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錦麗 李亞南 中國石油報
“各單位注意,升頂正式開始!”6月30日7時13分,隨著氣頂升作業指揮長一聲令下,寰球公司EPC總承包的北京燃氣天津LNG應急儲備項目T6202號儲罐外4臺鼓風機開足馬力,歷時162分鐘將重約890噸的穹頂吹至42米高度,順利完成升頂。
自6月7日第一個儲罐升頂到30日完成全部4臺儲罐升頂任務,項目部創造了“一月四升”的佳績。
底色——創新
氣頂升是借助空氣浮力逐步將拱頂“吹”至設計高度。這種工藝依托寰球公司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LNG儲罐罐頂氣升頂技術工法,以及大型LNG接收站工程成套施工技術、儲罐罐頂氣頂升密封裝置等多項關鍵核心技術。在氣頂升過程中,建設者在會議室里通過大屏幕全程“圍觀”,而這場直播的背后是一個智能平臺——智能工地平臺。
近年來,寰球公司將智能工地建設納入管理體系建設,并將天津LNG應急儲備項目部列為試點項目。隨著項目的一天天建設,智能工地平臺也在一步步搭建,最終建成集視頻作業面覆蓋、無人機全景影像于一體的管理平臺,這才有了“圍觀”升頂的一幕。
不僅如此,項目部還在現場設置進出口閘機系統,用于環境監測的揚塵、噪音在線監測系統,并為每位工作人員和每臺施工機具制作二維碼工作證和電子標簽,實現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和建設期管理應用的現場智能化管理。
智能工地建設負責人蔣成鵬介紹:“當施工現場監測揚塵數據達到設定值時,可啟動現場霧炮機,對現場進行降塵,達到環保要求;當監測到風速超標時,可根據具體風速提示吊裝人員注意或叫停吊裝。”項目借助智能工地平臺實現了從人控到技控的升級。
底氣——技術
提起天津LNG應急儲備項目,全球最大的陸上LNG薄膜罐、國內首座大型陸上LNG薄膜罐是其繞不開的話題。
作為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薄膜罐技術存在對加工制造和建設精度要求高、施工和供貨廠商資源較少、缺少對設計建造過程中的標準規范適用性分析研究等制約因素。
“在1.2毫米厚的薄膜上焊接,要求焊工具有過硬的技術、心理素質和體力。而薄膜罐模塊化預制也對現場安裝精度提出很高的要求。80多米的承臺允許誤差以毫米計算,3米范圍內的平整度超過3毫米就面臨安裝不上的問題。”項目群總經理李艷輝說。這種猶如“繡花”的精密度要求嚇退了不少人,但新技術在經濟效益、安全穩定性、建造周期等方面的優勢也顯而易見。
薄膜罐作為一種新型儲罐,較之常見的9%鎳鋼全容儲罐在外徑不變的情況下儲氣容量可增加10%,節省近90%的鋼材。在儲罐內部安裝階段,不考慮氣候因素可節省2至3個月的施工周期。
“寰球公司10多年前與法國GTT公司簽署專利許可協議后,一直致力于相關研究,在中國石油集團也申請了薄膜罐技術立項。”在李艷輝看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而東風不期而至,“2020年,經過與業主北京燃氣集團反復溝通推薦,終于在薄膜罐技術應用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
“天津LNG應急儲備項目開創性地應用薄膜罐技術,標志著大型陸上LNG儲罐進入薄膜罐時代。薄膜罐不受大小的限制,它就像一個氣球,儲罐多大‘氣球’就能吹多大。未來大型陸上LNG儲罐的發展將向薄膜罐傾斜。”項目群副總經理楊萬東表示。
底線——工期
作為提升京津冀天然氣保供能力的國家級重點工程,天津LNG應急儲備項目早一天投產京津冀天然氣供應就多一份保障。
為保證工期,項目部在管理、設計、采購、施工各環節煞費苦心地“摳”時間,合并組織機構,加強人員共享,提高總體執行效率。
項目部利用標準化設計提高設計效率、減少重復性設計工作。作為“成本革命”的有效舉措,既加快了詳細設計進度,也為項目節省了時間和人力成本。同時,在技術文件中對設備本體標準化設計提出明確要求,采購的浸沒燃燒式氣化器、槽車裝車橇等不少設備都采用模塊化結構,優化安裝流程,減少現場工作量。
“臨近升頂,在儲罐13A段施工階段,寰球六建和上海電建交叉作業,一邊安裝承壓環,一邊焊接鋼筋墻體澆筑,將25天的工期壓縮到20天,最終實現了‘一月四升’。”項目施工經理譚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