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采制度急需改革。作為資源大省,山西將作為“代表”率先推進煤層氣“三氣共采”、“探采一體”。
而分析人士認為,“試驗田”成敗與否,離不開深化放管服、轉變政府職能、逐步建立市場主體、政府和社會共治的機制。管理和執行不到位、監管無法層層遞進將減緩機制建立的步伐。
此前,煤層氣資源管理在山西省實行“部控省管”的試點,初衷是改革和簡化管理,但實踐中仍存問題。國家能源委咨詢專家委員會委員孫茂遠表示,目前煤層氣資源管理審批環節增多,管理程序復雜,協調難度加大。“如礦權延續工作,原來只用十天半月就可辦完的審批手續,現在由于程序、環節復雜,蓋章增多,數月甚至半年沒有預期結果”,孫茂遠說,“需要加強國家相關部門監督,盡可能簡化程序,減少干擾,提高管理效率。”
不僅如此,在煤層氣項目審批上,往往存在當地審批部門“你情我不愿”的推諉狀態。
“因此建議建立縣鄉鎮三級政府平臺,實現一站式窗口服務,別讓企業為政府上下級之間審批‘踢皮球’的成本買單。”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煤層氣研究中心主任張遂安建議。
張遂安認為,煤層氣開發還急需建立誠信制度,不僅企業要納入體系,個人也應當列入其中,加大個人執業追責力度,逐步實施質量和安全責任終生追責制。“在發達國家,工程出現質量問題,追究的是項目監理工程師而非企業責任,因此要完善個人職業資格制度,不能只強化企業職責,同時大力推動個人執業保險制度”,張遂安說,“如此,每一個監理都會守住質量和責任的底線,方可規避很多不必要的廢棄井。”
投資主體單一,“錢”途不明
作為高風險高投入產業,煤層氣的發展離不開補貼,然而補貼政策卻未能“如愿”。
目前,煤層氣、頁巖氣和致密氣三種都歸為非常規天然氣,列于可再生能源發展專項基金之一。政策對超過上年開采利用量按照超額程度給予梯級獎補,對未達到上年開采利用量的,按照未達標程度扣減獎補資金。
“在煤層氣領域,要實現高效盈利開發任重道遠,技術需要突破,補貼更得跟上。現在盤子大了補貼份額少了,我們呼吁補貼單獨出來才能更好地支持行業發展。”張遂安說。
張遂安還建議,政府應該推動資源的資本化運作。“山西礦業權改革以后,若不推動資本化運作,部分實力較弱企業將抱著礦權死掉。只有資本運作,才有投資者愿意參與,產業才會發展。而采礦人不僅應當獲得采氣收益,還應該有資源發現的獲益,高利潤才能帶動高風險產業推進。”
據了解,美國從事煤層氣開采的中小企業投資主體豐富,將一個小區塊做成功后大公司并購,達成雙贏局面,從而繼續投資下一個區塊,形成良性互動。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國內煤層氣區塊有某大型國企投入,則極少會有其他投資主體進入。“這是機制問題,也是造成市場活力有限的問題之一。”
”從資本化的角度來講,現在從采礦權、探礦權收益,都應該做資本化運作,甚至可以做抵押貸款。資源就是資產,這樣才可以把企業盤活。”張遂安說。
政府角色需變,給予創新時間
煤層氣發展的難,不只有資金和技術的障礙,政府態度至關重要。
此前礦權出讓使一些民企獲得礦權,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企業此前未涉及煤層氣開采業務,面臨基本業務流程不熟、有效勘探開發技術團隊和管理團隊匱乏的尷尬境地。
上述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沒有核心競爭技術的企業試圖依靠招聘專家學者等“外援”進行勘探,卻忽略了煤層氣開發是一個系統工程。“如果‘外援’與老板員工之間意見相左,就會導致開發思路不清晰,可能出現一味省錢而質量無法保證的情況,得不償失。”上述業內人士說。
與此同時,政府角色應當從下達任務和命令向扶持和幫助企業轉變,應充分考慮不同類型和規模企業的不同情況給予指導和便利。“產氣量和技術創新研究不是對等掛鉤關系,對于煤層氣的開采,不論政府還是企業不能急功近利,要給予創新更多的時間。”張遂安說。
“我們創新需要基礎性研究機構,同時切記片面追求實際。應該鼓勵那些不具備煤層氣等非常規天然氣資源勘探開發人才隊伍的礦權人,采用項目技術托管或者項目整體托管的方式進行運作。這樣就可以通過有技術、懂管理的平臺,實行一站式和一體化的服務,保證礦業權的勘探順利開展。同時,建議將企業的研究機構收回,委托專業機構研究技術戰略,反饋回企業,進而轉化為生產力。”張遂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