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國天然氣市場在體制機制和市場推廣利用方面都實現了長足發展,展望2018年,受益于宏觀經濟向好、氣改逐步推進、環保政策持續收緊等影響,天然氣行業充滿機遇。
1、2018年宏觀經濟預期向好,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有望繼續增長
2018年,IMF在其1月更新的《世界經濟展望》的最新預測中,將全球經濟2018年和2019年的增速預期提高至3.9%,均比去年10月的預測水平高出0.2%。與此同時,IMF將發達經濟體今明兩年的增速預期分別上調0.3%和0.4%至2.3%和2.2%。維持了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今明兩年預期增速4.9%和5.0%不變,但將中國2018年經濟增速預期由去年10月的6.5%上調至6.6%。
世界銀行在2017年10月發行的《大宗商品市場前景》報告一文中指出,包括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在內的大宗商品價格有望在2018年繼續攀升4%。高盛集團也在其最新的研究報告中堅定看漲大宗商品,稱在全球對原材料需求強勁增長的推動下,2018年大宗商品的回報率將達到10%。
金聯創分析,2018年是中國十九大開局之年和改革開放40周年,國家會繼續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奉行積極、穩健的財政政策,推動經濟持續穩定發展,作為與許多產業相關聯動性較高的天然氣行業,消費也會受到拉動。
2、供給側改革仍將繼續進行,天然氣有望唱主角
油氣行業在我國能源供給側改革中占據重要地位。就天然氣行業來看,拓展天然氣資源進口渠道,鼓勵民營資本參與天然氣進口,加大天然氣管道、儲氣庫、液化天然氣(LNG)接收站等基礎設施建設都是推進天然氣產業鏈改革的舉措。
2017年大面積氣荒、價格異常波動的行業現象反映出天然氣發展短板明顯。根據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近日發布的《2017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截至2017年,我國累計建成12座儲氣庫(群),調峰能力達到100億方,調峰量近80億方(其中中石油77億方),在我國天然氣消費總量(2017年表觀消費量約2401億方)中占比僅約4%。未來,儲備調峰項目市場發展和投資空間較大。
3、環保嚴監管常態化,政策助推天然氣快速發展
藍天保衛戰之下,政策成為推動天然氣使用的主要因素。2018年至2022年期間,在天然氣市場化改革積極推進的過程中,我國天然氣市場的消費量增速或將呈現穩步增長態勢。據金聯創預測,到2022年,中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將達4180億立方米左右,是2017年的1.7倍,5年復合增長率為7.7%,天然氣產業鏈進入發展黃金期,各環節有望先后受益。
4、LNG進口量比例增加,進口貿易持續升溫
放眼國際,LNG資源市場巨大,2017年LNG貿易的增多是全球天然氣貿易最大特點。據相關資料顯示,2017年,全球LNG貿易量為2.87億噸,其中亞洲LNG進口需求大幅回升。根據我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天然氣進口量為6871.73萬噸,其中LNG進口量為3828.56萬噸,增幅46.39%,占天然氣總進口量的55.71%,比例增加。數據顯示LNG進口貿易在持續升溫,其作用不僅體現在經濟意義上,還體現在天然氣供應的安全價值上。
總體來看,2018年從宏觀經濟上、政策上、現實需求上,都為天然氣產業帶來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