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介紹,隨著我國電能表產業快速升級革新,國家電網成功研制出世界首條電能表自動化檢定流水線,實現電能表檢定模式“由分散到集中”,檢定方式“由人工到自動”,檢定數據由“線下到線上”的革命性跨越。“集中檢定、統一配送”的新型數字化流水線給計量工作和監管工作帶來新的挑戰。一旦流水線失準,檢定結果就會“連環追尾”,影響電網安全或導致電費核算有誤。因此,亟需一套機制確保流水線自身“準頭”。
為破解這一難題,湖北省計量院聯合電網公司開展科研攻關,成功獲批“電能計量器具自動化檢定系統在線計量檢測技術研究及應用”這一湖北省重大科技專項,探索對流水線全流程實施數字化計量監督,變人力為“云力”,使其運行過程可控、結果精準,確保電能貿易結算的公平公正。
湖北省自2016年電能表流水線投運以來,共完成近2500萬只單相、三相電能表的強制檢定。為全方位保障電能貿易結算的公平公正,確保企業和居民用電權益不受損失,法定計量機構對經流水線檢定合格的樣品,還要按總數的10%進行復檢,確保萬無一失。2022年,湖北省計量院共承擔了40萬只樣品的復檢任務。
據了解,湖北省計量院組織編制的湖北省地方檢定規程,提出了以MAP(計量保證方案)為核心、適合流水線的計量監督方案,成功研制出3套高精度輕量級傳遞標準及3套核查標準,使核查電能表準確度等級由2級提升至0.02級,并利用大數據和統計分析,保證流水線測量過程始終處于受控狀態,從而保證電能表檢定質量,實現電能表智慧監管。
目前,項目成果已試點應用。據統計,湖北省電力公司每年要完成近400萬只電能計量器具的檢定,計量監管部門每年的抽檢工作量為40萬只。以每只電能計量器具的檢測費用80元計算,采用在線計量監督方式,可減免3200萬元的人工檢測費,使計量監督工作效率提升10倍。
據湖北省計量院負責人介紹,當前,該省投入運營的流水線共有3462個工位,每個工位每天產生近千條計量數據,匯聚成信息量爆炸的“數據海”,為數字化平臺的建立提供了基礎。湖北省計量院搭建了智能在線計量檢測平臺系統,通過對計量數據進行在線分析,實時監測流水線運行狀態,將事后結果質量控制轉變為對測量過程的實時監控,保障流水線的測量過程始終處于統計過程狀態。項目通過3年不間斷試驗,積累了近百萬條第一手試驗數據,并建立了檢定系統計量過程能力在線監測預警系統。
據悉,數字化監測預警平臺克服了流水線在大批量、高負荷的工況下,運行狀態缺乏實時監測的弊端,不僅能定量計算檢定系統過程能力,還可在線監測過程能力變化趨勢,及時提供風險預警,確保檢定過程處于統計控制狀態,降低計量風險,對可能產生的大面積電能表錯檢誤檢計量風險提供預警,防止系統性計量事故的發生。同時,市場監管部門可以從“云上”獲取基礎數據,建立監管基礎數據庫,實施高效精準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