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缺芯問題仍未解決的當下,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的沖突或許會加劇供應問題。氖氣和氪氣等稀有氣體是半導體光刻環(huán)節(jié)中必需的材料,鈀則可以用于某些封裝工藝。目前,烏克蘭是全球氖氣等電子特氣的供應大國,而俄羅斯則是鈀、鎳、鋁等金屬材料的輸出大國。
作為制造芯片的關鍵性材料,氖、氪和氙等電子特氣在這其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根據SEMI數據,2019年全球晶圓制造材料市場規(guī)模約328億美元,其中電子特氣規(guī)模約 43 億美元,占比13%,是僅次于硅片的第二大耗材。
此前2015年烏克蘭危機時,氖氣價格就曾暴漲20倍,造成供應鏈危機。本次,俄烏兩國的沖突或許同樣會造成相關材料短缺、漲價,影響全球半導體產能。
俄、烏在芯片供應鏈中的位置
2月1日,美國原材料市場調查公司Techcet發(fā)布報告稱,由于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戰(zhàn)爭威脅,如全氟丁二烯、氖氣、鈀等用于芯片生產的材料可能面臨中斷。
據統計,在金屬產品中,俄羅斯鎳出口占全球市場的49%,鈀出口占42%、鋁出口占26%、鉑出口占13%。其中,鈀是制造傳感器、內存等所需的重要金屬。
電子特氣是制造芯片的關鍵材料,芯片的制造、氧化、光刻、蝕刻等環(huán)節(jié)都離不開它們。其中,氖是準分子激光氣體的原材料之一,氪用于KrF光刻工藝,氙氣則用于半導體刻蝕環(huán)節(jié)。
烏克蘭供應的氖氣約占全球70%,并且供應全球約40%氪氣,和30%的氙氣。這些電子特氣主要用于8英寸晶圓250~130nm成熟制程。250~130nm制程產品包括電源管理芯片(PMIC)、微機電系統(MEMS)及MOSFET組件、IGBT等功率半導體組件。
在供應鏈中,氖氣是俄羅斯鋼鐵制造的副產品,俄羅斯主要進行粗氣分離,而一家專業(yè)的烏克蘭公司采購這種氖氣并進行提純、精制并向全球輸出。
此外,俄羅斯全球最大的鈀金屬生產國,2021年生產了260萬盎司鈀,約占全球產量的40%,而世界上大約25-30%的鈀是由西伯利亞的諾里爾斯克鎳公司開采的。鈀是芯片的關鍵原材料,在某些封裝工藝可以用作電鍍材料,也可以用于傳感器和存儲器的制造。
對芯片供應鏈的影響
據美國貿易委員會(ITC)的數據顯示,在2014年克里米亞半島局勢緊張的時期,氖氣價格一度上漲了600%。許多公司開始轉向中國、美國和加拿大尋求多元化供應。
據報道,經歷過價格飆升后,半導體業(yè)界已經優(yōu)化了制造工藝,減少了氖氣的使用量,但氖氣仍是生產中不可缺少的氣體材料。
過去一年,相關電子特氣已經出現大幅漲價。氖氣價格從每立方米600元左右上漲到了目前的1700元左右,氪氣的市場均價則從每立方米1萬元左右漲到了3萬元左右。
據同花順金融數據顯示,2021年10月以來氖氣價格已呈上行趨勢,2022年2月俄烏事件以后整體再度上漲20%~30%。
據百川盈孚價格跟蹤數據,我國氖氣(含量99.99%)價格已從2021年10月份的400元/立方米上漲到目前超過1600元/立方米。
凱美特氣表示:“氖氣價格最新一直在上漲,俄烏開戰(zhàn)前價格漲到2100元/立方米左右;自俄烏正式交戰(zhàn),公司已經停止氖氣報價了。”
凱美特氣高管介紹,氦氖氪氙氣中,氙氣最貴,特別是航空氙氣,純度越高、價格更高,特別是俄羅斯與烏克蘭局勢緊張,價格會持續(xù)走高。
TrendForce分析,俄烏沖突加劇可能擾亂氖氣供應,但從短期看不會造成全球芯片生產徹底癱瘓。只是,國際市場氖氣供應減少“可能導致(氖氣)價格上漲,進而導致芯片制造成本增加”。
2月24日,工業(yè)鈀金價格攀升至每盎司2550美元,這是自2021年8月以來的最高價格。道明證券大宗商品策略主管巴特梅萊克認為,鈀金可能會達到去年每盎司3000美元以上的創(chuàng)紀錄高位。
俄烏緊張局勢中最為緊張的應該是日、韓、美等國家。日本國內只能自產非常少的稀有氣體量,絕大部分需要依賴烏克蘭和中國的進口。
“芯片制造商并未感受到任何直接影響,但為他們提供半導體制造材料的公司會從俄羅斯和烏克蘭購買氖氣和鈀等氣體。這些材料的供應本來就很緊張,所以任何進一步的供應壓力都可能推高它們的價格,進而可能導致芯片價格上漲。”日本芯片行業(yè)知情人士稱。
韓國在氖氣上過去全部進口并依賴外國技術,2022年年初剛剛實現國有化生產。而此次韓國浦項制鐵建成的裝置每年可生產約22000立方高純氖氣,預計只可滿足韓國需求的16%。因此韓國對于俄烏局勢有可能減少氖氣供應有相當的顧慮。
對美國而言,據Techcet估計,美國90%以上的半導體級氖氣來自烏克蘭,35%的鈀來自俄羅斯。而隨著俄羅斯、烏克蘭兩國沖突的升級,美國氖氣相關產業(yè)鏈將面臨“斷供”的風險。
市場分析公司Hi Investment & Securities在近期一份報告中說:“由于美國高度依賴俄羅斯和烏克蘭提供鈀、氖氣,一旦美國芯片生產受到干擾,一系列(使用芯片的)工業(yè)制成品的生產進度就會相應受到干擾。”
另外,美國會對俄羅斯的嚴厲制裁,也可能讓稀有氣體和其他半導體材料成為俄羅斯對美反制措施的籌碼。
據市場研究機構集邦咨詢稱,從短期影響來看,俄烏沖突雖可能沖擊該地區(qū)惰性氣體供應,但在半導體廠、氣體供應廠皆備有庫存,且仍有其它地區(qū)供應的情況下,短期內不至于造成產線中斷影響產出,不過氣體供應量減少仍將造成價格上漲,芯片生產成本可能因此上漲。
相關芯片企業(yè)的回應
針對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緊張關系,英特爾、SK海力士、美光、ASML等廠商都對外宣稱,可能發(fā)生的稀有氣體和鈀等材料短缺對于各自的產品生產影響較小。
英特爾公司發(fā)言人William Moss稱,英特爾預計氖氣的供應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在此前韓國的“半導體投資振興會議”期間,韓國存儲芯片制造商SK海力士CEO李錫熙(Lee Seok-hee)表示:“我們有足夠的(芯片生產所需物資)庫存,作了充分準備,所以無需擔憂。” 也就是說,烏克蘭相關風險對其業(yè)務無影響。
韓國芯片制造商三星電子有限公司表示,生產照常進行,目前供應鏈方面尚未受到俄烏沖突影響,會繼續(xù)密切關注局勢,并已經積極推動原材料渠道多元化。
美國晶圓代工商格芯(GlobalFoundries)表示,烏克蘭戰(zhàn)爭預計不會產生直接風險,公司可以靈活地在俄羅斯或烏克蘭以外尋找資源。
美國存儲廠商美光科技CEO Sanjay Mehrotra稱,俄烏沖突升級凸顯出半導體供應鏈的復雜性和脆弱性,但其對惰性氣體的采購較為多元化,氖氣主要來自歐盟、美國和亞洲的各種供應商,烏克蘭占比不高,同樣庫存充足,相信其惰性氣體供應鏈處于合理狀態(tài)。
臺灣芯片制造商聯華電子也認為俄烏沖突對其供應鏈沒有影響。中國臺灣芯片測試和封裝公司日月光半導體表示,“目前”其材料供應保持穩(wěn)定。市場研究公司TrendForce高級分析師Joanne Chiao表示:“俄羅斯目前不是臺灣鑄造行業(yè)的主要市場之一。”
全球最大芯片代工商臺積電拒絕在“此時”置評。中國臺灣“經濟部”在一份聲明中稱,他們已檢查了臺灣的半導體供應鏈,沒有發(fā)現材料或生產活動受到直接影響。
馬來西亞芯片制造商Unisem表示,從原材料的角度來看,俄烏沖突預計不會對芯片生產造成影響,因為Unisem所需的材料并非來自俄羅斯,其設備主要來自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和當地。馬來西亞已成為芯片生產鏈中的重要一環(huán),占全球芯片組裝測試和封裝的13%。
據路透社報道,全球最大光刻機廠商阿斯麥(ASML)表示,盡管烏克蘭是世界上最大的氖氣生產國家,但阿斯麥使用的氣體中,只有20%不到來自該國,其正在考慮工廠使用的氖氣替代來源,以防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沖突切斷供應。
對中國相關企業(yè)的影響
從全球廠商布局來看,目前電子特氣的主要生產商包括法國液空、美國空氣化工產品、林德普萊克斯、日本昭和電工、韓國大成產業(yè)氣體、韓國SK、日本住友、中國臺灣聯華實業(yè)等。
根據國金證券的分析,美國、歐洲的8英寸/12英寸晶圓廠受到影響的概率較大,中國大陸/臺灣、韓國、日本等非相關國家和地區(qū),由于半導體氣體和材料的獲取渠道暢通,反而有機會受惠于短期內市場份額的提升。
雖然電子特氣擁有諸多壁壘,行業(yè)集中度相對較高,但目前我國也取得了多個品種的技術突破,比如三氟化氮、超純氨、鍺烷等是目前配套半導體材料中國產替代進度最快的子行業(yè),部分電子特氣已經逐漸實現國產化。
國金證券認為,后續(xù)如果有氖氣、氪氣和氙氣的供應風險,下游晶圓廠的尋求替代供應商需要半年以上時間驗證,會面臨新的短料風險。
如果烏克蘭氖氣、氪氣等供應受阻,國內凱美特氣、華特氣體有望受益。此前,因為用于半導體生產的電子特種氣體品質要求較高,在這一領域存在著較高的技術壁壘和材料認證壁壘。如果氖氣等特種氣體供應收緊,國產芯片制造廠商或將引入國產氣體材料,降低行業(yè)壁壘。
國內華特氣體、凱美特氣已經可以供應光刻氣體。
華特氣體是獲阿斯麥(ASML)和GIGAPHOTON同時認證通過的國內唯一氣體供應商,與FAB客戶保持良好的溝通與戰(zhàn)略合作。目前公司國內光刻氣體市場占據了約60%份額市場份額,在國產客戶的導入期整體在加速。
受益于電子特氣銷售量增長、國內半導體市場需求增長、新增產品及客戶的增長,2021年華特氣體在凈利潤實現1.28億元,同比增長約20%。截至2月24日A股收盤,華特氣體報81.36元/股,漲幅4.64%,總市值達97億元。
據凱美特氣高管介紹,該公司正在積極推進國內、國外認證進度。據介紹,凱美特氣系A股少有可以提供電子級氖氣等特種氣體供應廠商,擁有電子特種氣體全產業(yè)鏈,上游氣源主要來自中石化、中石油等,原料主要是從尾氣里面回收。
最新業(yè)績預告顯示,凱美特氣2021年將實現盈利1.15億元-1.44億元,同比增長 60%-100% ;公司業(yè)績增長主要由于液化氣、戊烷產品產銷兩旺所致。
2021年,中國已經成為全球電子特氣主要的供應國之一,60%的氖氣出口給了韓國、37%的氪氣出口到了日本、30%氙氣出口到了韓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