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白銀地下管廊工作人員正在進行地下管廊例行檢查。 高康迪 攝
中新網蘭州9月16日電 (高康迪)“燃氣管線的成功運營,使白銀市地下綜合管廊成為國內首個實現天然氣入廊并運營的城市綜合管廊。”甘肅白銀市地下綜合管廊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郭鳳泉說,項目將輻射城中心及銀西新區40平方公里,受益人口35萬。
郭鳳泉表示,地下綜合管廊自投入運營以來,已納入給水、排水、熱力、燃氣、通訊、電力、高壓、雨污水八類管線,避免道路反復開挖,消除城市“拉鏈路”和空中“蜘蛛網”,使管線維修變得安全、便捷。
圖為白銀綜合地下管廊總控室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氧氣、濕度、溫度等監測。 高康迪 攝
“新中國成立70周年甘肅發展成就巡禮”全媒體集中采訪活動日前走進甘肅白銀市。白銀地處黃河上游、甘肅中部,位于黃土高原和騰格里沙漠過渡地帶,因礦得名,因企設市。在歷經“驚天一爆”,產出金銀銅鉛鋅,并走上工業化道路。
近年來,白銀在現代農業、優勢工業、特色旅游、現代物流、城市建設“五大領域”發展提升,正在形成積蓄動能、創新驅動、區域協調的發展格局。
“摒棄單純依賴工業的思維定勢和粗放的發展模式。”白銀市副市長高峰說,面對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的瓶頸制約,當地以大項目帶動大發展,推進城市建設及棚戶區改造,建成地下綜合管廊項目運并正式營,昔日戈壁荒灘已成為一座現代化新型城市。
、
圖為綜合地下管廊待安裝區域的不同類型橋架。 高康迪 攝
“提高城市承載能力,醫治‘城市病’,推動‘管理’向‘治理’轉變。”白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王東燕向媒體介紹說,該市打通“斷頭路”,疏通交通經絡,放大地下綜合管廊試點項目效應,提高了供水、供熱、供氣保障能力。今年,白銀城市道路改造17條,完成管線入廊221公里。
“管廊沒修之前,白銀市北京路是雙向4車道,現在是雙向6車道,中間還增加了4米綠化帶。”白銀市城市綜合管廊管理有限公司運維部部長周建魁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說,綜合管廊進行信息化管理,利用地理信息系統、北斗定位、地下空間及管路實時數據庫三維可視平臺,總控室24小時監測氧氣、溫度、濕度等,出現故障就會自動識別,工作人員第一時間進行維修。
2015年,白銀市成為全國首批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成為西北地區第一個試點城市。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就是在城市地下建造一個隧道空間,將電力、通信,燃氣、供熱、給排水等各種工程管線集于一體,設有專門的檢修口、吊裝口和監測系統,實施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設和管理,是保障城市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和“生命線”。
與此同時,管廊管控基于GIS信息的人機交互界面,進行分控和集中控制相結合,實現了消防、通風、識別、通訊、監控和報警等系統統一智能化管控平臺。
官方資料顯示,據不完全統計,過去白銀城區年均開挖道路25次,年均開挖面積約5000余平方米,僅供熱管線增容更換開挖一年可達5次之多。2017至2018年供熱期,白銀市入廊的熱力管道道路開挖次數為零,道路交通安全和城市面貌均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