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氣業上游投資熱情不再
根據上述報告,包括油氣資源勘探開發以及生產活動在內,今年全球油氣領域上游投資總額維持在3410億美元左右,較2019年前的“正常水平”下降了25%左右。2020年,全球油氣領域上游投資額同樣維持在3500億美元左右,創下了近15年來的新低,但時至今年也未能恢復。
報告指出,今年全球原油需求已經“接近新冠肺炎疫情前的高位水平”,市場普遍預期發展中國家的原油需求在未來數年里仍將呈現強勁上漲態勢,這意味著,緊縮的上游投資很可能對未來的油氣供應造成威脅。
報告預測顯示,如果沒有新增油氣產量,非歐佩克產油國到2025年原油產量每日將下降900萬桶左右,到2030年甚至可能下降2000萬桶。與此同時,非洲、中東、亞洲等地區的發展中國家的油氣需求仍將維持強勁上漲態勢,對油氣供應增量仍有需求。
另外,報告也指出,為了抵消老化油氣田產量的下降,油氣領域新增上游投資將變得更加不可或缺。報告認為,如果要滿足全球的原油需求,同時維持未來油氣供需平衡,從今年到2030年期間,全球油氣領域上游投資每年至少需達到5250億美元,遠高于目前的實際水平。
投資服務商穆迪也在其最新的報告中表示,大部分油氣生產商目前制定的2022年投資計劃仍“偏保守”,中期內油氣上游投資必須增長到5420億美元,才能夠滿足經濟復蘇期間的油氣需求。阿聯酋工業與先進技術部部長Sultan Al Jaber更是在近日指出,到2030年,全球油氣領域每年至少需要投資6000億美元,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油氣需求。
供不應求導致油價持續攀升
面對這一情形,國際能源論壇(IEF)和埃信華邁的報告預測認為,油市動蕩、油價沖向歷史新高等現象或將成為“常態”。
IEF秘書長Joseph McMonigle指出,油氣領域連續兩年上游投資不足預示著高油價和不穩定性,今年冬季,歐洲和亞洲的能源危機正是未來能源市場的一大縮影。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全球原油價格已經上漲了四成以上,與此同時,全球多地天然氣價格也已經出現飆升,進入12月以來,歐洲天然氣價漲幅甚至已經超過40%。
埃信華邁副主席Daniel Yergin也表示:“隨著能源轉型逐步推進,可再生能源和其他低碳技術的投資規模不斷擴大,而油氣行業的投資卻一再減少。近幾個月歐洲與亞洲面臨的能源危機正是這一舉措的后果。如果繼續如此,很可能出現更加嚴重的經濟后果和通脹危機。”
這一論斷與沙特、俄羅斯等國油氣生產商的預期類似。彭博社援引沙特阿美首席執行官Amin Nasse的話稱,如果各國政府不再鼓勵投資化石能源,未來油氣市場很可能出現“混亂狀況”,急速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可能引發嚴重通脹和社會動蕩。
俄羅斯石油公司一位高管也曾表示,受到投資不足和制裁影響,“歐佩克+”產油國的原油供應能力正面臨風險,全球油價可能在明年年中漲至120美元/桶。
不僅如此,投行摩根大通也在近日表示,過去18個月里,疫情引發的油氣行業投資不足已經對多個產油國造成了打擊,原油供不應求的局面很可能將進一步推高油價,到2022年,布倫特原油價格有望突破125美元/桶,到2023年甚至可能超過150美元/桶。
路透社也援引油服巨頭哈利伯頓首席執行官Jeff Miller的話稱,全球正走向一個“石油短缺的時代”,未來很長時間里,買家或將四處尋求石油。
投還是不投成為難題
盡管多個產油國呼吁向油氣行業“砸錢”,但實際上,氣候目標、疫情反復、收益不明等多重因素也成為了阻礙油氣行業更加“積極”投資的原因。
IEF和埃信華邁的報告分析認為,各國政策變化、不斷創紀錄的價格下跌、不明確的長期油氣需求前景都讓油氣行業更難作出投資決定。同時,由于各國“環境、社會、治理標準”各有不同,導致周期較長的油氣項目面臨投資阻礙較多,各國政府與業界對于綠色轉型的需求更是限制了投資進入油氣勘探生產領域。
另外,該報告還指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與新開發油氣資源相比,油氣運營商更加愿意投資維持成熟油氣田產量,這一操作初始成本相對更低,同時投資回報周期也相對更短,不用面臨長期需求不穩定的風險因素。
不僅如此,國際能源署也警告稱,實際上,各國制定的氣候目標即使全部實現,也難以將溫升控制在承諾范圍內,要讓全球達成既定的氣候目標,對抗氣候變化,未來各國不應批準任何新增油氣資源開發投資;此外,各國還應該在2035年徹底禁售燃油新車,在2040年前關停所有未安裝減排裝置的煤電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