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效果圖。北京市發改委供圖
總投資超200億元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個項目位于天津市濱海新區南港工業區,包括碼頭工程、LNG接收站工程和外輸管道工程三個部分。
建成后,碼頭可靠泊26.6萬方LNG船。接收站將建設8座22萬立方米薄膜罐、2座20萬立方米LNG九鎳鋼罐及相關配套設施,應急儲備能力為12億立方米,最大氣化外輸能力為6000萬立方米/天。外輸管道將途經天津市、河北省和北京市,止于大興區城南末站,管道全長224公里。
“項目總投資201.3億元,市發改委會同市財政局向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請示,為本項目爭取到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5億美元貸款用于項目建設,并積極爭取將項目列入新開發銀行貸款備選項目。”該負責人表示。
據介紹,一期工程計劃于2022年年底完工,全部工程計劃于2024年年底完工。目前,項目一期接收站地基處理工作已完成。
正在建設的天津南港液化天然氣應急儲備項目。北京市發改委供圖
項目擬與多條天然氣輸送干線互聯互通
記者從市發改委了解到,目前,全國天然氣管網形成了由西氣東輸系統等為骨架的橫跨東西、縱貫南北、聯通海外的全國性供氣網絡。但由于天然氣管道歸屬不同以及區域性管網不完善,管網之間沒有完全互聯互通。
天津南港液化天然氣應急儲備項目的建設有助于京津冀地區和全國天然氣管網實現“互聯互通”。
該負責人表示,北京燃氣天津南港LNG應急儲備項目外輸管道途經天津、河北、北京三省市,項目擬與沿途多條管線互聯互通,對實現全國天然氣管道“一張網”,優化資源有效配置,提升京津冀地區天然氣保供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正在建設的天津南港液化天然氣應急儲備項目。北京市發改委供圖
追問1
為何建設新的天然氣儲存點?
目前北京市域內應急儲氣尚待加強
按照國家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相關要求,下游企業承擔相應的儲備調峰責任,城鎮燃氣企業不低于年用氣量5%的儲氣能力。2019年北京印發了《北京市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方案》,明確由北京燃氣集團實施天津南港LNG應急儲備項目。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國家持續推進大氣污染治理和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工作,以及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深入實施,北京市積極推進“煤改氣”工作,冬季用氣需求激增,用氣不均勻性更加突出,季節性峰谷差進一步加大。
“北京燃氣天津南港LNG應急儲備項目建成將有效保障北京市天然氣應急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首都用氣安全。”該負責人表示。
追問2
為什么選擇LNG這種形式?
液化天然氣運輸方便、安全、清潔、高效
LNG是液化天然氣的簡稱,1立方米LNG氣化為625立方米天然氣。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我國天然氣資源與市場需求之間的缺口越來越大,從國外引進天然氣量將逐年加大,尤其是在環渤海地區能源相對缺乏而經濟發達地區,而運輸方便、安全、清潔、高效的液化天然氣則成了相對較優的選擇。
“不管是作為民用燃料、汽車燃料或是燃氣調峰,LNG都有很好的經濟效益和市場前景,并且LNG運輸的方便性還可解決天然氣管網不能到達地區的用氣問題。隨著國家對能源需求的不斷增長,引進LNG將對優化中國的能源結構,有效解決能源供應安全、生態環境保護的雙重問題,實現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該負責人稱。
至于為何選擇在天津南港建設儲氣項目,他表示,儲罐應配套建設接收站及碼頭,北京位于內陸不具備建設碼頭條件,因此選擇地域距離最近的天津建設該項目,也體現了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積極作用。
追問3
項目用了哪些先進技術?
在國際上首次采用大型陸上薄膜罐儲罐技術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一項目在國際上首次采用了大型(22萬立方米)薄膜罐儲罐技術。工程新建的10座LNG儲罐中,有8座創新性地采用了薄膜罐儲罐技術設計建造,在國內乃至國際上均屬于體量最大(22萬立方米)的陸上薄膜罐體。薄膜罐與傳統的9%鎳鋼全容罐相比,克服了建設體積的限制,在相同的外觀尺寸下有效罐容可增加10%,更具有節約鋼材、降低重量、縮短工期、節省造價等諸多優勢。
“這個項目為大型薄膜罐技術的落地、填補國內空白、相關技術國產化以及在未來新建項目的應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該負責人表示。
同時,整個項目通過設計階段的數字化設計,采辦階段的智能物流倉儲,施工階段基于智能工地的智能化施工管理,竣工階段的竣工資料電子化移交,運營階段提升感知和控制能力,最終實現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全智能化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