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何柳穎
編 輯丨李瑩亮
供應削減,冬季將至,歐洲國家正苦苦思索于如何保障接下來的天然氣供應。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7月1日公布的初步統計數據顯示,該公司上半年對非獨聯體國家天然氣出口量為689億立方米,較去年同期減少310億立方米,降幅約為31%。
可以想象,這對歐洲國家產生了多大的影響。根據IEA數據,2021年歐盟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為1550億立方米,約占歐盟天然氣總進口量的45%和總消費量的40%。在2022年4月,俄羅斯天然氣占歐盟天然氣總消費量的比例已降至26% 。
在歐盟堅定地走向對俄能源制裁的時候,英國充當起了替歐洲補氣的“救援者”角色。根據英國商務、能源與產業戰略部公布的最新數據,2022年第一季度,借助通向比利時和荷蘭的兩條互連管道,英國向歐洲大陸出口了大量天然氣,這使得英國天然氣出口量同比大增145%。
由于是雙向互連,出口增加導致了英國天然氣進口的下降,一季度英國的總進口量同比下降了11%。與此同時,在以再氣化設施滿足歐洲天然氣需求的過程中,英國的LNG(液化天然氣)進口在2022年第一季度增加了近50%。
在英國看來,馳援歐洲天然氣似乎顯得有些過于消耗自身,疊加俄烏沖突持續,能源價格高企,英國對本國的天然氣供應開始感到緊張。有消息顯示,若英國出現天然氣供應嚴重短缺,英國國家電網(National Grid)可能會關閉通往荷蘭和比利時的天然氣管道。
英國方面強調,天然氣緊急情況“極不可能”發生。只是,對于歐洲而言,這一不確定因素的增加無疑再度加劇了其“氣荒”之痛。
英國“自保”
俄烏沖突以來,為支援歐洲的天然氣供應,英國的天然氣出口量大幅上升。
據了解,英國擁有僅次于西班牙的歐洲第二大LNG再氣化基礎設施,在對歐供氣方面起著關鍵作用。EIA(美國能源信息署)數據顯示,英國的再氣化能力為4.7Bcf/d(十億立方英尺/天),其中通往比利時與荷蘭的兩條管道的出口量高達2.5Bcf/d。自 2022 年 3 月以來,這兩條互通管道一直在以接近最高速度運行。
英國商務、能源與產業戰略部統計數據指出,2022年第一季度,由于通往比利時與荷蘭的兩條管道被用于向歐洲供應天然氣,英國天然氣出口量同比大增145%,LNG進口量也增加了近50%。
持續而大量的天然氣輸送使英國壓力倍增。對于英國而言,天然氣是其不可缺少的主要能源之一,2020年英國有35.7%的發電量來源于天然氣。在此背景下,英國釋放出了“自保”信號,稱若未來幾個月天然氣供應不足,National Grid可能會關閉與荷蘭和比利時相連的互通管道。
英國政府方面“安撫”稱,天然氣緊急情況“極不可能”。National Grid官網上同樣顯示,“迄今為止,從未發生過網絡天然氣供應緊急情況”。只是,當時還沒有發生俄烏沖突這一黑天鵝事件。
歐洲輸氣運營商協會(ENTSO-G)總裁Bart Jan Hoevers對此回應稱,“我肯定會建議英國重新考慮關閉通道一事。雖然互通管道在夏天對歐洲大陸有利,但在冬天對英國也有利。”
民德研究院院長、前中海油能源經濟研究院首席能源研究員陳衛東也向21記者指出,“英國的天然氣儲存能力很小,一般而言,在夏季,英國向歐洲供氣比較多,到冬季,英國需要反向從歐洲的天然氣儲庫里買氣,這兩條互通管道對于英歐而言起著互利作用。”
但從近期消息來看,英國對于本國天然氣供應顯得較為不安。此前有官員警告稱,如果俄羅斯停止向歐洲供應天然氣,在最壞的情況下,今年冬天約有600萬英國家庭可能面臨斷電。
英國商務、能源與產業戰略部強調,“能源安全是絕對優先事項”。為更好地應對冬季能源使用問題,英國還任命了一位冬季適應主任,該職位由此前的能源戰略總監Jonathan Mills擔任。
冬季將至,英國斷供與否,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俄羅斯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情況。據悉,National Grid將會在今年9月按照緊急預案對本國天然氣和電力供應進行測試評估。
美國“躺贏”
就在英國發愁于是否繼續支援歐洲天然氣的時候,美國竟實現了對歐供應量的“彎道超越”。
當地時間6月30日,國際能源署(IEA)署長Faith Birol在社交媒體分享的IEA數據顯示,在歐盟的天然氣進口中,來自美國的LNG供應量持續攀升,至今年6月,美國LNG供應量已超過俄羅斯的管道輸送量,“這是歷史上第一個月”。
金聯創天然氣分析師王亞飛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5月俄羅斯向歐盟供應了約79億立方米的管道天然氣,當月美國的液化天然氣供應量約為48億立方米。而6月底,俄羅斯管道氣日供應量已較6月初減少一半,美國LNG恰好在這時實現了趕超。”
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國際大宗商品研究室主任王永中向21記者補充指出,“美國對歐洲的LNG供應量大增,一方面是市場因素起作用,歐洲的天然氣需求迫切,出價高,吸引著美國頁巖氣廠商加大對歐洲供貨,另一方面是地緣政治因素發揮作用,美國需要幫助歐洲盟友降低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
目前,美國的LNG供應已成為歐盟能源替代的重要方案之一。根據歐盟的計劃,到今年年底要將俄羅斯天然氣進口量減少約1000億立方米,降幅近三分之二,中間的缺口將通過美國和卡塔爾等天然氣供應商以及可再生能源等途徑進行彌補。
“對美國而言,歐洲的天然氣價格也很有吸引力。而且,澳大利亞和卡塔爾的現貨相對而言比較少,美國現貨更多,輸出調配也更靈活。從目前趨勢看,美國有機會把俄羅斯的管道氣擠出歐洲市場,并順勢以其液化氣逐漸占領歐洲市場。”王永中稱。
就在今年3月,美國總統拜登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達成了一項能源協議,計劃年內額外增加150億立方米的LNG供應。在6月實現了歷史性跑贏俄羅斯管氣之后,美國或將在歐洲的能源版圖中圈定更大的范圍。
除此,在與其他LNG供應大國的較量中,美國也有望實現趕超。EIA曾分析指出,自2017年美國的天然氣年出口量超過年進口量以來,管道和液化天然氣出口量均實現顯著增長。EIA預測,美國的LNG出口量將在2022年達到122億立方英尺/日,若實現,美國將在今年超過澳大利亞和卡塔爾,成為全球最大的LNG出口國。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國自由港事件之前,即5月的時候,美國LNG生產設施基本滿負荷運行,之后的供應增量有待進一步觀察。”王亞飛提醒。
放寬煤電,轉投核電
歐洲如今面臨的“氣荒”危機仍在蔓延。
北溪天然氣管道公司日前表示,由于管道維護,7月11日至21日將暫時關閉“北溪-1”兩條天然氣管道支線。“北溪-1”是俄羅斯向歐盟國家運輸天然氣的關鍵通道,此前該管道的天然氣供應量由于“設備故障問題”被大幅削減,目前僅以 40% 的產能運行。
而且,由于未按照俄方要求的以盧布支付天然氣貨款,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目前已暫停或減少向保加利亞、波蘭、芬蘭、荷蘭、丹麥、德國的能源公司供應天然氣。
為保障天然氣供應,歐盟議會和理事會此前迅速通過了一則天然氣存儲決議,要求各成員國在2022 年11月1日前,至少填充存儲設施80%的儲存容量,并在未來幾年達到90%的目標。
歐洲天然氣基礎設施組織(GIE)7月3日的數據顯示,目前歐盟的天然氣儲存容量在59.43%,仍有一定差距,但據記者觀察,近日這一數據均實現了小幅上升。
王亞飛表示,“按照金聯創統計的歐盟庫存日注氣量推算,相信歐盟能夠如期實現80%的目標。但進入7月后將是夏季消費高峰,且俄羅斯開始北溪管線的年度檢修,挪威也開啟氣田設備的年檢周期,綜合而言這一目標仍存挑戰。”她認為,想要實現80%的目標,恐怕從削減消費入手比較可行。
除了設施條件限制之外,高通脹等問題同樣給歐洲帶來了很大的不確定因素。當地時間7月5日0點開始,由于未能談妥工資增長問題,挪威國家石油公司(Equinor) 幾個油氣田的關鍵員工舉行罷工。據悉,如果在罷工升級之前未能達成協議,挪威大陸架上約13%的天然氣產能將被關閉。
受此刺激,歐洲天然氣期貨價格一度暴漲,北京時間7月5日14:30,被視為歐洲天然氣價格風向標的荷蘭TTF近月天然氣期貨觸及3月9日以來的盤中最高水平,報每兆瓦時165歐元。
面臨著愈加嚴峻的供應壓力,德國、荷蘭等國相繼宣布放寬對煤炭發電的限制,這自然是積極擁抱清潔能源的歐盟所不愿意看到的。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對此強調稱“不要向骯臟的化石燃料倒退”,并提醒各成員國繼續關注對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投資。
歐盟委員會的預測數據顯示,在未來5-10年,歐盟的煤炭使用量將比此前預期的多5%。但在受訪專家看來,重新使用煤電只是作為暫時的救急所用,對于歐洲而言,為應對能源形勢的變化,接下來更可能會對核電投向更多注意力與投入。
王永中指出,目前歐洲是堅定地走在可再生能源的路上,這需要投資與時間,但歐洲決心很足,投資也很大,回歸煤電不可能。“目前的一個變動因素在于核電,之前在天然氣供應充分的情況下,歐洲多國計劃關閉核電,但是如今天然氣供應明顯趨緊,多個國家開始重新考慮發展核電。”
此前,比利時宣布將2025年廢除核能的計劃延后十年;IEA圍繞歐洲能源制定的十點計劃同樣提及最大限度地利用核能等低碳排放能源、暫時推遲原定于2023年關停的反應堆等。
“歐洲國家現在的確面臨著較大的供應壓力,但也絕非沒有解決方案,關鍵在于找到‘替代品’。在這方面,美國等其他進口來源、風電等可再生能源、法國和羅馬尼亞等國家的高比例核電、波蘭高比例的煤電等都可以進行補充”。陳衛東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