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第七屆亞洲天然氣論壇在北京舉辦,論壇指出,2035年中國天然氣產量有望達到2800億立方米,頁巖氣將是產量增長的主體,4500米以淺可上產至600億方,國際LNG市場供應過剩已顯現,未來LNG市場交易模式將呈現新格局。
中國石化集團公司總經理馬永生指出,亞洲地區已經成為全球天然氣需求新的增長點。過去10年,亞洲地區的天然氣消費量年均增長5.1%,是全球平均增長率的2倍。未來20年,預計亞洲地區天然氣消費量的全球占比,將由目前的1/5擴大至1/4以上。同時,美國、俄羅斯、中東等地新建LNG裝置陸續投產,在供給端為天然氣消費革命帶來了源源不斷的資源保障。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在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產業體系,天然氣將扮演更加重要角色,產供儲銷體系正在加快完善,主體能源地位和能源消費比重持續提升,必將迎來快速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文智指出,2018年中國頁巖氣產量108.8億方,已成為世界第三大頁巖氣生產國。未來,海相頁巖氣是未來頁巖氣上產的主體,2035年4500米以淺可上產至600億方,頁巖氣占比將由2015年的3.3%增至23.2%。作為未來我國天然氣增量的主力軍,應加強深層頁巖氣低成本關鍵技術與裝備攻關,釋放低品位頁巖氣潛在產能。建議實行差異化稅費政策,給予天然氣穩定的扶持政策。可借鑒歐美做法,考慮頁巖氣開發投資回收之前,資源稅免征或按銷售收入1-2%征收(目前按銷售收入的3.6%征收)。同時,可對新開發層系進一步提高開發補貼水平。
論壇指出,以國家管網公司成立為重大標志的市場化改革,將加速推動中國天然氣產業鏈重構,市場格局發生重大改變。未來,中國天然氣市場格局將呈現三大變化:一是市場主體的增加,將銷售和輸送一體化的市場重構為競爭性市場;二是多層次市場的出現;三是價格機制作用進一步顯現,定價機制改革進一步深化。通過管網第三方準入的有效實施、供給端市場競爭的有效增強以及天然氣現貨市場的有效發展,實現天然氣市場重構的實質性起步,這是發展的分水嶺。
值得注意的是,伍德麥肯茲亞太區能源行業副主席加文·湯普森分析認為,伴隨國際天然氣市場一體化進程的加快,預期已久的LNG供應過剩已逐漸成為現實。全球天然氣/LNG價格將由市場周期決定。在2020年初市場再次收緊之前,供應過剩將進一步加劇。
他還指出,近期世界各地的新項目正準備在未來兩年做最終投資決定,雖然有些項目有明顯的成本優勢,但大多數項目在成本上幾乎沒有區別。隨著需求的增長,買家再次簽署合同量更大的長期協議,LNG交易模式將更為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