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 者: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試運行以來,主要在哪些方面取得了有益探索?
劉毅軍:天然氣產業鏈發展到一定階段,通過市場化手段配置資源是必經之路。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自去年7月試運行以來,交易規模和市場影響力逐步擴大。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10月,單邊交易量已經超過140億立方米,預計全年將突破150億立方米,占全國消費量的8%。
總的來說,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試運行以來,積累了交易中心的建設和運營經驗,初步搭建起以交易中心為核心的市場化交易框架。具體可從四個層面來看:第一,探索了管道天然氣、液化天然氣(LNG)和LNG接收站接轉能力等交易品種,以及現貨掛牌和現貨競價等交易模式,對于推進整個產業鏈的市場化運行發揮了積極作用。第二,編寫并發布了中國LNG出廠價格指數、中國華南LNG交易價格指數等四項反映中國油氣市場領域的指數,未來還將發布包括管道天然氣在內的整個天然氣指數,這對交易中心真正能夠引領市場是非常關鍵的。第三,聚集了一批優秀人才隊伍。第四,無論是在國際關注度上,還是國內政府重視和市場認可度上,都取得大幅推進,目前交易會員已發展到260家。
從我國地域和用氣規模判斷,一般不會只有一個交易中心,日后可能會出現多個交易中心。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的建立,進一步增強了西北、西南、華南和華北等地區發展自身交易中心的強烈愿望,并在實際建設和運營上為其提供了重要借鑒。
記 者:現階段交易中心的發展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擴大天然氣現貨交易的突破口在哪里?
劉毅軍:現階段,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正日益成為我國油氣價格市場化改革的重要考慮因素。國家出臺的多項行業政策都專門強調發揮交易中心作用,驅動更多的貿易主體和天然氣量進入交易平臺,這為交易中心的發展壯大提供了有利機遇。
有兩方面進展值得重點關注。一是國家對天然氣價格管制日益放松。隨著化肥用氣價格放開,由市場主導價格的氣量已占到我國天然氣消費總量的80%以上。近期,福建省已啟動天然氣門站價格市場化改革,西氣東輸供福建省天然氣門站價格由供需雙方協商確定。二是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穩步推進。日前,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等三大石油公司已按照國家能源局要求,公開油氣管網基礎設施相關信息。未來隨著我國加快完善油氣管網基礎設施,提升設施開放程度,天然氣現貨貿易將更加活躍。
就短期來看,應以調峰用氣為抓手,擴大現貨交易規模,更好地發揮交易中心發現價格、平衡供需的作用。近年來,我國冬季采暖期天然氣消費增長迅猛,僅僅依靠少數公司承擔保供職責越來越困難,也不容易獲得社會理解。而如果運用市場化手段反映真實的供需情況,有利于社會各方分擔保供壓力,推動調峰儲氣設施建設。
因此,穩定的用氣量可以采用長期協議合同,而調峰用氣可以更多運用市場化手段。這不僅包括氣量本身,還包括管道運輸能力、LNG接受站窗口期、儲氣庫服務等,甚至用戶有富余氣量,都可以拿到交易中心進行交易。這樣操作,市場各方更容易接受,也能提升市場活躍度,顯示一部分天然氣價格。
記 者:長遠來看,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該如何發展,爭奪亞太地區天然氣定價話語權?
劉毅軍:北美、西歐和亞太地區是全球主要的區域性天然氣消費市場。其中,北美和西歐市場已經成熟,分別形成了以亨利樞紐價格(HH)和國家平衡點價格(NBP)為代表的基準價。然而,亞太地區還沒有真正具備價格發現功能的定價中心,長期以來深受“亞洲溢價”之困。
目前,新加坡、日本等國家都在加快發展天然氣交易市場,爭奪天然氣定價話語權競爭激烈。緊迫的外部形勢,倒逼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必須加快發展步伐。
長遠看,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要立足我國自身優勢,實現由交易中心向定價中心的轉變。在現貨交易基礎上發展期貨交易,真正具備價格發現功能,確立國內市場化的基準價格,并逐步向亞太地區輻射,搶占地區性基準價格建立的先機。
與新加坡、日本等國家相比,我國在資源、基礎設施以及市場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資源方面,我國已經形成國產多元化、進口多渠道的供應格局,天然氣供給量充沛并且快速增長,擁有良好的“氣氣競爭”條件;基礎設施方面,基本建成橫跨東西、縱貫南北、覆蓋全國、連通海外的管網格局;而在市場方面,市場參與主體相對多元,除三大公司以外,還有大量的地方燃氣企業和LNG生產企業等。總的來說,內在基礎和硬性條件方面優勢突出,這為上海天然氣交易中心發展成為定價中心提供了諸多有利條件。
未來,中國天然氣市場的資源配置將加快邁向市場化。隨著政府進一步放開天然氣價格管制以及體制改革的深化,交易中心將對資源配置起到更核心的作用,引領天然氣產業鏈進入市場化配置資源的新階段。 來源:中國石油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