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能源局在北京組織召開2021年大力提升油氣勘探開發力度工作推進會,再次強調要持續提升油氣勘探開發和投資力度,堅定不移推進油氣增儲上產。
目前,我國剩余油氣資源仍比較豐富,油氣勘探總體處于勘探中期階段,未來仍有較大勘探潛力。
主力軍“戰果”豐碩
作為增儲上產主力,“三桶油”成績頗豐。
今年以來,中海油在油氣增儲上產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上半年,中海油超額完成國內油氣增儲上產任務,原油增量占全國增量的近八成,生產經營業績創歷史新高。在渤海,千億方大氣田渤中19-6附近再獲重大油氣發現——渤中13-2,探明地質儲量億噸級油氣當量;珠江口盆地獲得惠州26-6油氣發現,探明地質儲量5000萬方油當量;山西臨興氣田探明地質儲量超千億立方米,非常規天然氣開發實現新突破。以渤海油田為例,51個在生產油氣田中,目前有30個處于超產狀態;油田含水上升率、自然遞減率等開發指標進一步向好,28個老油田實現了零遞減或負遞減,為沖刺建設全國第一大原油生產基地增添新動能。
中石油經過6年集中勘探,在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塔里木河南部一萬平方公里的富滿地區,新增發現10億噸級超深大油氣區。預計“十四五”期間將建成年產油氣當量500萬噸以上超深大油田,引領我國石油工業向超深復雜油氣藏高效開發。
中石化則在渤海灣、塔里木、四川、鄂爾多斯、蘇北等盆地取得一批重大勘探突破,油氣探明儲量超計劃運行。同時,持續推進涪陵頁巖氣田立體開發,加強普光、元壩、大牛地、松南等氣田精細開發,天然氣實現加快上產。
政策困境仍待突破
在碳中和、碳達峰目標下,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必須實行綠色開發、綠色生產,不斷降低碳排放。這對油氣企業增儲上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勘探開發對象日益復雜,規模增儲與持續上產難度加大。各類保護區與礦權重疊面積超 6萬平方公里,覆壓影響的油氣儲量和產量均較大。受地方政策影響,征地難度加大、環評周期延長、用地賠償大幅上升,工作節奏受到較大影響,制約加快國內勘探開發進程。
同時,由于油氣勘查區塊退出與投放的不協調、加大勘探開發力度與用地用海及生態環境保護的不協調、勘探開發成本高風險大與低品位資源開發政策不完善等問題,“十四五”油氣增儲上產也面臨諸多政策困境。
自然資源部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潘繼平表示,“十三五”期間,國內油氣上游行業克服持續低油價沖擊,勘探取得一系列重大發現。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目前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市場已完全放開,但各類市場主體只能進入上游勘探市場,從事油氣勘探,發現商業規模資源后才能進入開發生產環節,無法通過市場方式直接獲得采礦權進入開采環節,工作周期較長,或影響實際勘探成果。
此外,由于區塊退出機制不完善導致上游勘探圈而不探,投入增加但無區塊,不利于推進油氣勘探和新發現。
增產潛力依然較大
數據顯示,目前,國內石油剩余資源量為408億噸,占總資源量的63%;天然氣剩余資源量為97萬億立方米 ,占總資源量的83%,未來仍有較大勘探潛力。其中,中西部勘探潛力更大,石油剩余資源量為245億噸,占60%;天然氣剩余資源量為 84萬億立方米 ,占87%,具備發現大油氣田的潛力。
多重壓力下,如何持續發力增儲上產?
一方面,技術攻關、智能制造成為秘鑰。“三桶油”均表示,不斷攻關核心技術是油氣大規模開發的保障。油氣勘探開發應從市場化改革、技術創新、政策完善及加強國內外統籌等方面采取相關措施。
中海油基于在開發海洋油氣資源過程中堅決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技術對生產經營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今年上半年,中海油通過實施增儲上產“七年行動計劃”科技專項,支撐新增油氣產量1500余萬噸油當量,效果顯著。
中石油則通過技術攻關三年拿下探明儲量超10億噸整裝大油田,成為21世紀以來我國油氣勘探領域取得的標志性成果之一。
中石化西南石油局通過技術攻關攻破上產難題,中江氣田勘探開發獲得新發現,新增天然氣探明儲量340.29億方。
另一方面,油氣企業應大力推進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CCUS)的迭代發展,推動降低成本和技術更新,從本質上降低企業整體上對外部的排放。
“三桶油”在各自工作會上也指出,將繼續強化國家“穩油增氣”戰略,大力發展天然氣,加快向綠色低碳能源轉型。同時加大非常規資源的政策支持力度,促進規模效益開發;加大油氣風險勘探投入,加強關鍵技術攻關,獲得油氣勘探戰略性突破和油氣大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