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赴沙姆沙伊赫特派記者黃培昭】備受矚目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COP27)今天結束。從本月6日到17日,《環球時報》記者參加了多場新聞發布會并與各國與會代表以及媒體人士進行交流,深刻感受到了各方的激烈博弈。此次會議的一大亮點是發展中國家尤其是非洲國家為捍衛自身利益勇敢發聲,與發達國家展開較量。與此同時,發達國家內部在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援助方面也存在分歧。不僅西方國家沒有履行其對發展中國家的承諾,一些西方媒體還無理指責中國,遭到中方有力回擊。
埃及總統的講話多次被掌聲打斷
從11月6日開始,來自190多個國家、地區、國際組織的代表以及各界人士約4萬人齊聚埃及海濱城市沙姆沙伊赫。《環球時報》記者在大會現場感受到了與會者特別是發展中國家與會者的熱情。在辦理有關證件時,記者看到辦證的地方人頭攢動,如同中國春運時火車站的情景。在媒體區,主辦國埃及為各國媒體人士提供了上百臺電腦。《環球時報》記者和其他同行交流時發現,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媒體人士普遍對此次大會充滿期待,希望埃及能為發展中國家仗義執言,敦促發達國家兌現它們2009年許下的承諾。當時在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發達國家承諾在2020年之前,每年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至少1000億美元資金,以應對氣候變化挑戰。
“作為主辦國,埃及將今年的全球領導人峰會命名為‘氣候落實峰會’,就是為了強調各國對氣候承諾的落實。”在7日的COP27開幕式上,埃及總統塞西發表講話,敦促發達國家履行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的承諾,幫助在氣候危機中受沖擊最嚴重的發展中國家。他強調,世界有必要讓所有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非洲的發展中國家,感到它們的優先事項得到了考慮和回應,并讓發展中國家在其能力和獲得的資金數額范圍內承擔起應對氣候變化的責任。
記者注意到,塞西的講話多次被掌聲打斷,尤其是當他講到西方國家應該向發展中國家兌現援助資金承諾時,掌聲更是熱烈且持久。與會的巴林代表團成員法蒂瑪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塞西是站在發展中國家的立場上發表講話的,這讓人們看到了希望。”埃及《金字塔報》在報道中直言,塞西的講話是沖著西方去的,他是在為以非洲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代言,為發展中國家的利益鼓與呼,因此受到與會發展中國家尤其是非洲國家的熱烈歡迎。多種自然災害加劇是由溫室氣體排放量劇增造成的,這些氣體主要來自于富裕的工業化國家,而它們一直在回避對發展中國家的賠償問題。在COP27舉行前,經“77國集團和中國”這一發展中國家集團的談判代表提出,并經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約200個締約國的廣泛討論后,“損失與損害問題”終于被提上了此次大會議程。
“給我們錢!”巴哈馬總理戴維斯向發達國家喊話。他強調說:“我們超過40%的債務與氣候變化影響直接相關,而氣候變化會讓此類危機越來越多。”納米比亞總統根哥布斥責發達國家是“罪犯”,因為它們是歷史上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巴巴多斯總理莫特利說,大國遭受極端天氣和自然災害后仍能生存,但小國的承受力卻沒有那么強。帕勞總統薩蘭格爾·惠普斯強調,新冠肺炎疫情重挫該國的經濟,盡管努力重建,但“氣候危機正在把我們撕成碎片”。
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下屬的非洲氣候變化政策中心在會議期間表示,氣候變化對非洲各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有很大影響,全球氣溫每升高1攝氏度,非洲大陸國家的GDP就會下降約2.25%;每升高4攝氏度,就會下降約12.12%。非洲西部、中部和東部比南部、北部受的影響更大。非洲開發銀行的報告顯示,從2020年到2030年,非洲大陸需要多達1.6萬億美元來控制氣候變化和適應已經很明顯的不利影響。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非洲大陸是地球上最令人同情的氣候受害者之一。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11%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量卻只占2%,放眼整個非洲大陸,其碳排放量也只占全球的4%左右,但非洲國家卻成為氣候風險的最大承受者。非洲開發銀行最新的報告稱,由于氣候變化,非洲大陸的人均GDP增長損失5%至15%。根據聯合國國際環境規劃署的統計,這些最不發達國家每年獲得的氣候適應資金,還不到非洲各國政府目前支出的3%。
“整個非洲大陸的碳排放量不足全球的5%,但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卻是最大的,這不公平!發達國家應該兌現援助非洲應對氣候變化的資金承諾。我們沒有收到錢,卻被要求為氣候變化埋單,這種情況不能再持續下去了!”肯尼亞代表團成員瓦奇拉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憤憤說道。
在巴布亞新幾內亞展館內,《環球時報》記者看到這樣一句醒目的標語:“我們需要1000億美元拯救我們的雨林!”該展館負責人、雨林國家聯盟執行主任凱文·康拉德解釋說,他們之所以這么寫,就是為了嘲諷發達國家多年前對發展中國家作出的、但遲遲未能兌現的1000億美元氣候變化融資,“我們要說的是,僅僅是保護雨林,1000億美元都不夠。我們需要的遠比這多”。當被問及當前的重重危機是否影響了發達國家履行其承諾時,康拉德諷刺說,它們有很多借口,會說是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或者俄烏沖突。發達國家在別的事情上花費數萬億美元,但在氣候變化問題上,它們連1000億美元都拿不出來。16日下午,由43個成員國組成的小島國聯盟發表聯合聲明,批評許多發達國家不作為,對建立“損失與損害”融資機制造成破壞性打擊。
“西方想裝傻到什么地步?”
“只有歐洲在付錢。”法國總統馬克龍參會時稱,法國和歐洲“正走在減排的正確軌道上”,但美國等富裕的非歐洲國家卻沒有。《環球時報》記者在會議現場注意到,發達國家代表的態度不一樣,有的強調集體責任,有的像馬克龍一樣要求美國提供資金,也有替發展中國家說話和發聲的。約旦《憲章報》記者穆哈辛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發達國家之間并非鐵板一塊,而是存在著巨大的分歧和利益矛盾,這才使它們發出不同的聲音。對此,卡塔爾半島電視臺也撰文稱,歐洲各國之間以及歐洲與美國之間,利益各異、矛盾叢生,難免發生爭執和指責,甚至相互詆毀和攻訐。
馬克龍提議向貧窮國家提供援助,穆哈辛對此表示擔憂說,眼下歐洲正在經歷能源危機和通貨膨脹危機,又被俄烏沖突搞得焦頭爛額、無暇旁顧,“就算歐洲國家錢袋滿滿,恐怕也是一定要用于刺激經濟等事宜的”。
雖然美國遭到馬克龍點名批評,但美國總統拜登11月11日卻在COP27上聲稱,美國正在采取行動。拜登政府正在改變特朗普時期的氣候政策,希望通過這次氣候大會重塑美國在氣候問題上的領導力和公信力。《環球時報》記者在現場注意到,拜登11日在發言中就美國2017年退出《巴黎協定》道歉。他強調,他執掌的這屆美國政府“正致力于恢復美國(在氣候問題上)的帶頭作用,以對抗全球氣溫上升”。然而,對于發展中國家一直在推動設立的“損失與損害”基金,美國已經表示不會支持這項行動,并暗示國際援助應該用于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而不是補償。中國和一些歐洲國家則表示,愿意為這樣一個基金捐款。
發達國家的口惠而實不至甚至令一些西方媒體也看不下去。“西方想裝傻到什么地步?”德國《南德意志報》發文稱,數十年來西方工業國家一直眼睜睜地看著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越來越高,即使在氣候危機如此嚴重的現在,全球變暖的主要責任人卻依然賺得盆滿缽滿。僅在今年第二季度,來自美英法等西方國家的六大石油和天然氣公司就獲得572億美元利潤。一年前美國和歐盟還拒絕進行有關賠償的對話,它們非常擔心自己可能被要求支付上不封頂的賠償金。如今在強大壓力之下,西方國家不得不作出回應。西方必須捫心自問,它究竟打算裝傻到什么地步。
有些提問明顯是挑釁
除拜登外,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等十多名政要也參加了COP27。中國代表團則由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率領。美國“政治新聞網”發文稱,在COP27上,拜登政府正竭盡全力表明自己在氣候行動方面是全球領導者。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克里8日表示,他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期間,與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進行了交談,但兩國尚未恢復正式談判。解振華在9日的記者會上也表示,他與克里進行了非正式接觸,強調中國對于在年度全球氣候會議上共同努力推動COP27議程的大門始終敞開,“盡管兩國尚未恢復正式氣候談判,我們已為COP27的成功進行了非正式磋商”。
《環球時報》記者參加了9日的這場記者會,會上西方國家記者的提問充滿挑釁。包括美聯社等在內的四五名西方媒體記者扭曲事實,聲稱“美方表示已打開氣候談判大門,但中方不愿參與”。對此,解振華表示,中美在氣候變化領域有較好的、長期的合作歷史,即使在中美關系很復雜的情況下,氣候變化領域的溝通聯系也從來沒有中斷。然而,在雙方合作進展非常順利的時候,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竄訪中國臺灣地區,嚴重違反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損害了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中國宣布中美氣候變化商談暫停,但是暫停的責任在美國。會后,一名肯尼亞記者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一些西方記者對中國不懷好意。他稱贊了解振華對西方記者有理有節的駁斥。
美國“政治新聞網”在COP27開幕當天發表文章稱,在美中兩國關系持續惡化之際,美國試圖在氣候變化問題上刺激和哄騙中國。兩國合作的“脫鉤”可能會使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受挫。卡塔爾半島電視臺則評論稱,中美作為兩個大國,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兩國之間在這方面存在著合作、競爭與博弈,這種復雜的關系將會持續下去,因為氣候談判不單單是氣候領域的事,還關乎地緣政治、經濟利益和各自的國情等一系列綜合因素。
雖然遭到一些西方國家的無理指責,但中國依然用行動為應對氣候變化作出實質性努力。中國各界代表積極參與今年的會議,并向各國與會代表推介環保產品和措施,受到廣泛歡迎。16日,中國展覽館舉行推介會,展出一系列用竹子生產的產品,推薦大家用竹質產品代替塑料。解振華15日介紹說,中國成立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形成了較為系統完整的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積極推進低碳發展和綠色轉型。截至2022年6月底,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11.2億千瓦,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分別為4.0億、3.4億、3.4億千瓦,均居世界第一;全國森林覆蓋率超過24%,森林蓄積量超過195億立方米,成為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的國家;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超過1000萬輛,占全球總量一半以上。“實踐證明,中國走出了一條符合國情的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之路,用實際行動和卓越成效為全球氣候治理作出了貢獻。”解振華說。6日,青島西海岸新區則以青島港為例,介紹了該區如何通過技術創新建成亞洲首個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該新區代表介紹說,整個碼頭夜晚不需要任何照明,被稱為“黑燈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