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在“超齡服役”的鋼瓶,密密麻麻擺滿院子,場面觸目驚心。這也是柳州市至今查處的最大“黑氣”案件。
“最大黑氣庫”藏身小學附近
近日,柳南區城管執法局和轄區公安部門接到市民反映稱,有人在南環路帽合村下木照屯存放大量的燃氣瓶,數量很多,隱患巨大。執法部門經過一系列的明查暗訪,在掌握相關證據后,9月8日下午4時許,城管、公安、市燃氣協會等部門冒著小雨,雷霆出擊。
首先,執法人員前往下木照屯飛凌小學北側數十米處,在一間石棉瓦頂的簡陋平房看到,這間平房高約2.5米,面積25平方米,除了過道外,室內里三層外三層堆放著大量燃氣瓶,幾乎堆到房頂。
10多名執法人員花費40多分鐘,從平房內搬出燃氣瓶653個。此時,雨水加汗水,每個人的衣服都濕透了。
緊接著,執法人員從旁邊一間廠房內找到42個燃氣瓶;在廠房后道路邊一輛汽車上,又“揪”出52個。三處共查處燃氣瓶747個。廠房內的42個,里面都灌裝有燃氣;平房和汽車上很多同樣外觀規格的氣瓶,重量與空氣罐也有明顯區別。眾人判斷,其里面或多或少也有一定的燃氣或燃氣殘渣。
被查前仍在大量違法交易
據當事人潘某現場交待,他是鹿寨縣人,幾年前在此租下一間廠房從事紙巾生產加工業務,因生意不景氣,只得另辟“生財之道”。燃氣瓶是從廢舊店以每個45元的價格收購過來的,收購后將其銷售到貴州、云南等地,據他了解,“接盤者”是將燃氣瓶切割后,用于制作燒柴火的灶具。
潘某辯稱,順帶從事“黑氣”業務差不多半年時間,只收購了執法部門所查處的燃氣瓶。但此說法馬上不攻自破,民警在其廠房內找到2張沒有發貨地址的燃氣瓶送貨單,一張是今年8月7日的996個,另一張是今年9月4日的1006個。
證據面前,潘某只好一并“認領”了送貨單上數據。執法人員還在其廠房內發現有數個已經制作好的灶具,潘某說這些是“出口轉內銷”的產品,自己是“順便”幫賣,每個售價40多元。
柳州市燃氣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是柳州市至今查處的“黑氣”最多的一次,所查處的747個燃氣瓶都沒有張貼燃氣溯源檢測二維碼,均為報廢的“黑氣”瓶。大量的燃氣瓶長時間存放在簡易的平房或路邊的汽車上,在炎熱高溫環境中,有發生泄漏或爆炸的可能。現場氣瓶數量巨大,對周邊居民的生命和財產構成極大威脅。
當日下午,執法部門暫扣了潘某的747個燃氣瓶和用于運輸的一輛汽車。而他到底收購銷售了多少燃氣瓶,所收購的燃氣瓶的目的是什么,公安部門將作進一步調查處理。
“百日行動”持續加大查處力度
據統計,柳南區自8月份開展燃氣安全整治“百日行動”以來,先后查處“黑氣”窩點8處,暫扣“黑氣”近1000瓶。《城鎮燃氣管理條例》規定:燃氣實行經營許可制,未取得燃氣經營許可的單位和個人,禁止從事燃氣經營活動。違反規定的,可對經營站點處3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柳南區城管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黑氣”的生產、存儲、灌裝及所用鋼瓶,均不符合安全標準,希望市民不要貪圖便宜使用來路不明的“黑氣”。下一步,執法部門將加大查處力度,對“黑氣”問題實行零容忍態度,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市民發現“黑氣”窩點的,可向柳州市智慧城管平臺反映。
“黑氣”為何危害巨大?
●“黑氣”藏匿處無任何安全措施,而周邊人口一般較稠密,發生事故易造成人員重大傷亡。
●“黑氣”違規運輸,改裝車的密閉空間內極易形成易燃易爆混合氣體,導致發生爆燃。
●“黑氣”經營者使用超期或報廢的液化氣鋼瓶,漏氣、角閥開啟不暢等問題頻發,極易導致泄漏、爆燃等事故。
●“黑氣”經營者未經過專業培訓,將大瓶液化氣分裝到小瓶中,極易泄漏、爆燃。
●“黑氣”經營者銷售的瓶裝液化氣短斤缺兩,侵犯用戶利益。
●“黑氣點”銷售的瓶裝液化氣中摻加二甲醚,腐蝕橡膠圈,導致鋼瓶漏氣,發生爆燃。
如何辨別“黑氣”
看:看瓶頸,沒有企業代碼+流水號鋼印的,螺絲擰口未封口處理的,就是不合格的;看瓶身,沒有年檢標志的,超出使用期限的,也是要果斷拒絕的。
辨:辨顏色,合格的液化氣燃燒火焰應該是藍色的,如果火焰藍色少紅色多,必定有添加;辨味道,“黑氣”添加的成分會讓燃氣的味道更濃烈,聞到明顯煤氣味道的燃氣,就要小心了。
判:判場景,“黑氣”不合法,經營者為躲避檢查,往往租用民宅或其他隱蔽場所儲存,在小雜貨店面擺一兩個鋼瓶做樣子,派發送氣工小卡片招攬客戶。遇到這種遮遮掩掩的銷售方式,基本上可以判定是“黑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