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力山東城市市政公用設施建設
2022年總投資預計完成超1千億元
城市市政公用設施是重要的基礎設施,包括城市道路交通、供排水、燃氣熱力、園林環衛等多個行業,在保障經濟社會發展、提高群眾生活水平、改善城市環境質量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國家對推動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工作高度重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改委等部委對城市排水防澇、燃氣管網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垃圾分類及處理等作出了具體安排。
齊魯晚報記者了解到,今年4月山東省人民政府網站發布的《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十大創新”“十強產業”“十大擴需求”2022年行動計劃的通知》中,“十大擴需求”2022年行動計劃將包括綜合立體交通網、現代物流網、能源保障網、城市市政公用設施網、現代水網、新型基礎設施網、農村基礎設施網在內的基礎設施“七網”行動列于首位。
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王玉志在發布會上介紹,省委省政府要求有關部門立足“十四五”期間,著眼我省未來10年發展需求,統籌謀劃基礎設施“七網”行動,作為“三個十大”行動的重要內容推進。接到任務后,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組織有關規劃設計單位和各市主管部門迅速開展《行動計劃》編制,邀請有關專家座談論證,深入基層調研,充分征求有關部門意見,反復修改完善。2022年初分別經省政府常務會議、省委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
王玉志介紹,《行動計劃》在總結梳理山東省城市市政公用設施發展現狀基礎上,結合城市發展階段、城鎮化進程以及未來城市演進趨勢等,提出了城市市政公用設施建設提升的總體要求、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十四五”期間全省城市市政公用設施建設總投資預計完成4897億元,2022年預計完成1000億元以上。
城市市政公用設施網建設總的目標是加快形成系統完備、布局均衡、標準適宜、運行安全、服務優質的現代化城市市政公用設施體系。
到2025年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35%
管道燃氣普及率達到96%
王玉志介紹,整體上看,經過多年來的持續建設,山東省城市市政公用設施承載能力不斷提升,有力保障了城市運行和群眾生活。
截至“十三五”末,全省城市和縣城建成區道路面積率15.45%,供水普及率99.68%,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7.95%,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65.3%,再生水利用率45.8%,管道燃氣普及率89.4%,生活垃圾焚燒處理率83%,建成區綠地率37.34%,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7.38平方米,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同時還存在一些短板和問題,比如設施標準不高、分布不均、養管精細化不足、安全韌性不強等。
在當前發展的基礎上,《行動計劃》明確了各行業目標,到2025年,城市建成區道路面積率達到15.7%,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7.90%以內,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70%,再生水利用率≥55%,集中供熱面積累計增加2.5億平方米,管道燃氣普及率達到96%,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生活垃圾焚燒處理率達到95%,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7.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7.5平方米。
重點開展排水防澇體系建設
新增城市綜合公園53平方公里
王玉志說,《行動計劃》全面貫徹落實國家關于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決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提高“七網”行動計劃針對性、合理性、可行性、有效性要求,做到四個注重。
一是注重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加大城市建成區水系統治理力度,重點開展“兩個清零、一個提標”和排水防澇體系建設,增強城市韌性,加快改善水環境。新增污水處理設施200萬立方米/日,污水處理廠出水達到準Ⅳ類標準,新建改造修復城區污水管網5000公里,新建改造城市雨水管網5000公里。
在城市供水節水方面,貫徹落實新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加強城鎮節水工作,降低供水管網漏損,提升再生水用量。新增城市供水能力430萬立方米/日,新建改造供水管網8000公里。
二是注重堅持綠色發展理念。以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為指引,提升城市能源安全保障、綠色低碳發展水平。城市燃氣設施方面,強化氣源保供,全面整治占壓等安全隱患,基本完成老舊管網改造,建設智慧化燃氣安全監管系統。新建燃氣管網22000公里,改造老舊燃氣管網2100公里。
城市集中供熱方面,加快熱源結構優化,積極發展利用工業余熱、地熱能、生物質能等多種綠色低碳能源,加快熱損較大的管網更新改造,推動溫暖服務升級。新增城市集中供熱熱源能力11200兆瓦,改造老舊供熱管網10000公里。
深入開展城市垃圾綜合治理,重點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加大建筑垃圾、廚余垃圾收運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力度。新增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8000噸/日,設區市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類系統。
三是注重完善提升城市功能。以提升城市宜居性為目標,推進城市道路交通、園林綠化提質發展。加快城市路網建設完善,推動特大、大城市建設高架橋快速路,補齊停車短板,提升市政設施養護管理水平。
新改建城市道路6000公里,新增地下綜合管廊120公里。加強城市自然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完善城市“綠心、綠楔、綠環、綠廊”等結構性綠地,嚴格保護古樹名木,通過見縫插綠、拆違建綠、破硬增綠等形式拓展老城區綠化空間,加快城市公園體系建設。新增城市綜合公園53平方公里,新增城市綠道25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