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儲氣庫布局
儲氣庫建設是我國天然氣供給中的重要環節。
2022年3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的《“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中提到,到2025年,全國集約布局的儲氣能力達到550億~600億立方米,占天然氣消費量的比重約13%。
6月9日,記者從中國石化新聞辦獲悉,中國石化天然氣分公司江漢鹽穴天然氣儲氣庫王儲6井正式投產注氣,8日首日注氣量19萬立方米。該井深2000多米,是國內最深的鹽穴地下儲氣庫。
中國石化方面表示,項目全部投產后,中國石化儲氣庫布局將得到進一步完善,可有效緩解我國天然氣供需矛盾,增強國家天然氣戰略儲備,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記者了解到,江漢鹽穴天然氣儲氣庫位于湖北省潛江市,利用地下鹽穴而建,相較于傳統的利用枯竭油氣藏建成的儲氣庫,鹽穴儲氣庫日提取量大,墊底氣量少,注氣和采氣轉換靈活,可用于日調峰和周調峰。該項目于2019年正式啟動,設計總庫容48.09億立方米,分“兩期三階段”實施。本次投產注氣的“王儲6”儲氣井是江漢鹽穴天然氣儲氣庫一期工程一階段項目的4口先導實驗井之一,一階段項目將于2026年全部投產。
近年來,中國石化持續加快儲氣能力建設,目前已建成金壇、文96等多座儲氣庫。特別是2021年,隨著中國石化中原油田衛11儲氣庫建成注氣,標志著我國華北最大天然氣地下儲氣庫群——中原儲氣庫群建成投產。
據悉,中原儲氣庫群容氣量達到100.3億立方米,為華北地區及黃河流域儲氣調峰、穩定供氣提供堅強的資源保障。
中國石化方面表示,“十四五”期間,公司將在中原油田地區陸續建設多座儲氣庫,進一步增強儲氣調峰能力,助力我國天然氣行業高質量發展。
6月1日,中國石化天然氣分公司集氣總站——輪南天然氣管道工程正式投產,首日輸氣量150萬立方米。中國石化方面表示,這標志著中國石化西部區域天然氣管道與國家管網實現互聯互通。項目投產后,中國石化西北地區天然氣資源可以通過管道輸送至我國內陸地區,將進一步完善西北地區天然氣管網布局,推進油氣管道“全國一張網”建設。
該管道位于新疆輪臺縣輪南鎮,地處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全長22.5公里,管徑800毫米,設計壓力10兆帕,設計年輸氣能力55億立方米,同時建成投用塔河增壓站和輪南輸氣末站各1座。
記者了解到,2021年,中國石化天然氣產量同比增長12%,創近4年最大增幅。
“穩油增氣”
當前,我國能源消費向清潔低碳轉型步伐加快。
2021年,天然氣、水電、核電、新能源發電等清潔能源消費比重提升至25.5%,比2012年提高了約11個百分點。
在2022年6月9日召開的中國石油2021年度股東大會上,記者獲悉,當前,中國石油將綠色低碳納入公司戰略體系,錨定力爭2025年左右實現碳達峰、2050年左右實現“近零”排放的目標承諾,按照“清潔替代、戰略接替、綠色轉型”三步走總體部署,推進實施綠色產業布局,打造化石能源與新能源融合發展的“低碳能源生態圈”。
在清潔替代方面,當前,中國石油正在提升天然氣在油氣產量中的比重。
中國石油方面提到,2021年,公司持續實施“穩油增氣”,全年國內銷售天然氣1946億立方米,相當于替代2.59億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約2.6億噸。2021年,國內天然氣產量在油氣產量當量占比達到51.6%,建成投產39個新能源項目。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9部門聯合印發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中提到,加快發展生物天然氣,以縣域為單位積極開展生物天然氣示范,提高有機廢棄物、畜禽糞便的資源化利用率,助力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
據悉,生物天然氣以農作物秸稈、畜禽糞污等有機廢棄物為原料,經厭氧發酵和凈化提純產生。發酵過程中產生的沼渣沼液可生產有機肥再還田施加到土壤中,具有綠色低碳清潔的特性。
6月6日,中國石油首個秸稈制生物天然氣中試基地在大慶油田建成。
目前,該項目生產運行穩定,日產沼氣量達2000立方米以上,其中甲烷含量高于50%、生物天然氣純度高于95%,生產效率是國家標準的4倍,主要效率指標處于國內外領先水平。
2021年6月,大慶油田500立方米微生物厭氧發酵系統裝置及配套工程開工建設,當年11月建設完成中試項目。今年初,大慶油田成立了工作專班,研發出高溫干式連續厭氧發酵技術,建成一條池容為500立方米的中試生產線,培育篩選出秸稈制生物天然氣高溫厭氧菌種,掌握了接種時間與接種量之間的規律。
記者了解到,這項技術得到國家農業農村部專家認可,專家認為相關技術設備實現了高效產氣,符合生物質厭氧發酵未來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