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璇星察勢者智,馭勢者贏。“黑天鵝”迭出的全球大環境中,誰能抓牢市場風口快速反應,誰就將引領和把握新一輪產業整合的戰略機遇。
“淡季不淡,旺季更旺”成為今年天然氣行業的明顯特征。在全球碳減排的壓力下,作為清潔低碳的化石能源,天然氣在全球市場的需求量不斷提升,其價格也在供需兩端刺激下大幅上揚。
LNG貿易順勢起飛。這一輪全球天然氣市場擴張中,LNG(液化天然氣)承載了主要的貿易增長量,其中以船舶運輸為主的LNG貿易占比越來越大。數據顯示,過去五年,相比貿易量復合增長率僅為0.1%的管道氣,LNG復合增長率則大幅提高,達到7.6%。從今年10月的數據來看,全球海運LNG的貿易量為3151.50萬噸,環比上漲7%。
作為LNG貿易最主要的運輸方式,LNG海運隨之迎來一波全新的行情。LNG船的現貨運價在10月15日一天內上漲40%,被行業一度解讀為“航運業的極端事件”。
機遇與挑戰并存,光榮與使命同在。“世界各國正在共同攜手應對氣候變化和能源危機,我國也處在能源轉型的關鍵時期,傳統的能源運輸格局正在經歷著深刻變化。作為能源供應鏈上的各參與方,挑戰艱巨、責任重大。”中遠海運集團總經理付剛峰在剛剛舉辦的“第三屆上海國際LNG海運論壇”如是表示。
為了應對日益復雜的LNG貿易環境,保障能源運輸安全,并推動國際LNG貿易產業鏈供應鏈加速整合,中國LNG海運面臨著產業端更大的挑戰和更高的要求,已然走到了轉型的關鍵節點。作為全球LNG海運的引領企業和LNG海運鏈條的重要推動者,中遠海運集團參與投資的全球LNG船隊以7.1%的運力承運了全球10.1%的貨物,通過技術、管理、生態構建的一系列創新不斷完善LNG航運數字化解決方案,聚力整合、開放聯動,積極促進LNG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與穩定。
需求升級推動產業升級,LNG海運推動“新基建”
天然氣價格已經越來越走向全球化,越來越獨立于石油體系之外,這既是能源轉型從量變到質量的標志,也是能源轉型出現拐點的信號,推動全球LNG貿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一方面,LNG的長協貿易更加得到重視。11月4日,中國石化與美國維吉液化天然氣公司(Venture Global LNG)簽署了為期20年、400萬噸/年的LNG長期購銷協議。此前,中海油與卡塔爾石油公司簽訂為期15年的長約,每年從卡塔爾增加進口350萬噸LNG。嘉能可和切尼爾新簽的購銷協議為期13年、每年約80萬噸。
付剛峰認為,冷冬來臨前,歐洲、東北亞很多國家先后陷入了“氣荒”,中國卻能夠始終保持供應穩定,凸顯了提前布局LNG船隊的戰略高度和長協貨源的價格優勢。同時,船貨綁定的經營模式也發揮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另一方面,在全球能源短缺的影響下,美國和北亞之間的天然氣價差進一步擴大,而歐洲的補庫周期落后于正常水平,LNG市場將出現一場結構性的供需錯配機會。各國爭搶LNG現貨份額,短期內會給現貨市場上有LNG運輸船的船東帶來可觀的收益。
事實上,2015年以來,中國的LNG進口來源越來越多元化。據悉,2019年中國與28個國家進行了LNG貿易合作,通過不斷增加LNG貿易合作方數量來滿足日益增長的LNG進口需求,并保證能源供應安全。
作為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旗下專事國際液化天然氣運輸等的子公司,中遠海運能源運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遠海能”)是中國LNG進口多元化的重要親歷者。作為“冰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遠海能參與投資了多艘破冰型LNG船,截至2020年,其全資子公司上海中遠海運液化天然氣投資有限公司在亞馬爾LNG項目中完成66個航次,LNG運輸量達到1074萬立方米,持續通過北極航道向歐洲和亞洲平穩地運輸LNG。
相比于管道氣高昂的基礎設施投入成本、單一的貿易合同,LNG憑借較低的前期投入成本、運輸成本,靈活多樣的貿易合同形式以及開放的LNG接收站第三方準入、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優勢,在最近幾年成為中國應對環境變化最為堅實可靠的“香餑餑”。
在全球貿易市場的劇烈震蕩影響下,LNG海運市場版圖進一步擴張。克拉克森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LNG船的規模已經達到665艘,總運力首次突破了1億立方米。由于LNG船訂單激增,最早到2025年,在運營的LNG船數量將超越VLCC(超大型油輪)。有航運經紀機構預測,2021-2026年全球LNG船運需求復合增長率預計可以達到8.1%。
LNG價格也將出現大幅波動,市場對長期租約展現出了更強的偏愛。有專家預測,冬季高峰期即期運價將每天達到20萬至30萬美元之間。
中遠海能總經理朱邁進表示,面對未來穩步增長的LNG船運需求,如何以更優質的運輸解決方案服務于LNG貿易,是船貨雙方共同面對的重要課題。
中國LNG海運領域正在迎來一場“新基建”和產業升級風口。一方面,企業需要對不斷增長的運力實現更智能化、精細化、規模化的管理升級與更靈活敏捷、降本增效的調度機制,激發已有運力的最大效能,提升ROI,實現船東與客戶的共建共贏。另一方面,產業鏈各方需要更強的協同與聯動,實現資源和信息的互聯互通,推動中國LNG全球貿易網絡的不斷擴展,在全球LNG海運市場穩步邁入第一梯隊,發揮更強的國際影響力,不斷優化經濟新格局新秩序,進一步保障我國能源安全。
LNG海運的“鐵人三項”
中遠海能所屬全資的上海中遠海運液化天然氣投資有限公司,以及持有50%股權的中國液化天然氣運輸(控股)有限公司(CLNG)是中國目前僅有的兩家大型LNG運輸公司,投資的LNG船舶總規模達到41艘,總艙容694.36萬立方,參與了中國從澳大利亞、巴布亞新幾內亞和俄羅斯進口LNG的項目。
LNG運輸和新能源運輸是中遠海能追求的“第二增長曲線”。作為世界范圍內LNG運輸市場的重要力量,中遠海能從專業船東的角度為LNG運力需求方選擇適配運力畫出了四條參考線:運輸服務的可靠性、運力調配的靈活性、運輸方案的經濟性和船舶設計的適用性。
這四條參考線實際上也為LNG海運企業從內部構建適配LNG貿易新階段的能力池和工具包指明了方向。強化運營管理能力的提升,全周期解決方案的完善,以及LNG船用燃料領域的創新將是支撐LNG海運企業未來內部核心競爭力的“鐵人三項”。
確保LNG能源運輸的可靠性是解決方案的基礎核心。這需要建立一套完備的LNG海運數字化解決方案,借助科技賦能,將自身的管理能力和經驗產品化、平臺化,適應LNG運力繼續增長的大環境,降低LNG船舶運力的擴張門檻,為客戶提供專業的管理能力和技術能力。
不久前,法國LNG維護公司GTT在基于自身對行業的研究和經驗,推出了一個名為LNG Optim的智能航運方案。這個方案可以幫助船東、承租人和運營商提前作好航程計劃,降低整體消耗,同時管理儲罐中氣體的蒸發。目前,包括美國能源企業Cheniere Energy在內的一些公司已經采用了這套方案。
據悉,中遠海能已為17.4萬方LNG運輸船隊采用了先進的“船舶物聯網”技術,單船集成近5000個硬件接點、7000多個通訊監測點和超過12000個監測報警點,可以實現自動化中控系統(IAS)在船的全覆蓋。這讓終端側具備了進行信息共享、資源協同的數字化基礎條件。
除卻船舶管理之外,還需要LNG海運企業建立起覆蓋項目開發、商務談判、船舶監造、項目運營管理等方面的全周期解決方案,并且擁有強大的內外部資源整合能力,可以保證運力資源的優化配置和航線的安全保障。這也是中遠海能從LNG船舶投資人向LNG承運人進階的必要條件。
全周期解決方案的完善是為了讓企業能夠靈活應對LNG貿易長協與現貨并存發展的行業現狀。這需要企業具備獨立自主開發LNG運輸項目的能力,即獲得長協項目方的長約。中遠海能之所以在十余年間成功參與和主導多個LNG運輸項目,是因為有一支精銳的LNG商務、融資、技術、船管和運營團隊。除此之外,企業需要具備足夠的產業鏈上下游資源,既可以統籌不同需求,實現長約船與現貨船之間的靈活調配,又可以在運河“塞船”、港口擁堵的情況下爭取到一定的優先通行機會。中遠海能在這個方面可以“運籌帷幄”,仰賴于集團強大后盾為其提供優質業務資源和全球經營網絡。
在“雙碳”目標下,借助科技賦能,打造一條LNG新能源產業鏈也成為推動能源供應鏈綠色發展的必然選擇。據統計,航運業在全球范圍內每年產生接近3%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船舶普遍使用的船用燃料油是造成航運業排放高企的重要原因。IMO(國際海事組織)2020限硫令的正式出臺、以及“雙碳”目標的提出,象征著航運業已經步入減排、可持續發展的軌道。
全球范圍內,越來越多的LNG動力船正在被列入規劃中。在2021年前4個月簽訂的新造船合同中,18.5%的新造船選擇使用LNG作為船用燃料。商船三井在今年6月發布了“環境愿景 2.1”,提出在 2030年之前投入90艘LNG動力船。法國集裝箱航運巨頭達飛輪船要在2022年將其LNG船隊規模擴大至32艘。
“挺進藍海”的戰略選擇下,中遠海能開展船隊環保改造,實現了LNG運輸船舶貨艙蒸發氣的充分利用,碳排放降低了21.9%;其建造的全球首艘LNG雙燃料VLCC也計劃在2021年末交船。這艘船不但突破了以LNG為主燃料的雙燃料VLCC的應用技術,還提前滿足了IMO將在2025年1月1日強制施行的EEDI(能效設計指數)第三階段的綠色環保型VLCC要求。
產業鏈需要深度協同創新
LNG貿易新形勢的出現,為產業鏈深度協同發展創造了新的機會。LNG海運行業“新基建”的“新”不僅體現在企業自身解決方案的可靠完善和綠色環保上,還體現在以運輸環節牽引產業鏈協同創新,以滿足更靈活的運力需求、更高維度的資源調配與協同以及更深層次的互信。
“碳中和LNG”貿易的實現是對產業鏈亟需深度協同創新做出的最好注解。“碳中和LNG”貿易的優勢在于能夠使重點用能行業更快地實現清潔生產和低碳排放目標,其實現需要從勘探開發到最終消費過程中各個環節的密切配合,實現全流程的碳排放監測和碳抵消。
為應對新的貿易模式,以及貿易格局的多元化和復雜化形勢,產業鏈需要加快實現信息資源的互聯互通,通過信息的流通以及資源調配的操作實現存量優化,讓行業協同創造生產力,將產業鏈轉化升級為價值鏈。
信息資源的互聯互通需要產業鏈上下游更深度的信任與融合作為基礎,為了抓住紅利,應對可能的風險,船東和貨主需要更深度的綁定與互信,從而更高效地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增強全球LNG貿易中的中國元素。
目前,LNG貿易中供需兩端的“龍頭”都并沒有成為整個貿易鏈條的中心,或者說,尚未具備與其生產或消費能力相匹配的影響力和控制力。中國LNG產業鏈上下游的聯合將有助于競爭全球LNG貿易網絡中的樞紐位置。2020年1月8日,中遠海能、中石油、滬東船廠聯手建設的中石油國事項目是首個純中國運營、管理、建造背景的LNG運輸項目,也是中國大船東、大貨主、大船廠對“互融互通、共生共贏”的能源產業鏈發展模式進行的一次嘗試。
協同創新是產業鏈綠色轉型的重要抓手。在“2021第三屆上海國際LNG海運論壇”上,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殼牌、中國船級社、商船三井(中國)有限公司、申能(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華電集團上海分公司、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12家LNG貿易與海運龍頭企業,共同發布“雙碳”目標下的行動宣言暨“LNG藍海宣言”。
“綠色能源的未來需要開放包容的共贏心態,數字化變革正在改變著全球能源貿易運輸的合作模式。LNG海運或迎來“新基建”時代,LNG產業鏈資金密集、技術復雜、環節眾多,數字化技術為LNG能源貿易和運輸提供了信息共享、資源協同和流程優化的有力支撐。”付剛峰對LNG海運的“新基建”時代做出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