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哈貝克(德國經濟和環境部長)上周四在與企業代表會談后面對媒體,明確承認暫時離不開俄羅斯的天然氣。他表示,他不能支持歐盟(EU)將對俄羅斯的制裁擴大到天然氣進口的決定:“我反對這樣的禁運,因為它會危及社會和平。”
這位綠黨政治家很早就呼吁向烏克蘭運送武器,而德國在他制定的能源政策下正在為目前正在摧毀烏克蘭的俄羅斯坦克和導彈購買天然氣。
為此,聯邦經濟部為迅速結束對俄羅斯政權的致命依賴,成立了一個減少天然氣特別項目組。該團隊是在俄羅斯襲擊烏克蘭之前組建的,旨在限制周期性天然氣價格上漲對經濟的影響。在俄烏戰爭打響之后,他們的工作加重并擴大,成為聯邦政府未來能源政策戰略的基礎。
天然氣
德國天然氣淘汰總體規劃
這個工作組已經內部提交了一份十頁的報告作為第一個臨時報告。據報道,由于聯邦總理府和聯邦建筑部的反對,該能源計劃在戰爭開始后的周五出版。該文件內容充滿爆炸性。
德國淘汰天然氣的總體規劃是繼核電和煤電淘汰之后的第三次國家運營的技術淘汰計劃,是涵蓋對業主、建筑商、電力供應商和天然氣行業的深遠要求的整體計劃。計劃將會提供大量聯邦資金,其中共包含18項針對不同受助人群體的聯邦贈款提案。但尚資金提供的可行性尚不清楚。
這個能源概念已經在天然氣行業中流傳,并引起了關注。業內人士稱,文中提議由“全電力社會”的愿景推動,即從運輸到供暖再到工業的一切都只用電力運行。實際上,政界人士前段時間已經討論,否決了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現在他們卷土重來,讓天然氣行業非常懊惱。
游說組織 Zukunft Erdgas 的負責人Timm Kehler 警告,“從長遠來看,天然氣淘汰政策將危及我們經濟的工業基礎,并將凍結2000萬戶家庭。” “全電力能源系統不僅在短期內無法實現,而且它也無法創造抵抗危機的能源供應。”Kehler認為,全電氣化將產生新的技術故障漏洞,并增加有針對性的網絡犯罪的攻擊風險。
哈貝克的供暖計劃計劃從2025年1月1日起禁止安裝燃氣鍋爐。“從2023年初開始,將停止推廣‘Renewable Ready’天然氣鍋爐,”正如交通燈聯盟協議中已經指出的那樣,從2025 年起,只能安裝基于65%可再生能源運行的供暖系統。
淘汰天然氣
加強熱泵、太陽能屋頂
具體而言,從 2025 年起,安裝熱泵,并將建筑物連接到供熱網絡,生物質能和太陽能熱能以及光伏屋頂系統將會發揮重要的支撐作用,”該文件指出。計劃為商業和私人新建筑提供太陽能屋頂義務,將通過“低息太陽能補貼貸款”來推進。由于能源危機,新建筑標準最早將在2023年將能效級別收緊至55的節能住宅。
然而這一切都關乎口袋里的錢。盡管熱泵的電費將免征附加費和稅費,但由于這些供暖系統的消耗非常高,特別是在寒冷的冬天,稅務機關的收入將會有非常可觀,而這些增加收入是否可以通過銷售二氧化碳配額來抵消還不清楚。
能源轉型過程中技術工人的短缺也將耗費資金。聯邦政府還希望到2030年將太陽能發電量翻兩番,達到200吉瓦,同時進行熱力轉換。根據計算,僅此一項就需要在九年后每小時安裝20000個太陽能模塊。該地區熟練工人的短缺可能會對供暖市場產生影響,因為計劃中的供暖系統電氣化也將需要電氣工程師。
淘汰天然氣
建筑物的天然氣供暖是關鍵因素
建筑業占德國天然氣消費量的50%。因此,在這一領域規劃支持措施和法規最為復雜。目前大約4000萬戶家庭中有2000萬戶仍然使用天然氣供暖。到2021年出售的鍋爐中有四分之三仍然是燃氣或燃油鍋爐。工作組希望阻止這種趨勢:通過廣泛的宣傳活動和補貼提前承諾,防止業主迅速“按原計劃安裝化石供暖系統”。
區域供熱網絡也將得到更多運用,不過計劃中沒有明確解釋天然氣和燃煤發電廠不再用作余熱,這將從何而來。用于整個市區的大型熱泵將成為熱點。計劃開展“余熱攻勢”,其中包括“將余熱用于新系統的義務”和“向熱網運營商和市政當局報告余熱的義務”,“市政供熱”有義務進行規劃”。到2025年為止,高效供暖網絡的聯邦資金僅提供15億歐元的預算,因此到2030年將可靠地增加到114億歐元。
該工作組還制定了工業計劃,迄今為止,天然氣已滿足35%的能源需求。優先電能可能會引發對效率措施的更多投資“超級折損”。未來,工藝熱將不再來自氣體燃燒,而將來自大型電力驅動的熱泵和電極鍋爐。然而,由于這些技術的成本很高,因此該概念承諾“運營成本補貼”。但是,該文件沒有提供有關相應資金數額的任何信息。
最新提出的這種能源概念著眼于長期擴大氫基礎設施和進口氫基能源,“Zukunft Erdgas”(未來天然氣)倡議組織還是擔心高估了電力及其潛力。他們的理由也非常充分:根據目前的情況,天然氣占德國一次能源消費的26%,而風能和太陽能占 5%。天然氣行業的建議是,更多地開發俄羅斯以外的其他資源,并迅速轉向氫氣和生物甲烷等綠色氣體,行業發言人凱勒說:“我們不需要對淘汰天然氣進行辯論,只是在天然氣上進行轉換,走向氣候中性的和安全的天然氣供應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