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賀輝 郭由 毛道光 郭祎明 青島報道
近日,記者走進青島徐家東山熱源項目,卻看不到印象中熱源廠“應有”的樣子。作為工業化標志物的大煙囪不見了,路面也沒有運煤灑漏的痕跡,取而代之的是現代化新廠房,干凈整潔的道路,與周邊的住宅、學校、商鋪樓融為一體。原來的煤庫,也將改造成社區綜合服務場館,邀請居民來健身、活動。
自去年起,青島能源熱電集團開始對市內三區(市南、市北、李滄)熱源項目進行“煤改氣”能源替代,分三批對40余處燃煤熱源替代改造,目前已完成大部分目標。“煤改氣”全部實施完成后,僅市內三區每年就可減少煤炭消耗100萬噸,在維持供熱量不變的情況下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85萬噸,較燃煤降低50%。
“煤改氣”實現潔凈排放 周邊居民從“躲不及”到“主動來”
“以前從浮山往下一看,熱力廠區大大小小全是煙囪,與周邊的寫字樓、住宅樓格格不入,在青島的紅瓦綠樹、碧海藍天中顯得很不協調。”青島能源熱電集團工程管理部副部長趙仁強介紹說,徐家東山“煤改氣”項目分兩期改造,將6臺燃煤鍋爐全部替換為燃氣鍋爐,拔掉了作為工業化標志物的大煙囪,實現了潔凈排放。
青島能源徐家東山熱源項目鍋爐車間內干凈整潔(攝影:毛道光 郭祎明)
記者走進徐家東山熱源項目的鍋爐車間,干凈整潔的車間里6臺乳白色的70兆瓦燃氣鍋爐一字排開。一期項目的1號、2號燃氣鍋爐已于去年供暖季投入運行,二期3至6號鍋爐的熱水循環系統也已安裝就位,目前正在進行煙風道的安裝,預計月底即可全部調試完畢,今年供暖季投入使用。
去年采暖季時,這個車間里的4臺58兆瓦燃煤鍋爐和2臺70兆瓦燃氣鍋爐同時運行,僅一墻之隔,卻是臟凈“兩重天”。 趙仁強介紹,燃煤鍋爐車間里,煤炭燃燒的刺鼻氣味非常明顯,地面、扶手都是一層煙塵,每班要打掃三四次,十幾名巡檢工人承受著巨大的噪聲來回巡查。而在燃氣鍋爐車間,卻是干凈整潔、氣味正常,噪音也低很多,中控室內僅需兩三個人值班。
去年供暖季,燃煤鍋爐與燃氣鍋爐同時運行,煙囪排放對比(紅圈中為燃氣鍋爐煙囪)(攝影:毛道光 郭祎明)
車間外,同樣是截然不同的兩幅場景。燃煤鍋爐的大煙囪高達78米,24小時不斷冒著白煙,燃煤鍋爐雖經超低排放改造達標,但每年仍會產生大量環境污染物。與之相比,燃氣鍋爐墻外的兩根銀白色小煙囪因為沒有可見煙塵,不仔細看很難發現。
“往年這時候,這條路上正在忙碌地運煤,每天夜間幾十輛重貨車來往,造成的煤塵灑漏、噪音污染,給周邊居民、學校帶來很大影響。”趙仁強介紹說,往年采暖季平均每個月都要進煤或出渣一次,周圍學校、居民、商戶躲避不及,頗有怨言。
徐家東山熱源廠周邊分布有學校、居民區、商務樓等(攝影:毛道光 郭祎明)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徐家東山熱源廠周圍100米范圍內,就有市北區第二實驗小學、住宅小區和高檔商鋪區,大煙囪排放的煙塵廢氣很容易影響到周邊。“采用燃氣鍋爐后,天然氣采用埋地管道輸送,一舉解決了燃料運輸帶來的尾氣排放、交通安全、沿途撒漏等問題。”趙仁強介紹說。
“煤改氣”改造后,徐家東山熱源廠節省出大片空地(攝影:毛道光 郭祎明)
“煤改氣”熱源替代項目完成后,徐家東山廠區拆掉了輸煤廊、脫硫塔、涼水塔、除塵器、大煙囪,整個廠區節約了2/3的面積。“下一步,我們將對廠區閑置土地進行綜合開發利用,將煤庫隔開并改建成綜合服務場館向周邊社區開放,包含停車場、羽毛球場、籃球場、健身服務等,到時候就會有很多居民主動來鍛煉。”趙仁強說,改造過程中,還對鍋爐房進行了去工業化設計,使之更好地融入周邊環境。
“煤改氣”改造后徐家東山熱源廠節省出的大片空地將進行路面硬化并建活動場地(攝影:毛道光 郭祎明)
海底輸氣管線讓能源替代“底氣十足” 市內三區每年可減少燒煤百萬噸
青島能源熱電集團在青島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實施“煤改氣”能源替代項目。徐家東山熱源項目是“煤改氣”的重點項目,在市專班頂格協調下,環保、規劃、住建等部門積極支持“煤改氣”項目推進,加快手續辦理進度。青島能源熱電集團在二期改造中實行清單化運行、壓茬推進,每個節點都由專人負責,實現當年拆除、當年建成的任務目標。
徐家東山熱源廠“煤改氣”鍋爐吊裝施工(攝影:毛道光 郭祎明)
據趙仁強介紹,這次使用的國產無壓燃氣鍋爐,最大供熱效率能達到106%,相比傳統燃煤鍋爐的70%左右有了大幅提高。同時,由于不需要除雜、脫硫、脫硝,燃氣鍋爐的供熱能耗也比燃煤鍋爐降低了20%左右。以徐家東山熱源項目為例,原來的6臺燃煤鍋爐,實際供熱能力只有300多萬平米,供熱范圍僅覆蓋了市北區的1/3左右。而“煤改氣”后的6臺70兆瓦燃氣鍋爐總功率達到420兆瓦,最大供熱面積可達1200萬平米,供熱范圍覆蓋整個市北區還有富余。
70兆瓦國產無壓燃氣鍋爐,供熱效率較燃煤鍋爐大幅提高(攝影:毛道光 郭祎明)
青島市持續且穩定的天然氣供應,保證了“煤改氣”能源替代項目“底氣十足”。政府部門公開信息顯示,膠州灣海底天然氣管線工程是青島首條進入城區的大口徑高壓天然氣管線,也是目前國內涉海距離最長的城市燃氣管線。該項目起點為膠州張應分輸站,途經膠州市、城陽區、市北區,從女姑口大橋西入海,沿膠州灣海底向南至鎮平路調壓站,經調壓計量后分別向擬建水清溝天然氣熱電聯產項目、華電青島天然氣熱電聯產項目和市區燃氣管網提供用氣保障。
這條管線全長72公里(其中陸地段60公里,海底段12公里),設計年輸氣能力36億立方米,計劃于2022年11月底具備通氣條件。項目建成投用后,將與董家口LNG碼頭項目、全域“煤改氣”項目、大型燃氣發電項目協同一體,構建起“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保障體系。
徐家東山熱源項目“煤改氣”拆掉了大煙囪,與周邊環境更加融合(攝影:毛道光 郭祎明)
“‘煤改氣’后實現清潔排放,二氧化碳減排明顯,尤其是實現了二氧化硫零排放,氮氧化物低至30毫克每立方米,大大低于100毫克的國家標準。”趙仁強介紹說,以徐家東山熱源改造項目為例,完成6臺燃煤鍋爐替代后,每年可減少煤炭消耗9.28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1萬噸,環境效益顯著。
青島市“煤改氣”全部實施完成后,僅市內三區每年就可減少煤炭消耗100萬噸、減少粉塵排放63噸、氮氧化物407噸、煤渣13.5萬噸;減少約6萬輛次重型貨車運輸以及煤場揚塵污染。與燃煤供暖相比,在維持市內三區供熱量不變的情況下,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約85萬噸,降低約50%,綜合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十分可觀。
徐家東山熱源項目二期施工進入尾聲,10月底調試完畢(攝影:毛道光 郭祎明)
預計到2023年底,青島市將完成市南、市北、李滄、嶗山建成區的“煤改氣”工作。由于二氧化碳實際排放量小于配額,青島能源熱電集團還將通過交易市場出售配額,繼續加快推動能源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為青島市創造優質項目引入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