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性技術將引發能源革命性變革。本文在分析顛覆性技術概念與特點的基礎上,系統歸納總結了國內外能源顛覆性技術的發展現狀,并從認識、制度、技術與措施等方面提出我國推動能源顛覆性技術發展的對策。
能源事關國家安全、社會經濟發展全局和民生福祉。能源科技飛速發展正在影響著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而多領域、多學科交叉融合而生的能源顛覆性技術(destructive technology)的作用尤為突出,具有巨大經濟潛力,對未來產業發展、商業模式、工作類型和生活方式乃至國家競爭力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2013年5月,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發布的12項顛覆性技術研究報告顯示:到2025年,這些技術對全球經濟的直接影響將達到14萬億~33萬億美元,其中自動駕駛轎車和卡車達2000億~19000億美元,可挽救3萬~15萬人的生命;儲能技術達900億~6350億美元;頁巖氣和輕質致密油等先進油氣勘探開采達950億~4600億美元;可再生能源達1650億~2750億美元,每年可減少碳排放10億~12億噸。2014年清華大學何建坤教授指出:“未來氫能作為無污染優質二次能源滲透到經濟社會各個領域中時,其顛覆性技術的創新以及新型能源體系基礎設施運行方式和管理制度的演變,都將會導致經濟運營方式和社會生活方式的革命性變革,但具體的表現形式和特征僅憑今天的認知則很難想象和預見。”
我國決策層對顛覆性技術高度重視,2016年國務院發布的《“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對發展“顛覆性技術”做出了部署,明確提出要在信息、制造、生物、新材料、能源等領域,特別是交叉融合的方向,加快部署一批具有重大影響、能夠改變或部分改變科技、經濟、社會、生態格局的顛覆性技術研究,力求使我國在新一輪產業變革中贏得競爭優勢??梢?,能源顛覆性技術對于推動我國能源革命、建設能源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既是難得的發展機遇,也將會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因此,為了更好地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有必要系統梳理顛覆性技術,明確其內涵與特點,系統分析能源顛覆性技術的發展現狀,結合我國能源發展實際,提出推動能源顛覆性技術發展的對策建議。
1、顛覆性技術
顛覆性技術的概念是1995年由美國哈佛商學院克萊頓·克里斯滕森(Christensen C M)教授在《顛覆性技術:抓住下一波浪潮》中基于商業創新背景提出的,隨后其又在《創新者的困境:當新技術造成大公司破產》中進行了較為系統的闡述,顛覆性技術開始時往往從低端或邊緣市場切入,以簡單、方便、便宜為特點,隨著性能與功能的不斷完善,最終開辟新市場,取代已有技術,形成自身的新技術體系。2003年克萊頓·克里斯滕森教授在《創新者方案:創造并持續成功增長》中使用“顛覆性創新”替代“顛覆性技術”,強調技術的“顛覆性效應”。我國學者王志勇等認為,從技術屬性講,顛覆性技術可以是基于新概念、新原理的原始創新技術,可以是支撐裝備創新的新的使能技術,也可以是多項技術交叉融合產生的新技術;從潛在應用效果看,顛覆性技術或能大幅提升現有武器裝備作戰效能,或能催生新型武器裝備、形成新的作戰能力,甚至可以開辟一個全新軍事應用領域。蔡玨認為,要不斷豐富戰爭勝負要素,展現顛覆性技術的基礎性、替代性、前沿性、對抗性及時效性的基本特征。
筆者認為,系統性、交叉性、融合性應該也是顛覆性技術的重要特點。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顛覆性技術逐步向縱深發展,體現了技術鏈、創新鏈與產業鏈的融合發展。以氫能技術為例,研發氫能技術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從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成果轉移轉化到產品商品化等創新鏈來看,涉及數學、物理學、化學、材料學、生物學、能源科學、社會科學、系統科學等眾多學科的交叉融合;從制氫、輸氫、儲氫、用氫等產業鏈角度看,涉及工程設計、運輸、基礎設施、商業模式等多領域知識與技能??梢姡嵏残约夹g不會憑空產生,而是跨學科、跨領域知識與技術的不斷交融、相互激蕩的結果,既可以是基本原理上的重大突破,也可以是現有技術基礎上的集成創新,是創新集成的必然結果,是知識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市場創新等創新子系統相互交織、主動優化組合的動態過程。因此,顛覆性技術具有系統性、前瞻性、替代性、突變性、不確定性、時效性、交叉性和融合性等特點(見圖1),將重塑未來人類生產與生活,對未來技術結構變化、產業變遷、經濟與社會發展產生顛覆性影響。
2、能源顛覆性技術發展現狀
顛覆性技術并不神秘, 開始時可能是少數人的自由探索,需要經歷多次探索失敗,但是有時會產生新的學科,在學科的交叉滲透中會產生全新動力。顛覆性技術不僅需要源頭創新,而且需要持續不斷的眾多小創新,更需要知識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等子系統的創新集成,或許這正是顛覆性技術創新的魅力所在。為了系統、全面地反映能源顛覆性技術的發展狀況,筆者在系統分析現有文獻的基礎上,從提出時間、出處、技術名稱、技術進展、存在問題等方面對已有的、與能源有關的顛覆性技術進行簡要的歸類分析(見表1)。
由表1可見,能源顛覆性技術主要體現在如下6個方面。
一是傳統化石能源的顛覆性技術。煤炭的清潔利用及非常規油氣的勘探開發都需要顛覆性技術的有力支撐。煤炭的氣化、液化,天然氣水合物與頁巖油氣的勘探開發等,都可以認為是對傳統化石能源的顛覆,體現了技術的先進性、可行性、低碳性與綠色化的發展方向。目前存在科學、技術產業化等問題亟待解決。欲從基礎研究、先進材料、關鍵工藝(設備)、水平多分支井、水力壓裂技術等方面實現關鍵性突破,就需要不斷探索激發創新主體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的長效機制及產業化模式,這樣才能推動傳統化石能源革命。
二是可再生能源的顛覆性技術。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已由目前的替代能源逐步上升為主體能源,智能風機、太陽能燃料、量子光電池、天基太陽能、斯特林發動機、干熱巖等顛覆性技術提供了有效支撐。目前存在成本高、關鍵材料與技術欠缺、產業化及模式待突破等問題。要在可再生能源基本原理、關鍵材料、核心設備與工藝、產業化模式等方面實現顛覆性突破,就需要與大數據、云計算、能源互聯網、儲能技術等深度融合,催生顛覆性可再生能源技術。
三是先進核能的顛覆性技術。先進核能作為未來的主導能源,日益受到國內外的廣泛關注與重視,其顛覆性技術主要包括安全、高效、低排放的三代核電與四代核電、小型模塊化反應堆、先進乏燃料處理及循環利用、可控核聚變試驗堆、核聚變發動機等。目前先進核能顛覆性技術在基礎研究、關鍵材料、應用開發與示范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突破與進展,但在重大原理、關鍵材料、技術工藝與方法、成本控制等方面亟待突破。未來先進核能技術在重大原理、關鍵技術、核心裝備等方面的進一步發展將有可能使其成為推動能源革命的重要抓手。
四是氫能與燃料電池。氫能與燃料電池是未來實現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顛覆性技術。美國、日本、德國及我國等主要國家都對氫能與燃料電池進行重點部署與推動。目前主要國家已經在關鍵材料、重要工藝與裝備、大規模制氫、分布式制氫、加氫站、燃料電池等方面實現了一定的突破,具有一定的市場、技術與人才基礎。但在科學原理、核心技術、降低成本、推動產業化等方面亟待新突破。這是未來能源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
五是先進儲能技術。先進儲能技術作為能源、新材料與先進制造等跨學科交叉的顛覆性技術,是實現智慧能源網絡、應對氣候變化、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支撐。美國、歐盟、英國、日本及我國等均已進行了系統部署,在新原理研發與驗證、關鍵工藝與設備、示范與應用等方面取得了突破與進展,但在降低成本、大規模產業化應用等方面還需進一步努力,才能加快推動未來智慧社會的建設。
六是先進節能技術。先進節能作為能源開源節流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基礎原理、關鍵設計、工業節能核心設備、小型化發電機及終極節能設備等,其顛覆性技術的影響不容忽視。美國、日本等均已進行相關部署,并取得一定成效,我國一直重視節能技術,并把其作為實現能源革命的重要途徑。目前節能顛覆性技術存在亟需研發核心設備、降低成本及產業化等問題,未來重點關注節能的技術經濟性,不斷降低節能成本,加大節能示范與推廣應用。
總之,上述6類能源顛覆性技術盡管涵蓋的領域不同,技術特點各異,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技術進展,但還存在需要研發核心技術(設備)、降低成本、實現產業化等問題,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都將對能源發展、社會經濟進步及生態文明建設等產生顛覆性影響,而且隨著信息技術、能源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能源革命的不斷推進,未來將不斷涌現新的顛覆性能源技術,不斷創造能源新需求、新產品、新業態,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前所未有的驅動力,推動經濟格局和產業形態深刻調整,形成能源創新重塑產業變革、產業變革促進能源革命的良性互動格局。
3、推動我國能源顛覆性技術發展的對策
發展能源顛覆性技術涉及科技、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從來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風順的,往往受制于當時的科技進步、經濟發展與社會環境。因此,有效推動我國能源顛覆性技術發展必須從制約能源顛覆性技術發展的認識、制度、技術與措施等方面著手,才能推動能源顛覆性技術發展。
首先,正確認識能源顛覆性技術是推動其健康持續發展的前提。觀念是行為的先導,為此對發展能源顛覆性技術主要應把握好以下4點:一是對能源顛覆性技術的認識要客觀、系統、全面,不能過于炒作能源顛覆性技術的概念而忽視技術創新的內在規律性、關聯性、復雜性與不確定性。二是正確看待能源顛覆性技術的作用,它是推動能源革命與產業變革的重要力量,將重塑未來能源與產業結構,引領創新型經濟,變革軍民融合方式,普惠民生福祉。三是注重利用系統的全生命周期觀,全面看待能源顛覆性技術。能源顛覆性技術始于新的創意,貫穿于能源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小試、中試、示范到推廣應用等創新鏈的全過程,終于價值鏈的增值實現,在突出重視關鍵環節與重點的同時,不能忽視全產業鏈的協同配合與統籌推進。四是要注重創新集成。能源顛覆性技術是一個動態開放的創新系統,涉及政府、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等不同創新主體,以及風險投資、技術服務機構等服務支撐系統,推動能源顛覆性技術發展需要兼顧各參與主體的權利與責任,做到責權利的有機統一,加大能源顛覆性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市場創新等不同創新之間的創新集成,以實現更好的創新成效。
其次,構建完善的制度體系是推動能源顛覆性技術發展的根本保障。沒有良好的科技創新制度,顛覆性技術就失去了成長的環境與空間,因為“顛覆性技術是技術創新同管理創新、制度創新的組合融合,可以較好地發揮顛覆性技術的革命性、引領性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堅持把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作為創新發展的根本動力,不斷進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目前,我國已形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技術創新引導專項(基金)以及基地和人才專項等新五類科研計劃體系,先后在創新型人才培養、科研經費管理、科技成果評價及技術轉移轉化等方面出臺一系列舉措,制度安排上逐步建立了以政府為引導、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一體化的技術創新體系,為能源顛覆性技術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礎。下一步,要充分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的總體部署,一是需要進一步完善創新治理體系。從國家層面來說,不僅要從基礎教育方面培育人的創新精神,而且配套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建設也須與技術的發展齊頭并進,為顛覆性技術的發展保駕護航。二是進一步細化與落實科技創新的制度安排,做好“看得見”的政府之手與“看不見”的市場之手之間的有效協同,加強中央、部、省與市等各級政府之間的協同配合,建立與完善部際協調、省部會商、省市地協同發展的動態新機制。三是研究制定能源顛覆性技術規劃。規劃作為頂層設計有利于指導能源顛覆性技術未來走向。在總結研究已有能源相關規劃成果基礎上,根據新情況、新變化與新趨勢,研究制定“十四五”能源顛覆性技術發展專項規劃,明確能源顛覆性技術發展的原則、思路與技術路線圖,推動制度的有效落實??傊?,大膽進行制度創新,以體制機制的創新推動能源顛覆性技術的綠色、健康、可持續發展。
第三,加大研發力度是促進能源顛覆性技術發展的關鍵。主要構建能源顛覆性技術新型研發體系,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是加大能源顛覆性技術的基礎研究。建議以能源顛覆性技術國家實驗室建設為契機,聯合重點科研院所、領軍型企業構筑國家能源基礎研究的戰略力量。建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積極設立能源顛覆性技術研發方向,重點探索能源顛覆性技術的新概念、新思想的可行性;建議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與重點研發計劃針對不同能源專項領域,設立符合其特點的能源顛覆性技術基礎研發課題,重點突破能源顛覆性技術的新觀點、新原理,創建新的能源顛覆性技術知識創新體系。二是加大能源顛覆性技術的共性技術與應用技術研究。建議創建能源顛覆性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圍繞能源顛覆性技術的共性、關鍵、核心技術,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共同參與、協同攻關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與技術創新引導專項(基金)圍繞能源顛覆性重大共性關鍵技術與應用技術,設立一批瞄準清潔煤、非常規油氣、可再生能源、核能、儲能等領域的重點研發項目,組織產學研優勢力量協同攻關能源顛覆性技術的重大、核心、關鍵科技問題,突破能源顛覆性技術應用的瓶頸制約。三是加大能源顛覆性技術的示范基地建設。以推動落實《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2016—2030年)》為契機,整合能源領域已有基地與平臺,支持地方政府結合當地產業發展與重大社會需求,構建一批能源顛覆性技術的中試基地與示范區,加快能源顛覆性技術的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與產業化,加速其對社會經濟發展的顛覆性作用。
第四,多措并舉是加快能源顛覆性技術發展的必要條件。一是建立與完善推動能源顛覆性技術發展的政策體系。制定與完善能源顛覆性技術研發設備加速折舊、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專利資押貸款、創新券、首臺套新產品政府采購等細化措施,形成配套的政策體系。二是建議設立能源顛覆性技術發展引導基金。引導基金以國家財政資金為引導,領軍性企業為主體,社會資金廣泛參與,構建理事會、咨詢委員會、執行委員會的治理體系,采用“公正公平、公開競爭、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新機制,探索形成市場化運作新模式,引領能源顛覆性技術發展。三是實施能源顛覆性技術人才專項。支持科研院所與創新型企業根據能源顛覆性技術研發需要,從國內外引進行業領軍人才,或與國內外相關機構聯合培育創新型人才,打造能源顛覆性技術人才高地,支撐能源顛覆性技術發展。四是獎勵能源顛覆性技術成果。為推動能源顛覆性技術發展,建議國家科技獎勵向能源顛覆性技術傾斜,鼓勵行業協會/學會設立能源顛覆性技術成果獎,獎勵在能源顛覆性技術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及重大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與個人,引導社會多出成果、出好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