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石油公司(BP)表示,到2030年該公司將削減40%的石油和天然氣產量,這是英國石油公司(BP)低碳運營的關鍵舉措。但很多人會疑惑,為什么天然氣也開始大幅度削減,畢竟天然氣是目前化石燃料過渡到未來可再生能源之間的“橋梁”。
盡管天然氣的碳排放要低得多,但是基礎不穩固、構建能源政策的許多趨勢都在威脅著天然氣。
歐盟綠色新政可能就是最好的例子,證明了這些趨勢的存在及這些趨勢在未來對諸如天然氣等化石能源需求有怎樣的影響。
從該協議可以看出其野心不小,想要到2030年將碳排放從1990年水平降低50%到55%,到2050年降低100%。據Massimo Di Odoardo領導的Wood Mackenzie分析師分析,該協議會造成45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需求損失,或者說是到2040年從目前的年需求減少12%,目前,歐洲消耗天然氣約5000億立方米。
分析機構Wood Mac董事長兼首席分析師Simon Flowers指出,這一數字已低于歐洲大陸出現在十年前的天然氣需求高峰,那時天然氣需求要比現在高出10%。
不過,也有一些好消息:多虧了國際海事組織的新排放法規,海上運輸會創造新的天然氣需求,而陸上運輸的公共交通也從使用油衍生燃料轉而使用壓縮天然氣。
但歐洲正在建造一個新的液化天然氣的進口碼頭。
歐洲計劃增加其能源進口以使其天然氣供應多樣化。歐洲最大的經濟體——德國,正全力完成北溪二號管道的建設,該項目會讓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的出口翻倍,而該計劃也尤其有利于滿足德國能源需求。
因此,歐洲似乎正在為更高的天然氣需求做準備,而不是在防備需求降低。
盡管歐洲天然氣需求的增加可能是真的,但他們也正準備在清潔氫氣能源生產上領軍全球,讓清潔能源替代化石能源。
清潔的氫能是通過電能進行電解生產的,而此處電能是用風能或太陽能等可再生資源生產的。
歐洲的計劃很有抱負:歐盟計劃在短短的四年內,從目前清潔氫能電解能力的1GW提升到6GW,到2030年提升至40GW,這意味著年產量1000萬公噸。
換句話說,無論歐洲天然氣需求增長的可能性有多大,最終都會是有限的。
但有亞洲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增長動力在,誰還管歐洲如何。
根據Wood Mac的數據,亞洲進口了相當于3400億立方米天然氣的液化天然氣,而該進口額在2040年將翻一倍。毫無疑問,這對于天然氣出口商來說是個好消息。
然而還有下文。
Wood Mac的弗勞爾斯(Flowers)寫道,“發展中的亞洲市場潛力巨大,但遠不能保證天然氣市場狀況也同樣樂觀,亞洲許多國家基礎建設不完善,天然氣的購買力也是問題,因為在這些國家,進口天然氣必須與國內煤礦進行競爭。”
印度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印度天然氣的市場份額僅占6%,遠低于政府設定的15%,他們的天然氣市場正努力與煤礦產業和迅速推廣的可再生能源競爭。
有趣的是,很可能是由于上述原因,根據BP最新的《世界能源統計評論》,去年亞洲不是天然氣需求最大的增長地區。取而代之的是美國,其需求增長了270億立方米。而去年亞洲的天然氣需求增長額是240億立方米。
英國石油公司(BP)在報告中指出,2019年全球天然氣需求總增長弱于過去十年平均水平,遠低于去年的增長率。
今年新冠狀病毒大流行,人們都在猜測天然氣需求將受到多大損害。長遠來看,美國能否繼續支撐天然氣需求穩定增長?未來幾年,隨著市場被諸如太陽能之類的具有競爭性質的科技所滲透,天然氣需求會越來越疲軟。
據美國能源情報署數據,2021年,美國商業和住宅天然氣消耗量會緩慢上升1.6%。然而,由于新冠狀病毒和封鎖措施,今年的天然氣消耗量比2019年下降了6.8%。
注意
所有主要市場中天然氣需求的增長都遭受著威脅。這些威脅不會讓天然氣生產者們栽跟頭,至少不會一次性全倒下。但它們是一種隱患,會數年、甚至數十年漸漸地對天然氣需求造成壓力。
除了又一波新冠狀病毒可能導致新一輪封鎖以外,全球天然氣面臨的威脅并不迫在眉睫。
但天然氣生產者們需牢記:
危險一直存在。替代能源變得越來越便宜是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