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分析稱,從正確傳導價格信號、合理配置資源的角度看,建立油氣交易中心有助于培育天然氣價格發現功能,應對國際市場天然氣供需和價格波動的沖擊。
加快鍛長板、補短板
為加快鍛長板、補短板,做大、做強、做優油氣產業鏈,天津相繼出臺政策予以支持。1月4日,天津自貿試驗區出臺《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保稅油氣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支持天津自貿試驗區在現有商品現貨交易所開展有利于行業和實體經濟發展的油氣現貨交易,并與期貨交易所開展期現合作,推動現貨市場與期貨市場聯動發展。期貨日報記者了解到,早在去年4月印發的《天津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總體方案》中就已明確提出支持天津在現有交易場所開展油氣現貨交易。可以看出,商品現貨交易所在油氣供儲銷體系建設中被委以重任。
政策紅利下,天津現有現貨交易所正在積極推進油氣市場化建設。據記者了解,去年12月13日,天津市商務局就正式批復,支持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以下簡稱渤商所)開展有利于行業和實體經濟發展的油氣現貨交易,規劃上線包括液化天然氣、管道天然氣、汽油、柴油、燃料油在內的主要油氣產品。
自2019年國家管網公司成立以來,我國油氣“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市場化體制改革快步走向深水區。業內人士表示,經過近兩年的探索實踐,油氣領域已基本實現了基礎設施公平開放、市場競爭主體多元的目標,油氣資源交易規模不斷擴大,對實現油氣資源的靈活、高效配置起到了關鍵作用。
為構建規模化、專業化的油氣交易市場,全國多地正在加速布局油氣交易中心。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范圍內已建成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重慶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浙江國際油氣交易中心、北方國際油氣中心等具有區域影響力的油氣現貨交易中心。記者從去年10月舉辦的“2021年重慶油氣論壇冬季峰會”上獲悉,天津作為京津冀乃至我國北方的能源樞紐城市,正在積極籌建天津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建成后將與上海、重慶等交易中心區域上相呼應、優勢互補,發揮自身特點實現資源高效配置,共同探索油氣體制改革的市場化進展,合力形成具備國際競爭力的“中國價格”。
創新油氣資源交易模式
“雙碳”目標下,油氣產業的發展步入快車道。如何助力油氣產業鏈改革,有效釋放競爭性環節的市場活力?業內人士普遍表示,“創新油氣資源交易模式”是油氣交易中心發力的重點。
記者了解到,去年5月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推出管道氣預售交易。該交易模式開創了天然氣保供、穩價、鎖量的交易新模式,可有效整合交易資源、降低上下游交易成本。與此同時,重慶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開展了天然氣倉單的中遠期掛牌交易。倉單交易可較好實現天然氣的二次轉讓,便于發現市場真實價格,而且倉單二次轉讓交易采用線上交收線上結算方式,有利于提高交易效率。
“利用互聯網技術,為油氣產業做好綠色加法是未來的一大趨勢。”渤商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目前,渤商所正聯合相關單位共同構建面向全國的天然氣現貨大宗貿易數字化平臺。“通過平臺交易形成公開透明的價格,指導線下天然氣交易價格,弱化市場風險帶來的不利影響,優化整個行業的貿易與經營生態是最核心的作用。”該負責人表示。
然而,缺乏行業標準是平臺建設面臨的一大難題。記者了解到,渤商所正在積極探索制定天然氣數字化交易的各種行業標準。去年12月22日,渤商所聯合東方油氣網,在共同編制發布油氣系列價格指數、共建油氣交易平臺專區等方面開展合作。
業內人士分析稱,交易方式和交易產品日益多樣化,有助于發現天然氣的真實價格,促進資源合理配置和價格的及時傳遞,為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改革創造了更加有利的條件。
期現聯動穩抓話語權
在去年11月8日舉行的“第十屆中國國際石油貿易大會”上,上期所總經理王鳳海表示,面對天然氣產業越來越強烈的風險管理需求,上期所持續推進天然氣期貨的研發工作,液化天然氣期貨已正式獲得中國證監會立項批復,目前正在加快推進上市工作。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油氣交易中心的不斷發展壯大,未來LNG貿易越來越傾向于靈活的現貨交易,而期貨市場的價格對現貨市場價格有很好的指引和參考作用。同時,通過期貨交易,LNG買賣雙方可以利用套期保值等多種工具規避價格波動風險。
“渤商所正在探索建立油氣等大宗商品現貨交易標準倉單業務模式,待LNG期貨上市后,積極與期貨交易所開展合作,助力提升我國大宗商品定價的國際話語權。”渤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
中國作為全球第一大LNG進口國,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不斷攀升,同時依托日益增長的國內天然氣市場需求和期貨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有助于形成中國的天然氣貿易基準價格,使中國在進口LNG時具有強大的議價能力,增強中國在國際LNG市場各類定價機制中的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