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蕭瑟,秋雨綿綿。10月20日,大港油田大張坨儲氣庫的采氣設備調試工作按計劃進行,并沒有因為天氣原因而變動。
“中控室,庫6井采氣閥門請給出關閉信號……”設備工程師許來旺在雨中有序地忙碌著。盡管對設備的脾氣秉性早已爛熟于心,他還是不敢有絲毫懈怠。這是大張坨儲氣庫群全力以赴備戰冬季用氣高峰的真實寫照,也是大港油田全力以赴保供京津冀的縮影。
擔當作為
超前完成產氣任務
大港油田屬于渤海灣油氣資源富集地,轄區內有京津冀季節用氣調峰的“氣倉”,還是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氣源互聯互通的交匯樞紐。
找到儲量是天然氣上產的前提和基礎。大港油田以古生界原生油氣藏為重點,集中勘探烏馬營含氣區,營古2井二疊系試油獲高產氣流,展示一個高產高效天然氣勘探潛力區,南部地區首個規模氣田誕生。在老區積極探索天然氣前期評價與產能建設整體部署模式,增加可采儲量2億立方米以上。
在天然氣的開采過程中,隨著地層壓力的降低,自然遞減不可避免。大港油田加強氣藏動態分析和管理,實行“月分析、季總結”機制,保持氣藏合理穩定開發,推進長期穩產上產。截至10月10日,大港油田生產工業氣量4.28億立方米,完成年度計劃的107.2%。
檢修無死角
地下“氣倉”底氣足
早在2000年,大港油田就率先建成了我國第一座地下儲氣庫——大張坨儲氣庫。目前的大港油田儲氣庫群包括大張坨、板876、板中北等9座儲氣庫,主要承擔華北地區天然氣“錯峰填谷”任務,是京津冀季節調峰的主要氣源,由大港油田所屬二級單位天津儲氣庫分公司管理。
據了解,為確保今冬順利為京津冀地區供氣,天津儲氣庫分公司利用注采平衡期,不留死角地對所有設備、設施進行了維護保養,檢修工作連續跟蹤、穩步實施。
注氣期間,天津儲氣庫分公司加密注采井、輸氣管道的巡檢次數,優化生產運行方案,及時調整工作制度。針對儲氣庫群壓縮機大多為燃氣驅動,故障率高易停機影響注氣進展的現實,及時組織員工進行操作規程、設備性能、應急預案等方面的培訓,并采取措施加強對壓縮機組運行參數的監控,加快故障處理速度,減少停機次數和時長。截至10月10日,大港油田儲氣庫群2019年累計注氣18.71億立方米,提前22天完成年度任務指標。
未雨綢繆
高標準迎“大考”
濱海分輸站隸屬大港油田天然氣公司天然氣調配計量中心,是油田唯一的天然氣接收、計量、外輸中轉站。2018年首次實現國內三大石油公司互聯互通,轉供天然氣6.09億立方米,創下歷年供暖季輸氣量新高。
為切實有效應對今冬輸氣重任,濱海分輸站按照“安全隱患零容忍”的原則,全面開展了入冬前的管網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截至10月中旬,完成安全隱患整改53項。
未雨綢繆方能化險為夷。濱海分輸站按照防大凍抗嚴寒的指導思想,全方位做好冬防保溫工作,仔細檢查易凍堵部位,提前采購儲存所需備品備件。濱海分輸站還精心組織員工培訓,詳細編制供氣操作方案、氣源中斷時的應急預案,認真分析輸差可能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提前做好互聯互通工程一級調控調試工作。
遠離繁華城區,堅守保供一線,大港石油人用實干詮釋盡責,用有為詮釋履職,為京津冀千家萬戶溫暖過冬筑起了一道堅固的屏障。
采訪手記
冷面孔·熱心腸
10月20日一早,記者驅車到大港油田天然氣公司濱海分輸站采訪,剛到門口就被保安上了一堂“安全教育課”。
車在分輸站門口停車場剛停下,保安就過來了。“請把車頭方向調整一下,車頭朝外。”他的聲音不大卻透著一種堅定。“這里是甲級防火防爆單位,要是發生事故,車頭朝外便于快速逃離。”看記者無意調車頭,保安補充了一句。
做好登記,穿好工服,關好手機,記者終于進入濱海分輸站。征得當班員工荊鑫同意后,記者跟隨他開始了巡檢。
在流程現場,最搶眼的是一排排粗細不一的黃色輸氣管線,上面最常見的是大大小小的紅色調壓閥。荊鑫說調壓閥是控制流量的,一般上午11點多到中午做飯時間段,他們會將氣量調大;12點半之后用氣量減少時,他們再去把調壓閥擰緊。一天三頓飯,天天如此,風雨無阻。
走到一個儀器柜前,荊鑫打開查看后沒有異常就關上了。他告訴記者,里面是往天然氣中添加加臭劑的裝置。純凈天然氣是無色無味的,為了便于住戶家中盡快發現氣體泄漏,在向下游輸氣前都要往里面添加加臭劑。
“不但要平穩輸氣,還要輸送安全氣”,分輸站保供如此用心良苦,令記者內心暖意融融。貼心的供氣服務,為分輸站冰冷的“面孔”平添了一份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