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缺啥,市場就炒作啥。在歐洲面臨能源危機的時候,大A巨無霸兩桶油股價都不斷走強,中國石化股價刷新了近兩年新高。
當下能源不管是石油、天然氣還是煤炭等都成為全球搶購的香饃饃。
根據伊朗石油部日前公布的報告,伊朗將通過阿塞拜疆每天從俄羅斯購買900萬立方米的天然氣。
伊朗本身是個能源大國,天然氣儲量居世界第二,僅次于俄羅斯,卻也還要從俄羅斯購買。這其中的邏輯還是全球能源分布不平衡,能源存在很大的差價,從而推動了能源套利交易。
這不就是賣鏟子的比挖礦更容易賺錢么。我們作為全球貿易大國,難道不會分一杯能源羹?
油氣產業鏈
上游主要是油氣資源的勘探、開發與生產階段,傳統的油氣設備與服務主要集中在上游階段;
中游主要是油氣資源的存儲與運輸,包括油氣管道、儲罐等材料生產、管網建設與運營以及油氣運輸服務等。
下游則是成品油煉制與銷售、石化產品加工等終端環節企業。當前石油公司普遍形成上下游一體化布局,體量通常都非常大,這也是全球石油公司的一個普遍特征。
國內油田服務公司包括三大石油集團下屬專業服務公司(內部公司)和三大石油集團以外的眾多民營專業服務公司。產業鏈格局是“三桶油”基本壟斷國內石油勘探開發生產市場。
中游主要是油氣儲存和運輸方面,這里主要涉及到的是油氣管道建設以及液化油氣的海運。隨著俄羅斯通向歐洲管道油氣的暫停,會刺激油氣海運需求的增加。中遠海能漲幅超過200%,公司市值從年初的231億元上升到905億元。
下游主要是銷售和煉化企業。其中代銷需要值得注意,目前連伊朗都玩起來左手進右手出的手法,國內不排除也會進行油氣的代銷。煉化后的石油主要產業鏈如下:
油氣價格影響因素
油氣的主要影響因素包括產油國的供給,以及全球的需求還有美元等因素。當然這里如果把油氣分成石油和天然氣的話,除了以上的因素外,石油、天然氣以及煤炭等能源之間也存在部分相對替代的影響。
供給方面:
2021年,全球原油產量8988萬桶/天(約42.21億噸/年)。其中,OPEC占據市場份額約35%。美國、沙特、俄羅斯是三大石油巨頭,其合計市場份額為43%。
2010-2020年初美國頁巖油產量快速增長,美國原油總產量從550萬桶/天提升至最高1310萬桶/天,疫情后有所回落,目前維持1200萬桶/天左右。美國在全球原油市場的產量份額從2010年9%提升至2021年18%,OPEC市場份額由41%降至35%。
2021年,俄羅斯原油產量5.2億噸/年(近1050萬桶/天),出口量2.3億噸/年(約460萬桶/天),占全球10%以上。
根據EIA,從出口地區看(2020年),出口歐洲占比約50%(約230萬桶/天),亞太地區占比42%;從出口主要國家看,中國、德國、荷蘭、波蘭、韓國、白俄羅斯分別占比31%、11%、11%、7%、6%、6%。
供給方面潛在增產方面有限,俄羅斯被制裁之后,石油出口有所減少,而OPEC國家繼續維持減產協議,美國頁巖油企業現多強調資本支出紀律,優先償債與股東回報,增產相對謹慎。美伊核協議談判進展緩慢,機構認為即使談判達成,伊朗原油完全回到原油市場仍需時間,短期影響有限。
需求方面:
2021年全球原油消費量9409萬桶/天(約42.46億噸/年),同比增長6.0%。1965~2021年全球原油消費年均復合增速為2.0%。
近十年來(2011-2021)全球原油消費量增加666萬桶/天,其中中國是增量的主要貢獻者,消費增量為581萬桶/天;印度次之,消費增量為140萬桶/天。2011-2021年中國、印度原油消費量大幅增長,遠高于全球原油消費增速。
庫存方面:
2020年下半年以來,隨著疫情緩解、需求逐步恢復及OPEC+減產執行,全球原油庫存回落,目前處于近五年底部區域。
綜上情況,可以看出在全球石油需求增加以及供給產能有效和庫存偏低下,全球油價具備繼續高位震蕩的支撐。當然值得注意的石油需求增加主要來在亞洲國家比如中國、印度等。
而我們又是多煤國家,如果全球石油走強會引發煤炭替代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