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新聞行動·央企責任擔當·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守護母親河建設幸福河
8月19日,地處黃河流域腹地的長慶安塞油田以高分順利通過國家綠色礦山創建評估驗收。負責安塞油田生產開發的采油一廠每年投入數千萬元,用于恢復植被、美化油區生態環境,數百座井站變成了開門見綠、花果飄香的風景線。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中華文明的搖籃。“黃河寧,天下平”,黃河流域既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和重要的經濟帶,也是油氣資源的富集區、生產區。中國石油上中下游有數十家企業扎根黃河流域,守護黃河流域,為社會經濟發展“加油鼓氣”。
從青海源頭綠意盎然的井場,到中游黃土梁峁間的花園式煉廠,再到下游齊魯大地的綠色油站,黃河兩岸的中國石油企業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守生態環境底線,助力抓好大保護,推進大治理,助推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積極為母親河的瀾安景美貢獻力量。
清潔生產油氣生產進展到哪里綠色就延伸到哪里
8月16日,在青海油田澀北氣田井場,一層可回收防滲地膜上,穿著紅裝的修井工人正在忙碌作業,滴落的原油都留在了防滲地膜上。“每一袋油泥都有責任人簽字跟蹤,直至送交處理廠。”在一旁監督運送的作業區安全環保經理說。
在青海油田,油泥砂是最大的污染源。2015年以來,青海油田引進數座處理廠,并研發應用微生物處理技術,累計處理油泥砂超過10萬噸,堅持不讓一滴油污染高原土壤,在黃河的源頭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
隨著沿岸社會經濟加速發展,環境承載力弱的黃河流域環保問題日益突出。中國石油人把環保和生產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堅持生態優先、清潔生產,全面排查整改環境污染隱患,圍繞藍天、碧水、凈土的目標部署污染防治工程。通過凈化、減排、降噪等多種方式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努力實現“氣不上天、油不落地、水不外排、聲不擾民”。
油氣勘探開發涉及區域廣,環境復雜多樣。抓好治污減排凸顯了石油人環保管理的智慧。長慶油田作業區域橫跨陜、甘、寧、內蒙古、晉五省區,與幾萬口井、上萬座井站和2000公里長輸管道共存的,是黃河流域42條干支流、10個水源保護區、6個自然保護區和1個林場。長慶油田堅持“油氣開發進展到哪里,綠色就延伸到哪里”,統籌油氣生產與環境保護,探索出“開發—環保—減排”的新模式,實現了油氣資源綠色開發。
近年來,長慶油田先后投入數億元資金,對2000多口廢棄井實施了徹底封堵,消除了污染源;進購數百臺設備,將每天1億立方米的采出水100%精細凈化、100%科學回注;大力開展油區燃氣改造工程,年回收伴生氣10億立方米,減排二氧化硫3500噸。井場上“采油不見油,天藍水凈空氣好”。
煉油化工企業工藝裝置多,環保要求高。石油人以最嚴環保標準自我加壓,不斷逼近“零污染、零排放”的目標,大河岸邊矗立著一座座花園式煉廠。
不許銀河霄漢流,人工引落到蘭州。蘭州石化積極開展廢氣、廢水、固廢治理攻關,一大批治污減排項目建成投運,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呈逐年下降趨勢,今年上半年固廢總量比去年下降六成。
千折萬轉上河套,綠水彎彎澤沃野。寧夏石化5年累計投入近8億元,有序實施煉油污水升級改造、硫黃回收、廢氣管控等污染治理及節能減排項目,將生產中的廢渣、廢水、廢氣進行無害化處理,滿足國家對環保指標的新要求。
表里河山奪隘出,一路奔騰到關中。作為關中地區最大的石油化工企業,長慶石化堅持“有效投入、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高效益”的綠色發展理念,近3年,先后投資15億元,實施160余項環保技術改造和質量升級,廢氣排放減少了80%以上,成為城市“綠色工廠”的典范。
成品油銷售企業融入居民生活和城市環境,社會影響力大。從黃河源頭到入海口,青海、甘肅、陜西、河南、山東等地銷售企業加強儲油罐防滲漏改造、一二三次油氣回收、燃煤燃油鍋爐改造,邀請第三方環境檢測評價,并接受公眾環境監督。通過各銷售企業升級改造的不懈努力,目前,黃河流域中國石油加油站全部實現全密閉運、銷、存管理,具備大氣零排放、土壤、地下水零污染的能力,在當前汛期中確保了零環境事故發生。
生態呵護像照顧孩子一樣照顧好每棵樹
毛烏素沙漠,位于黃河“幾字彎”的中央,是我國陸上最大整裝氣田蘇里格氣田所在地。近年來,昔日黃沙漫天的不毛之地已成為各種野生動物棲息的樂園。今年5月,200多只蓑雨鶴來到沙漠的草甸。而不遠處,長慶油田蘇南氣田黃色的采氣管線蜿蜒向前。
5月正是氣田開發的黃金季節。為保護蓑雨鶴棲息地,長慶油田連續9年調整氣井部署,盡量避開濕地或植被生長較好的地帶,已先后避讓井叢12個,涉及100余口氣井。“不只是鳥類,大氣、地下水、地表植被……我們都精心呵護。”長慶油田蘇南公司副經理馮寧軍說。
黃河流域既有千里沃野,又有沙漠浩瀚、草原廣布。尤其是一些區域,油氣資源豐富,但環境艱苦,植被成活率低。黃河流域的中國石油企業堅持生態優先,積極做好水土保護、植被恢復,大力提升生態環境,實現生產體系與生態系統和諧共融。
在蘇南氣田,石油人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在隴東地區,為了呵護自然保護區和水源地,長慶油田一次性關掉了400余口油水井,共減少原油產量近4萬噸,減少經濟產值超億元。
除了關井退出,還有繞道而行。在西氣東輸管線建設中,為了避開沙坡頭國家自然保護區,西氣東輸公司改變設計線路,還增加了黃河跨越工程項目,最大限度減少對防沙植被的損壞,不僅施工難度加大,而且投資增加了數千萬元。
有人問,為了幾棵樹這樣損失值不值得。承建工程的管道一公司員工堅定表示:“種活一棵樹太難了。要是破壞了,那才是大損失。要像照顧孩子一樣照顧好每棵樹。”
水資源是黃河生態最大的剛性約束。中國石油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提升水資源集約綜合利用,做好“水文章”。
頭枕黃河,蘭州石化升級改造煉油、化工污水處理裝置,建成投用1080噸/時煉油污水深度處理回用裝置,將廢水回用于鍋爐補水,每年減少水耗500萬噸。腳踏黃土,慶陽石化把廢水當產品來管理,在全公司建立清污分流系統及管網,將回收來的廢水處理后回用到循環水場、廠區綠地澆灑等各方面,回用率超過80%。背靠渭水,寶石機械20年如一日高標準處理廢水,累計超過80萬立方米,處理后的廢水用于園林綠化、道路清洗,實現零污染事故。
“一碗河水半碗沙”,黃河水少沙多治理難。除了節水外,中國石油各企業大力開展造林綠化工作,為防沙治沙貢獻石油力量。
建一個油田,美一方山川;建一座工廠,留一片綠色。長慶油田開展百萬畝碳匯林建設,每年新增綠地300萬平方米以上,目前已經建成“中國石油長慶林”、教子川流域“長慶碳匯林”等生態環保林達70多萬畝。青海油田逐年實施“退草還林”計劃,把草坪改為種植樹木,植樹超10萬株,昔日寸草不生的英雄嶺上綠樹成蔭。寧夏石化堅持生態綠化與生產裝置同時建設,30多年在戈壁荒灘上建成了4000畝的塞上森林。
產業助力要讓黃河美更要讓百姓日子美
堅守生態環境保護的紅線,并不等于不要發展。黃河流域有生態涵養區,有農業產糧區,有城市群,還有待脫貧的地區。在做好清潔生產、保護生態環境同時,黃河沿岸的中國石油企業也結合地域生態特點,積極行動助力地方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中國石油不少綠色環保工程,本身也是民生工程,不僅護一片水土還能造福一方百姓。在內蒙古烏審旗草原生態保護區,川慶鉆探推進鉆機“電代油”,架設供電線路27條,減少二氧化碳等各類有害氣體排放的同時,還為當地村民創造了400多個工程項目就業機會。電網惠及沿線12個行政村200多戶村民,改善了偏遠地區用電條件。
作為國內最大的油氣生產供應企業,中國石油在黃河流域的各企業加大清潔能源生產力度,持續推進產品質量升級,以優質清潔的能源產品為區域經濟社會轉型發展“添能加油”。
加快油品升級。黃河流域的各煉化企業不斷探索新技術、新手段,加快汽柴油質量升級換代,升級高清潔航煤產品。各銷售企業按期完成國Ⅵ標準汽、柴油置換,推進油品質量升級,有效減少地區汽車尾氣有害物質排放。
加大天然氣供應力度。巍巍祁連山,昆侖能源在甘肅耕耘10余年,1600公里河西走廊進入“藍金”時代,蘭州氣化率更是超過90%,密布的城市管線點亮了金城的云端。浩浩汾河水,煤層氣公司持續加大煤層氣勘探開發,堅持“氣化當地”,為山西省這個煤炭大省累計供氣94億立方米,為改善區域空氣質量提供了堅實保障。
在黃河流域一些貧困地區,中國石油因地制宜開展扶貧項目,助力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在河南省臺前縣、范縣,中國石油投入扶貧資金6000余萬元,重點解決當地群眾就醫、飲水、出行、上學等方面的難題,直接受益群眾20多萬人。同時,河南銷售以傳承黃河文化為主脈,在保護原有村落生態的情況下,打造特色民宿、荷花小鎮,走出了一條革命老區“特色生態游”的致富路。
滔滔大河,蜿蜒九曲。守護母親河,中國石油人矢志不移;建設幸福河,中國石油人篤定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