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能源轉型已步入快車道,化石能源逐漸被非化石能源取代將成時代主流。其中,作為化石能源之一的天然氣也必然受到能源轉型影響。但是,鑒于天然氣在化石能源中的低碳特征,其在能源轉型中或將長期處于過渡地位。
仍處于快速發展階段
近年來,我國天然氣產業發展十分迅速,無論是在供應側還是消費側,均保持強勁發展勢頭。
2022年,我國天然氣產量達2178億立方米,同比增長6.4%,其中常規氣產量為1762億立方米,同比增長3.6%;頁巖氣產量為247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1.8%;煤層氣產量為114億立方米,同比增長8.9%;煤制氣產量達5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0%。
2022年,我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為3663億立方米,為近年來的首次負增長。但這主要是由疫情引起的經濟低迷所致,并不代表主流趨勢。
在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過程中,相關部門持續推動天然氣管網建設和互聯互通,大力促進運銷分離,制定了長途管輸最高收益率、城市燃氣配氣最高收益率等限制性政策。
2022年4月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提出“健全油氣期貨產品體系,規范油氣交易中心建設”“推動油氣管網設施互聯互通并向各類市場主體公平開放”和“穩妥推進天然氣市場化改革,加快建立統一的天然氣能量計量計價體系”等,說明國家政策將持續推動天然氣產業健康發展。
2022年5月,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完善進口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氣化服務定價機制的指導意見》,指導各地進一步完善氣化服務定價機制,規范定價行為。
2022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城市燃氣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實施方案(2022–2025)》,提出2022年抓緊啟動實施一批老化更新改造項目,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城市燃氣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任務。
2022年7月,住建部發布《“十四五”全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提出到2025年大城市及以上規模城市管道燃氣普及率不低于85%、中等城市不低于75%、小城市不低于60%,城鎮管道燃氣普及率將持續提高。
2022年,我國主干天然氣管道總里程達到11.8萬公里,天然氣管網互聯互通建設加快推進。新建成一批儲氣庫,在建部分地下儲氣庫,儲氣庫有效工作氣量明顯提高。
另外,2022年還新建了啟東四期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浙江嘉興應急調峰儲運站、鹽城濱海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漳州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我國液化天然氣接收能力新增800萬噸/年,達到11210萬噸/年。
在能源轉型中將保持重要地位
我國制定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雙碳”目標,勢必推動我國能源轉型和綠色低碳發展。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途徑之一就是持續優化能源消費結構,化石能源占比將逐漸下降,非化石能源占比將不斷提升,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和低碳能源成為實現能源轉型的有效抓手。天然氣具有明顯的低碳特點,將在能源轉型中發揮過渡作用,這也為天然氣產業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從市場空間看,目前我國人均天然氣年消費量不足200立方米,與世界平均水平還存在較大差距,與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或地區的差距更大。這意味著,我國天然氣需求還有很大增長空間。
不過,任何產業的發展程度,最終都將取決于市場。其中,成本因素至關重要。我國天然氣成本長期居高不下,制約著天然氣產業市場空間的擴大。天然氣產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不僅需要政策推動,還需要產業自身通過不斷降低成本,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
此外,甲烷泄露也是制約天然氣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是僅次于二氧化碳的溫室氣體,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甲烷泄漏問題,采取措施積極應對。
因此,綜合考慮現階段我國能源資源基礎、技術水平和產業成熟度等因素,大力發展天然氣產業是實現“雙碳”目標的現實選擇之一,天然氣產業還將處于較長一段時間的“黃金期”。
2040年前,我國天然氣產業或將處于快速增長期,新增天然氣消費需求可能逐漸集中到發電領域,消費峰值可能達到5000億-6000億立方米;在2040-2060年間,為實現碳中和目標,我國天然氣產業很可能進入平穩發展期,消費規模或逐步下降,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占比也將呈下降趨勢,但總體消費規模還將維持在3000億-4000億立方米之間,逐漸在新型能源體系中擔當穩定性電源的“輔助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