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我國氫能產業實現了產業化起步和相關技術的積累,尤其去年9月燃料電池汽車“以獎代補”政策落地,進一步加速釋放了產業發展活力。
作為新興產業的氫能,“十四五”期間將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其利好政策能否迎來疊加?產業瓶頸又該如何得到解決?
成本有望快速下降
根據國家能源局去年發布的《關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氫能被列入可再生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編制重點任務。截至目前,全國已有多省發布了“十四五”氫能規劃,搶灘布局氫能產業。
上海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促進中心秘書長張焰峰表示,作為新興產業,氫能是高投資高技術密集產業,只要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和發展空間,氫能產業將在規模經濟效應下實現成本的快速下降。
“隨著技術的進步,現階段產業面臨的成本問題都將迎刃而解。”在張家港氫云新能源研究院院長魏蔚看來,液氫技術的出現、管道局域網的逐步試點、市場規模的擴大,都將導致氫能設備、工程建設的成本下降。“換言之,一方面,技術的進步將帶來儲運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市場規模的擴大將帶來裝備成本的下降。”
北京氫璞創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歐陽洵認為,燃料電池產業鏈的成本會持續下降,預計每年下降20%-30%,在“十四五”中后期,成本預計能夠降到與柴油發動機競爭。其中,氫氣成本的下降是大勢所趨,考慮到氫氣主要來自我國豐富的煤炭及可再生能源,國家層面可能會做一些價格杠桿調控。
談及氫能企業如何在“十四五”期間實現高質量發展,張焰峰指出,企業不應過度依賴補貼政策,而是需要基于真實的市場需求制定研發方向,跳出補貼帶來的束縛,挖掘真實市場需求,提高自身產品競爭力。
魏蔚也認為,企業要謀求商業化發展,應抓住“十四五”這個氫能產業的窗口期,同時也要不斷提升技術水平以降低成本。
多種商業模式及應用領域尚待探索
氫燃料電池汽車是氫能領域目前發展最火熱的產業,但事實上,受訪專家紛紛指出,氫能適用于電力、交通、建筑、工業四大領域,不應忽視氫能在這些領域的發展。
“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是氫能科普教育的切入點和新型產業的示范點,同時能夠讓大家注意到氫能對我國能源安全、碳中和的重要意義。”張焰峰表示。
記者了解到,除了汽車,氫能在其它領域的應用還存在一系列問題和發展阻礙。比如政策體系尚未建立、法規標準未完善、供應體系和應用體系未建立等;與此同時,準入、監管、安全、應急等能源保障體系和建立統一的氫能數據平臺也亟待進一步推進。
除了科學的規劃和政策的有力支撐,在市場推廣初期,合適的商業模式也非常重要。“探索并制定合適的商業模式將會帶動燃料電池車輛的推廣、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氫儲運加成本的降低,能夠快速找到可以商業化的切入點,實現商業化運營,是幫助產業逐步擺脫補貼的重要路徑。”魏蔚強調,氫能產業鏈非常長,涉及的企業較多,因此,良好的商業模式需要具備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應在氫能資源豐富、產業集群密集的區域大力發展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歐陽洵表示,對燃料電池商業模式而言,集中于運輸和電力兩大應用場景,預計“十四五”期間,燃料電池的發展重心仍會在運輸行業,重要的商業場景將包括港口物流、城際物流、干線物流、軌道交通以及船舶等。與此同時,基于光伏發電的成本大幅下降,氫儲能發電也面臨新的機遇,便宜的電價用來制氫,對于燃料電池在發電領域的推廣以及整個氫能經濟的成本下降十分有利。
需盡快明確國家層面發展路徑
展望“十四五”,氫能產業將會有怎樣的發展趨勢?張焰峰認為,氫能作為新興產業,目前處于產業的啟動和示范期,隨著國家及多省市“十四五”規劃落實,氫能在國家能源體系的占比和重要性會更加凸顯,完全沒有碳排的綠氫所占比例將會越來越大。
“在‘十四五’期間,氫能政策會聚焦在一些特定的應用領域,比如重型貨車,另外在‘以獎代補’的基礎上增加‘擇優獎勵’。”歐陽洵表示,業內希望“十四五”期間保持產業政策的連續性,避免大范圍的調整。預計在后期,補貼會逐漸從電堆系統轉移到應用端,同時,無論是公交車、環衛車、重卡、叉車,對購置和使用成本都比較敏感,因此對氫氣價格的補貼也將成為未來政策制定方向之一。
“希望‘十四五’期間,氫能的能源屬性能夠進一步明確,國家層面的氫能發展路徑盡快明確,國家氫能產業中長期發展的戰略規劃盡快出臺。”張焰峰建議,國內氫能體系建設可參考韓國去年頒布的全球首部氫法——《促進氫經濟和氫安全管理法》,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明確管理部門將提升我國氫能產業發展的效率,讓產業發展更具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