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城區、縣城新增清潔取暖面積217萬平方米,農村地區完成清潔取暖改造8.5288萬戶;城區、縣城完成既有建筑能效提升(包含公共建筑能效提升)43.56萬平方米,農村地區完成農房建筑能效提升1534戶;新增15萬平方米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工程。
推動集中供熱管網向農村地區延伸優先將環境敏感點周邊散煤用戶納入改造范圍
《泰安市2023年冬季清潔取暖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提到,加快推進集中供熱保障能力建設,推動集中供熱管網向農村地區延伸,鼓勵因地制宜發展區域集中供熱(含可再生能源、非可再生能源),不具備集中供熱改造條件的,結合實際實施分散式清潔取暖改造。
堅持先立后破,穩妥推進取暖改造。杜絕未立先破,實現新舊供暖方式無縫銜接。
將清潔取暖與大氣污染防治有機結合,優先將環境敏感點周邊的散煤用戶納入清潔取暖改造范圍;統籌能源開發利用、鄉村振興、老舊小區改造、公共建筑能效提升等工作,一體推進清潔取暖建設。
中央財政每年獎補3億元資金市級財政獎補4億元
2021年至2023年,中央財政給予清潔取暖改造定額獎補,獎補標準為每年3億元,市級財政累計獎補4億元,其余資金由各縣(市、區)、功能區籌措安排。
《實施方案》對補貼標準進行了明確。集中供熱項目。城區、縣城實施改造的市政集中供暖用戶,按照有關規定繳納取暖費,計入任務但不享受清潔取暖補貼政策;向農村地區延伸的集中供熱項目,對換熱站、二次管網、戶內暖氣片等設施建設和安裝費用,按照最高6000元/戶進行補貼,其中中央及市級財政承擔3000元/戶。
區域集中供熱項目。農村地區實施的地源熱泵、污水源熱泵、空氣源熱泵等可再生能源的區域集中供熱項目,依據供熱面積,對熱源站、二次管網、戶內暖氣片等設施建設和安裝費用,按照最高83元/平方米進行補貼,其中中央及市級財政承擔25元/平方米;燃氣鍋爐、電鍋爐等非可再生能源區域集中供熱項目,依據供熱面積,對熱源站、二次管網、戶內暖氣片等設施建設和安裝費用,按照最高67元/平方米進行補貼,其中中央及市級財政承擔20元/平方米。
農村地區分散式電代煤、氣代煤項目,每戶最高補貼6000元
為了確保群眾溫暖過冬,《實施方案》里還明確了農村地區分散式電代煤、氣代煤項目的補貼標準。
分散式電代煤項目。對電采暖設備和用戶表后線路購置安裝費用,按照最高6000元/戶進行補貼,其中中央及市級財政承擔3000元/戶。
對一戶一表居民電代煤用戶,根據采暖季(11月至次年3月)實際用電量,按照0.2元/千瓦時的標準補貼給用戶,每戶每年最高補貼600元,補貼時間暫定3年,由縣級財政承擔。采暖季用電,居民用戶電價按照全省清潔取暖政策執行。
分散式氣代煤項目。對燃氣壁掛爐購置安裝及村(社區)內供氣管網等設備建設費用,按照最高6000元/戶進行補貼,其中中央及市級財政承擔3000元/戶。
對分散式氣代煤用戶,根據采暖季(11月至次年3月)實際用氣量,按照1元/立方米的標準補貼給用戶,每戶每年最高補貼600元,補貼時間暫定3年,由縣級財政承擔。
太陽能供暖項目。對取暖設備采購、安裝、維護費用,按照最高6000元/戶進行補貼,其中中央及市級財政承擔3000元/戶。
既有建筑能效提升項目。對城區、縣城建筑和農房能效提升項目,按照省、市建設技術標準,經驗收合格后,給予補貼。城區、縣城建筑能效提升項目,依據改造建筑面積,按照最高83元/平方米進行補貼,其中中央及市級財政承擔25元/平方米。農房能效提升項目,按照6600元/戶進行補貼,其中中央及市級財政承2000元/戶。
非營利性公益場所改造項目。學校、幼兒園、衛生室、敬老院、村(社區)委會等非營利性公益場所實施熱源側清潔化改造的,按照供暖面積每120平方米折算1戶的標準計入任務,資金由縣(市、區)、功能區統籌解決。
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工程。啟動既有建筑被動式超低能耗改造工程,經驗收合格后,按照210元/平方米(改造建筑面積)進行補貼,由市級財政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