修,優化開采方案,確保長慶、塔里木、普光等主力氣田滿負荷生產,必要時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放壓增產。同時,多渠道增加進口資源,并最大程度用好儲氣庫資源,最大限度發揮儲氣庫的應急保障作用。
“其實中石油已經增加了一些進口LNG,主要是供給天津港口,以預防北京等地方式氣荒”,那位北京天然氣知情人士說。
在需求側,國家發改委表示,將進一步健全有序用氣機制,“煤改氣”、“油改氣”及大型工業用氣等項目,要根據可供資源量和利用規劃均衡有序實施。同時,強化氣電熱綜合平衡調度,推行節約用氣與峰谷差管理措施,最大限度降低供應短缺對人民生活和經濟發展的影響。
加大地下儲氣庫建設
對于天然氣峰谷差,陸爭光表示,進一步加大國內地下儲氣庫建設是根本。
據他介紹,目前國內有大港庫群、金壇、京58庫群、相國寺、呼圖壁、蘇橋等10座油氣藏型儲氣庫和一座鹽穴儲氣庫。
但是,中國儲氣庫與美國等成熟國家相比還是太少了——美國是世界上發展儲氣庫最早的國家,擁有占世界總數81.4%的儲氣庫,可提供963×10^8m3的年工作氣量。
據他介紹,截至2015年底,中國形成調峰能力42.9×10^8m3,僅占全年天然氣消費量的2.2%,與國際公認較合理的11%相比,儲氣庫運營規模仍較小,無法滿足調峰需求。在2012年中國天然氣調峰氣量中,儲氣庫調峰僅占16%,其余由LNG調峰(24%)、氣田調峰(28%)和被迫壓減市場需求(31%)進行填補,給天然氣銷售和油氣田開發等帶來較大壓力。
因此,除了繼續多途徑加快推進儲氣庫建設外,還需要提前培育儲氣庫市場化獨立運營環境 。
據了解,歐美多數國家地下儲氣庫均獨立運營,未來中國儲氣庫從天然氣產業鏈中獨立出來也是必然趨勢 ,因此提前培育儲氣庫市場化獨立運營環境迫在眉睫。建議逐步落實天然氣管網設施第三方準入、建立天然氣儲備公平公開交易市場、獨立核算儲氣庫業務;同時,應根據市場供需情況形成單獨的儲氣庫運營成本機制或儲氣調峰定價機制 ,以實現無政府補貼下的儲氣庫有效益 、可持續發展。
“中國天然氣市場只有不到20年,而美國從1960年后就不斷發展其儲氣庫建設,因此我們應對美英等國家的經驗,加大國內地下儲氣庫建設。”那位北京天然氣知情人士說。 來源:國際燃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