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燒煤炭,鐵鍋用三年就要換了;如今燒的天然氣,鐵鍋十年都燒不壞,因為氣里面的污染物少了。”7月30日上午,記者在蓮花街坊82歲的朱傳白家中,聽這位揚州煤氣公司的首任經理,講述揚州人民從燒柴火到用上清潔、便利天然氣的過程。
講述
煤氣公司首任經理的經歷
朱傳白老人介紹,1986年,揚州市煤氣公司成立后,時任揚州鋼鐵廠廠長的他,被任命為首任經理。“小時候,我家就住在老城區宛虹橋附近,旁邊有座火神廟,是揚州城‘廚房革命’的參與建設者,也見證了揚州喜通管道煤氣的歷史。”
朱老告訴記者,在他上小學的時候,城里普通人家的灶具是一種“鍋箱子”,經濟條件好的人家在家中砌鍋灶,燒的是柴火,要到古運河畔便益門大橋旁的柴火房去買,條件差的則自己去找柴火回去燒。直到他剛參加工作時,揚州城老百姓做飯還是以柴火為主。用柴火做飯,煙熏火燎的場景,現在的年輕一代已很陌生。
后來,居民中使用煤球爐的越來越多。每天清晨,家家戶戶忙著生爐子,成為大街小巷一道獨特的風景。同燒柴火比較,煤球爐有了很大進步,可升騰起來的煙霧,還是刺人眼鼻,嗆人心肺,污染環境。由于煤球中的污染物比較多,對鐵鍋的腐蝕性大,一只新鍋正常用不到三年就壞了。煤爐做飯,速度也慢。那時候,朱傳白夫婦都在單位上班,晚上買好菜,第二天早上將菜燒好,中午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煤爐爐門,讓火盡快旺起來,然后將菜熱一熱,米飯是從單位蒸好帶回家的。平時還好對付,逢年過節,用煤爐燒菜,那等的時間可就長了。朱傳白感嘆,使用柴火、煤爐年代的情景,對于60歲以上的人,記憶猶新。
1985年12月26日,揚州正式開通管道煤氣。打開氣閥,輕輕旋轉一下煤氣灶的點火按鈕,就可以燒飯做菜,火勢還可以自由調節,居民開始擺脫生爐子的痛苦。使用煤氣的最大的進步,就是做飯時間大大縮短,廚房也不再黑乎乎的了。用上煤氣后,朱傳白和其他居民一樣,在裝修時把過去黑乎乎的廚房大門拆除,與客廳連為一體,真正實現了“廚房似廳堂”的夢想??擅簹庖卜鞘溃靷靼捉榻B,因為煤氣中含有化學物質“萘”,該物質在低溫下容易結晶,導致管道堵塞,遇上非常冷的天氣,家中就會斷氣。因為煤氣是煉焦的附產品,產量直接受煉焦量影響,供氣量不穩定也是煤氣的一大不足。
2006年11月11日,揚州舉行天然氣開通儀式,標志著揚州管道煤氣時代的終結。從煤氣時代到天然氣時代,揚州只用了20年。“用上天然氣后,沒煙熏,鍋不黑,省心多了。”朱傳白開心地告訴記者,天然氣比人工煤氣干凈,再冷的天,管道也不會堵塞。一只鐵鍋正常用10多年都不會壞。
建設
我市天然氣迅猛發展
1984年下半年,揚州市城鄉建設委員會成立市煤氣辦公室,開展人工煤氣使用的前期工作。1985年12月26日,管道人工煤氣在揚州汽車運輸公司宿舍成功試燒,揚州市煤氣公司開始向宿舍區首批100戶居民供氣,開創揚州有史以來民用管道煤氣的新紀元。至1988年底,由大運河畔揚州鋼鐵廠開始,南至江都南路省武警總隊醫院,北至新民路揚州玻璃廠,先后有7個調壓站投入運行,累計敷設室外管道32.91公里,戶內管道338公里,供氣5636戶,年供氣量266.72萬立方米,氣化率(普及率)6.8%。
如今,我市天然氣迅猛發展。截至2018年底,揚州中燃公司已建成高壓管網52公里、中壓管網431公里、低壓管網1124公里、CNG加氣站9座,形成了完備的天然氣供應體系。現有居民用戶42萬戶、商業用戶1989戶、公福用戶250戶、工業用戶87戶。2018年供應天然氣1.67億方,日均供氣量近50萬方,實現營業收入6.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