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全國多地復工第一日,浙江省發改委、能源局發布《2020年浙江省能源領域體制改革工作要點》(以下簡稱《工作要點》),透露出推進浙江省級管網改革的信號。
《工作要點》提出,2020年浙江將加快推進天然氣體制改革,重組合并浙江浙能天然氣管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能管網公司”)和浙江省天然氣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江省天然氣公司”),制定省管網公司以市場化方式融入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公司的方案,組建央企、地方國資和各類社會資本參與的混合所有制浙江省管網公司。
根據《工作要點》,新的管網公司組建將分為三步走,重組、混改與公平開放。《工作要點》還提到,重組成立的浙江省管網公司將“打破省級管網統購統銷,實行管輸和銷售業務分離,省級管網和LNG接收站等天然氣基礎設施向所有市場主體公平開放”。如若上述方案按計劃執行,浙江省天然氣管網運營主體將發生蛻變。
據eo了解,浙江省管網公司的重組目前尚未進入實際操作層面,未來走向仍充滿未知。
重組整合省內“南北網”,成立新省管網公司
伴隨著2019年12月國家管網公司的成立,全國各地的省級管網歸屬備受關注,其中,以“統購統銷”模式為代表的浙江省級天然氣管網走向尤受關注。此次浙江省提出的重組省內兩大天然氣管道公司,以及以市場化方式融入國家管網公司,可以說是浙江在新形勢下,為保全省內“一張網”進行的頑強探索。
浙能管網公司和浙江省天然氣公司分別是浙江能源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在浙江省內,過去多以“南北網”來代稱它們。浙江能源天然氣集團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浙江省能源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其定位為浙江省能源集團天然氣主業資產整體運營平臺,主要從事省級天然氣管網、液化天然氣(LNG)接收站、城市燃氣、加氣站等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運營維護以及天然氣購銷和交易等業務。
“北網”浙江省天然氣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浙江省政府授權特許從事全省天然氣建設和經營的企業,集天然氣管輸和銷售業務為一體,既負責浙江全省的天然氣建設與經營,又承擔了省內天然氣管網的統一投資、建設、經營和管理任務。浙江省天然氣開發有限公司的股東除浙江能源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控股40%)外,還包括中海石油氣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股比30%)和中國石化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股比30%)。
浙江省能源集團發布的浙江省天然氣開發公司天然氣管網設施公開信息顯示,浙江省天然氣開發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管道包括杭湖線、杭甬線、杭嘉線、寧波LNG配套管線、西二線配套管線、甬臺溫輸氣管線等。公開信息顯示,浙江省天然氣開發公司目前已經建設投運省級天然氣管網超過1800公里,累計購銷管道天然氣超700億立方米,年營業收入約240億元。
相比于占據著經濟發達的浙江中北部地區市場的“北網”,“南網”浙能天然氣管網公司成立之初,更多的是承擔普遍服務職責。工商信息顯示,浙能管網公司成立于2011年9月,2018年10月8日完成工商信息的名稱變更,更名前為浙江金衢麗天然氣有限公司。公開信息顯示,浙能管網公司前期主要負責浙江省金華、衢州、麗水等經濟相對欠發達地區的天然氣長輸管道建設、運行,其投資建設的天然氣管道包括金麗溫輸氣管道及金麗溫管道配套的金衢段管道。據悉,近幾年來,浙能管網公司還承擔了浙江省天然氣“縣縣通”工程和省內管網的互聯互通等工作。
不同于購輸銷一體的“北網”浙江省天然氣公司,“南網”浙能管網公司是真正意義的管道公司,僅從事天然氣管道的投資與建設。
有熟悉浙江天然氣市場的人士告訴eo,盡管上述兩大管道公司股權、分工差異較大,但在實際運營中基本遵循“一套人馬、兩塊牌子”。近幾年來,隨著浙江省內天然氣“一張網”的建成,且浙江省內天然氣門站實行“同網同價”,“南北”之分逐漸淡化。
按照計劃,重組成立的新浙江省管網公司還將通過混改引資的方式,引入其它各類資本,形成央企、地方國資和各類社會資本參與的混合所有制省級管網公司,從而達到以市場化方式融入國家管網公司的目的。從有限的信息來看,新公司的重組能否成功、重組完成后的控股權是保留在浙江還是轉移到國家油氣管網公司,仍充滿不確定性。
放棄“統購統銷”,求存省內“一張網”
2004年西氣東輸一線的投產,開啟了浙江省天然氣利用市場新紀元,也啟動了“統購統銷”這一極具特點的運營模式。伴隨著新一輪油氣體制改革,特別是油氣管網運營機制改革的落地,這種運營模式將可能于今年按下“終止鍵”。
2020年浙江省能源領域體制改革工作要點明確提出,要打破省級管網“統購統銷”,實行管輸和銷售業務分離,同時推進省級管網和LNG接收站等天然氣基礎設施向所有市場主體公平開放。
十余年的運營經驗表明,“統購統銷”模式的“優缺點”都十分明顯。它較好地兼顧了天然氣地區之間的均衡發展及普遍服務,但作為上游氣源與用戶之間的“中間環節”,“統購統銷”造成了難以引進上游氣源,下游主體又缺乏選擇的雙向尷尬。與此同時,作為全省唯一的供應主體,浙江省天然氣公司集全省保供壓力于一身,但苦于手中沒“氣”,保供任務日漸艱巨。
而今國家油氣管網公司已經掛牌,獨立運行在即。浙江省天然氣公司控股股東中海油、中石化共計持有的60%股權,極有可能劃轉給國家管網公司。屆時,國家管網公司將成為浙江省天然氣公司的控股股東。若“北網”被“拿走”,市場條件欠佳的“南網”將面臨更大的經營壓力,浙江打造10余年的全省“一張網”也將戛然而止。
2019年初,浙江省就開始醞釀天然氣體制改革方案。公開信息顯示,2019年10月,在國家油氣管網公司掛牌成立2個月前,浙江省政府辦公廳就印發了《浙江省天然氣體制改革方案》,“搶跑”意味明顯。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浙江搶跑管網體制改革,重組省內兩大管網公司的目的就是避免省內“一張網”的格局被沖破。通過省內重組,盡量保存“一張網”,是浙江此輪管網改革的主要意圖。
同時,為了順應“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改革方向,浙江省天然氣體制改革也將實行管輸和銷售業務分離,管道公平開放。
浙江省能源體制改革重點明確提出,到2020年初步形成“網絡化、縣縣通,多氣源、少層級,管中間、放兩頭”符合浙江實際的天然氣新體制。當前,浙江省“多個氣源接入省級一張網,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平衡、統一調度、統一市場、統一價格”(簡稱“多氣源、一張網、六統一”)的天然氣運營模式即將走到終點。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浙江省天然氣體制改革的總體思路與國家油氣體制改革的思路幾乎完全一致。通過管住中間環節的省級管網,放開上游氣源供應與下游配售市場,從而形成省內“X+1+X”的市場格局。
不過,由于新成立的國家管網公司資產劃撥尚未完成,省級管網的未來走向不明。擬通過重組省內管網,并以市場化形式融入國家管網公司的計劃,更多的是浙江的“主動出擊”。
浙江省網整合能否突破?尚不確定
由于國家管網公司尚未完全落地,省級管網的改革走向尚不明朗,大多省份仍“靜觀其變”。但仍不乏一些地方走在前面,如陜西重組了延長石油和陜西燃氣集團,將“統購統銷”的省管網公司與油氣生產公司合二為一。
實行省管網“代輸”模式的廣東,當前尚未有明顯的改革舉措。不過,廣東省內的多位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目前已經明確,三大石油公司持有的廣東省天然氣管網公司股權(合計72%)將劃歸國家管網公司,省管網成為國家管網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或許只是時間問題。
而浙江率先全面啟動地方天然氣體制改革,可見其迫切性。
除了改革省級管網管理體制,推進管銷分離,浙江還擬對省內天然氣價格、城鎮燃氣、LNG接收站的建設等進行全方面改革。
價格改革方面,浙江省計劃在管網體制改革過渡期實行政府主導的價格聯動機制,綜合考慮周邊省市價格、企業經營和管輸成本等因素,按淡旺兩季確定城市門站價格,結合配氣成本核定終端最高價格。待浙江省管網實現管銷分離后,將繼續探索推進購氣、用氣價格完全市場化。
城鎮燃氣方面,浙江計劃推動省級管網到終端用戶之間的配氣層級和供氣環節扁平化改革。浙江發改委明確提出將出臺《浙江省管道燃氣特許經營評估管理辦法》,并要求各市制訂本行政區域城鎮燃氣扁平化和規模化改革方案。
此外,還計劃進一步放開LNG接收站建設市場,允許各類資本參與省內LNG接收站的投資建設。
有分析認為,從國家管網的資產劃撥來看,浙江融入國家管網公司已是定勢,與浙江擬推動重組整合的新省級管網并無直接關聯。如若順利重組,新浙江管網公司是成為國家管網公司還是浙江能源集團的控股公司,充滿了不確定性。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控股權將最大程度決定省級管網調度權的歸屬。”
一位從事天然氣調度的人士解釋,天然氣調度權就是受管網公司委托,將天然氣從一端輸入,另一端輸出的生產指揮權。管網調度的顆粒度包括年計劃、月計劃、周計劃及日常的調度計劃。未來,國家管網與浙江省管網的調度職責邊界如何確定尚不清楚。
對于地方政府而言,不管省級管網的控股權發生怎樣的變化,如果能保留一定的管網調度權則意味著地方在省內資源調配、天然氣保供等方面能夠發揮更大的主動性。
中石油天然氣銷售分公司生產運行部高級工程師姜勇認為,如果各地省網公司仍保留調度權,那么國家管網公司在最后一公里仍將可能受阻,這與全國“一張網”統一調配的愿景背道而馳。
不過,有業內人士分析判斷,浙江預籌備重組省內兩大管網公司順利推進的可能性極小,因為當前國家管網公司整合中涉及的三大石油公司相關資產、人事均已經凍結。“能否推進重組,還是要看國家管網公司的意見,除非浙江省天然氣公司的公司章程另有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