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 財政部最新公布的2019年中央基本建設支出預算表顯示,重點地區天然氣應急儲氣設施2019年預算為20億元,而2018年執行數為10億元,今年預算數為上年執行數的兩倍。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今年預算提高是為了鼓勵建設LNG應急儲氣設施,避免出現“氣荒”。
北京化工研究院原副總工程師張明森表示,天然氣消費是有季節性的,要保持天然氣的穩定供應,就必須有充足的儲備設施和強大的調峰能力。我國天然氣產業起步較晚,且國內資源儲量相對不足,儲氣庫建設與歐美天然氣消費大國相比還有差距。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我國已建儲氣庫26座,有效工作氣量80億立方米左右,僅占國內天然氣消費量的3%左右,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1%。而在西方成熟的天然氣市場,該比例在20%以上。
卓創資訊天然氣分析師國建表示,較高的對外依存度以及較為單一的進口來源使得我國天然氣供應的穩定性較為依賴中亞管道的平穩運行;此外,我國地域遼闊,南北跨度大,天然氣消費南北地域差異大,北方等供暖地區季節峰谷差較大。目前國內天然氣管輸系統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增加資源調配能力。
據了解,在天然氣消費快速攀升的狀況下,受我國儲氣調峰能力嚴重不足等因素影響,北方地區因供暖致供需緊張現象尤為突出。為保證天然氣安全穩定供應,從2018年初開始,國家相關部委出臺了一系列文件,鼓勵儲氣設施建設。
去年4月,國家發改委出臺《關于加快儲氣設施建設和完善儲氣調峰輔助服務市場機制的意見》,明確儲氣設施建設的主要目標是:供氣企業10%、城燃企業5%、地方政府3天。具體來講,到2020年,供氣企業要擁有不低于其合同年銷售量10%的儲氣能力;城鎮燃氣企業要形成不低于其年用氣量5%的儲氣能力;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至少形成不低于保障本行政區域日均3天需求量的儲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