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天然氣消費走出低谷,重回增長
——油氣市場研報(2024年1月)
楊永明
(中能傳媒能源安全新戰略研究院)
焦點月評
★國內天然氣消費走出低谷,重回增長
市場供需
★國際原油市場依然面臨較大壓力
★全球天然氣市場供需相對寬松
★國內油氣產量當量連續7年保持千萬噸級增長勢頭
★煤層氣成為我國天然氣供應重要補充
★12月國內天然氣增速有所放緩,原油增速加快
★能源央企加大保供力度,確保安全平穩應對寒潮天氣
企業動態
★中國海油持股巴西梅羅二期項目投產
★中國石化資本公司完成首筆充電樁領域投資
行業資訊
★勘探開發取得重要進展
★我國首座燃氣摻氫綜合實驗平臺投產
★國內油價年內第三次調整或將迎來上漲
焦點月評
國內天然氣消費走出低谷,重回增長
2024年1月2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2023年12月份全國天然氣運行快報。據快報統計,2023年,全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3945.3億立方米,同比增長7.6%。顯然,對比2022年消費增速-1.7%,2023年我國天然氣表觀消費一改頹勢,市場重回增長軌道。
回顧2023年,天然氣行業重大政策頻出。從頂層設計來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進一步深化石油天然氣市場體系改革提升國家油氣安全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兑庖姟访鞔_,要圍繞提升國家油氣安全保障能力的目標,針對油氣體制存在的突出問題,積極穩妥推進油氣行業上、中、下游體制機制改革,確保穩定可靠供應。該文件的出臺,意味著油氣體制改革進入新階段。在上游,國家能源局印發《加快油氣勘探開發與新能源融合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提出油氣供給穩步增長、綠色發展效果顯著、行業轉型明顯加快三大目標,以及統籌推進陸上油氣勘探開發與風光發電、海上油氣勘探開發與風電建設、提升油氣上游新能源存儲消納能力、積極推進綠色油氣田示范建設四大舉措。在中游,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核定跨省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的通知》,首次分區域核定了國家管網集團經營的跨省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國家管網集團加速“全國一張網”織網組網,安排14項重點工程建設項目,通過新建主干管道和已建設施擴容“雙管齊下”,消除輸送瓶頸,提升調峰能力。在下游,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印發《全國城鎮燃氣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方案》,開啟全國城鎮燃氣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提出要在氣源供應、設備管理、管網輸配、用氣環境、監管執法五大領域集中攻堅,著力在責任落實、設施更新、科技賦能、制度保障、法規標準、宣傳教育六個方面綜合施策。國家能源局發布《天然氣利用政策(征求意見稿)》。與2012年“利用政策”相比,新政策拓寬了天然氣利用領域,優化了利用方向,促進天然氣行業高質量發展。
在市場層面,從國內來看,受經濟形勢向好的支撐,終端需求增加。2023年,隨著疫情防控轉入新階段,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經濟發展逐漸修復,經濟形勢向好帶動工商業、交通、發電等用氣需求增長。全年共計約11份新的LNG長協開始執行,合同量約640萬噸/年。全年國內新投運4座LNG接收站,截至2023年底,中國大陸已投運接收站達到28座,年設計接收能力擴至1.3057億噸,儲罐能力達到1824.5萬立方米。據海關總署數據,2023年我國LNG進口總量7132.4萬噸,同比增長12.6%。從國際來看,全球天然氣市場趨于平衡,國際現貨價格走低。全球天然氣供需形勢較2022年大幅緩解,歐亞競購減弱,也推動了國內LNG進口增加。中國2023年再次成為世界最大LNG進口國,并將在2024年繼續推動全球天然氣需求增長。
展望2024年國內天然氣行業發展形勢,根據ICIS和Rystad的預測,2024年中國LNG進口量將從2023年的7000多萬噸反彈至8000萬噸,超過2021年創紀錄的7879萬噸。但需求增長也將取決于LNG價格、煤炭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以及國內生產情況和管道氣進口情況。另有分析認為,伴隨新能源的不斷發展,光伏發電與風力發電的成本下降明顯,甚至部分地區上網電價已經降至0.2元/千瓦時,新能源發電增長將給天然氣消費帶來一定沖擊。另外,因電動汽車的普及,當前國內CNG車用市場呈現明顯的萎縮態勢。從這一角度講,國內天然氣需求的可持續性也面臨各種不確定因素,未來天然氣消費增長或將動力不足。
市場供需
國際原油市場依然面臨較大壓力
回顧整個2023年,在“歐佩克+”屢次宣布減產的消息刺激下,油價先抑后揚,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曾一度接近每桶90美元高位。但到了年底,情況發生逆轉。標普全球大宗商品洞察發布的數據顯示,美國2023年四季度的液態烴總產量達到2190萬桶/日,其中原油和凝析油產量達到1380萬桶/日,均創下全球紀錄。與此同時,巴西和加拿大的石油產量也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在地緣政治擔憂、歐佩克減產和全球遏制通脹的措施引發市場劇烈波動后,2023年國際油價下跌約10%。
進入2024年,在地緣局勢緊張、全球經濟弱增長的背景下,石油市場依然面臨較大壓力。從供應端看,預計一季度在“歐佩克+”持續減產的支撐以及美國原油產量增速放緩的背景之下,原油市場整體供應依然偏緊。值得一提的是,非洲產油國安哥拉由于在產量配額問題上存在分歧,于2024年1月1日退出歐佩克組織。多年來,歐佩克一直通過控制產量配額來影響國際油價,特別是2016年底,歐佩克與11個非歐佩克產油國達成合作協議,形成“歐佩克+”,進一步增強對市場的影響力。但由于歐佩克成員國實力不均和經濟情況各異,統一減產政策的分歧越來越多,近十年,已有印尼、卡塔爾、厄瓜多爾、安哥拉相繼退出歐佩克。雖然安哥拉是歐佩克中產油量最少的成員國之一,且巴西在2024年1月以觀察員身份加入“歐佩克+”,但安哥拉退出使“歐佩克+”的團結性被質疑,進而可能降低歐佩克石油生產能力及其在國際石油市場的影響力。尤其是面對美國等非歐佩克產油國的競爭時,歐佩克在石油生產和定價方面的能力將受到挑戰。標普全球認為,以美國為首的非“歐佩克+”產油國石油產量增幅有望在2024年再創新高,達到270萬桶/日。從需求端看,歐佩克1月17日發布月度石油市場報告,維持上月對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的預測,認為2024年全球日均石油需求量較2023年將增加225萬桶,達到1.04億桶;2025年全球日均石油需求量較2024年將增加185萬桶,達到1.06億桶左右。標普全球預測全球原油需求將在2024年創歷史新高,但需求增幅僅160萬桶/日,“歐佩克+”以外的產油國新增產量就足以覆蓋。此外,受紅海危機升溫影響,2024年以來國際原油價格出現震蕩反彈,雖然目前來看,紅海危機對原油市場影響有限,短期內不會造成較大的供需矛盾,但如果沖突進一步外溢到更為廣泛的區域,原油市場必將受到更大的影響。
全球天然氣市場供需相對寬松
回顧整個2023年,全球新增LNG產能1250萬噸,且集中在下半年投產,供暖季全球LNG需求增量約為550萬~600萬噸,綜合看來,全球天然氣市場供需相對寬松,歐洲絕大部分時間庫存均處于歷史同期高位。但同時,市場仍然不穩定,天然氣價格對地緣風險、極端天氣、突發事件等異常敏感,供給側可能出現的意外中斷風險仍推升氣價階段性上漲。而另一方面,高庫存始終壓制氣價上行空間。在高庫存、需求較為疲弱以及地緣政治影響減弱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全年國際氣價回落明顯。
進入2024年,全球LNG資源供應充足,但市場需求疲軟,部分天然氣銷售商加大富余LNG資源對外轉售力度,資源供大于求的趨勢加劇,貿易價格加速下滑。在北美市場,氣象部門預計美國大部分地區氣溫保持溫和或回升,且氣溫高于往年同期平均水平,采暖對天然氣的需求減弱;本土天然氣生產保持強勁,庫存仍然處于歷史高位,海外需求不振抑制LNG出口。在歐洲市場,工業領域特別是煉油與化工行業對天然氣的利用出現復蘇跡象,但在可再生能源供應增加、電力消費收縮以及居民生活采暖需求減少的影響下,市場消費整體停滯不前。充足的資源儲備能使歐洲從容應對寒潮等短暫的沖擊。在東北亞市場,部分地區采暖需求增加,但是隨著中國春節假期臨近,工業生產部門開工率下降,資源供應整體較為充裕??傮w來看,雖然紅海危機等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使天然氣市場面臨一定風險,但從目前市場情況來看價格基本穩定。
國內油氣產量當量連續7年保持千萬噸級增長勢頭
國家能源局1月9日發布數據顯示,2023年,國內油氣產量當量超過3.9億噸,連續7年保持千萬噸級快速增長勢頭,年均增幅達1170萬噸油當量,形成新的產量增長高峰期。
2023年原油產量達2.08億噸,同比增產300萬噸以上,較2018年大幅增產近1900萬噸,國內原油2億噸長期穩產的基本盤進一步夯實。海洋原油大幅上產成為關鍵增量,產量突破6200萬噸,連續4年占全國石油增產量的60%以上。頁巖油勘探開發穩步推進,新疆吉木薩爾、大慶古龍、勝利濟陽3個國家級示范區及慶城頁巖油田加快建設,蘇北溱潼凹陷多井型試驗取得商業突破,頁巖油產量突破400萬噸,再創新高。陸上深層—超深層勘探開發持續獲得重大發現,高效建成多個深層大油田,2023年產量1180萬噸,我國已成為全球陸上6000米以深超深層油氣領域引領者。
天然氣產量達2300億立方米,連續7年保持百億立方米增產勢頭。四川、鄂爾多斯、塔里木三大盆地是增產主陣地,2018年以來增產量占全國天然氣總增產量的70%。非常規天然氣產量突破960億立方米,占天然氣總產量的43%,成為天然氣增儲上產重要增長極。其中,致密氣夯實鄂爾多斯、四川兩大資源陣地,產量穩步增長,全年產量超600億立方米;頁巖氣新區新領域獲重要發現,中深層生產基地不斷鞏固,深層持續突破,全年產量250億立方米;煤層氣穩步推進中淺層滾動勘探開發,深層實現重大突破,全年生產煤層氣超110億立方米。
煤層氣成為我國天然氣供應重要補充
國家能源局2024年一季度新聞發布會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煤層氣產量達到117.7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0.5%;煤層氣產量約占國內天然氣供應的5%,增量占比達到18%,成為國內天然氣供應的重要補充。
開發利用煤層氣具有保障煤礦安全生產、增加清潔能源供應、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等多重效益。國家能源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工作部署,充分發揮煤礦瓦斯防治部際協調機制作用,推動煤層氣產業規?;l展。資源探明快速增加,產能建設加快推進。2023年,重點煤層氣企業加大勘探投入,新增探明地質儲量約2900億立方米。全國煤層氣開發投資超100億元,新建產能超30億立方米/年。技術創新成效明顯,配套政策不斷完善。深層煤層氣勘探開發理論認識和技術獲得重大突破,中石油大吉區塊32口先導試驗井組全年單井日均產量超5萬立方米。同時,中央財政繼續安排資金支持煤層氣等非常規天然氣開發利用。持續實施增值稅先征后返、所得稅優惠稅率等優惠政策。進一步完善礦權管理,簡化油氣資源綜合勘查開采程序,支持煤層氣與其他礦產資源兼探兼采。
12月國內天然氣增速有所放緩,原油增速加快
2024年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2023年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以下簡稱規上工業)主要能源產品生產繼續保持穩定增長。與11月份相比,天然氣增速有所放緩,原油增速加快。
原油生產有所加快,進口由降轉升。12月份,規上工業原油產量1765萬噸,同比增長4.6%,增速比11月份加快2.0個百分點,日均產量56.9萬噸。進口原油4836萬噸,同比增長0.6%,11月份為下降9.1%。2023年,規上工業原油產量20891萬噸,同比增長2.0%。進口原油56399萬噸,同比增長11.0%。
原油加工增速略有加快。12月份,規上工業原油加工量6011萬噸,同比增長1.1%,增速比11月份加快0.9個百分點,日均加工193.9萬噸。2023年,規上工業原油加工量73478萬噸,同比增長9.3%。
天然氣生產保持穩定,進口較快增長。12月份,規上工業天然氣產量209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9%,增速比11月份放緩2.4個百分點,日均產量6.7億立方米。進口天然氣1265萬噸,同比增長23.0%,增速比11月份加快16.4個百分點。2023年,規上工業天然氣產量2297億立方米,同比增長5.8%。進口天然氣11997萬噸,同比增長9.9%。
能源央企加大保供力度,確保安全平穩應對寒潮天氣
近期,面對寒潮天氣,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中國海油、國家管網集團等大型能源企業加大能源保供力度,充分發揮央企“壓艙石”和“穩定器”的作用。
主力油氣田加大增儲上產。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年產天然氣量突破400億立方米,中國石化江漢油田涪陵頁巖氣田首口開發水平井累計產量突破4億立方米、創全國頁巖氣單井累產最高紀錄,中國海油渤海油田油氣日產量首破10萬噸油當量。
多方籌措進口LNG資源。中國石油所屬河北唐山、江蘇如東兩座LNG接收站協調船期,優化LNG庫存,開啟最高外輸量,單日沖鋒外輸量均可達3900萬立方米以上。中國石化青島LNG接收站、天津LNG接收站均保持高效運行,日均外輸天然氣超6000萬立方米。國家管網集團統籌安排7座LNG接收站超100個窗口期,維持罐存合理高位運行,確保“接得進船、儲得下液、輸得出氣”。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24日,中央企業年累計銷售天然氣3451.3億立方米,同比增長5.9%。
各大儲氣庫應采盡采。在東北,遼河油田儲氣庫群準備就緒、“有令即采”。在新疆,塔里木油田首座儲氣庫——柯克亞儲氣庫開井采氣,預計冬季整體采氣量將超過1億立方米。2023年至2024年供暖季,國家管網集團天然氣管網輸送的資源總量預計超過1000億立方米,全力保障高峰時段頂峰供應充足。
企業動態
中國海油持股巴西梅羅二期項目投產
1月2日,中國海油宣布,參與建設并擁有權益的全球巨型鹽下超深水油田——梅羅(Mero)二期項目順利投產。梅羅油田是巴西第三大油田,位于巴西東南部海域桑托斯鹽下盆地,該油田計劃分四期開發,總投資超百億美元。此次投產的梅羅二期項目是繼梅羅一期項目后,該油田投產的第二個項目。梅羅二期項目水深在1800~2100米之間,計劃投產開發井16口,其中,生產井8口,注水井8口,原油日產能約18萬桶。目前中國海油持有梅羅油田9.65%權益。
據介紹,鹽下超深水油田是全球石油行業的新興領域和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占全球石油儲量的三分之一,具有超深水、深儲層、難開發和高產量等特點。2013年,中國海油與巴西石油公司、殼牌、道達爾及中國石油組成競標聯合體,成功中標全球第三大鹽下超深水油田——里貝拉區塊,首次敲開了巴西鹽下超深水油氣開發合作領域的大門。能夠深入參與到全球巨型鹽下超深水油田的開發,鞏固了我國海洋石油開發領域的比較優勢,有利于我國把握世界超深水油氣開發的前沿科技。中巴深水油田合作的十年間,中國海油先后與殼牌、英國石油公司以及巴西國家石油公司等合作參與油氣招標,獲取一系列重點勘探項目,并于2021年成功完成中國海油在巴西首個作業者項目的亮相。此外,中國海油于2021年成功入股全球最大深水油田——巴西布齊奧斯(Búzios)油田,并在2022年底順利完成了權益增持。截至目前中國海油在巴西共擁有5個深水油氣區塊資產。
中國石化資本公司完成首筆充電樁領域投資
近日,中國石化資本公司投資入股西安領充創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并完成交割。該項目是資本公司在充電樁領域的第一筆投資。
中汽協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持快速增長,連續9年位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58.7萬輛和949.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5.8%和37.9%,市場占有率達到31.6%。其中,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增長迅速,2023年銷量達280.4萬輛,同比增長80.4%;純電動新能源汽車銷量668.5萬輛,同比增長24.6%。能鏈研究院預測,203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接近1.45億輛。新能源汽車的蓬勃發展,對加快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為電動汽車提供便捷高效的充電服務提出更高要求。2023年,國家發布《關于進一步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的指導意見》等政策文件,指導新能源汽車及充電基礎設施行業高質量發展,為中國新能源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提供了政策保障。據CIC灼識咨詢預估,2030年中國公用充電樁數量將達2630萬臺,中國充電站將達到132萬~260萬座,充電樁累計投資規模接近3萬億元,新能源服務市場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作為中國最大的加油站連鎖品牌,中國石化近兩年正積極向“油氣氫電非”綜合能源服務商轉型。公司著眼市場需求,積極融入市場新格局,利用全國3萬余加油站的優勢,統籌布局充換電站等配套設施,著力構建全國“一張網”。據悉,中國石化致力于成為中國充電市場第一直營平臺,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現代化綜合能源服務商。在“十四五”期間,中國石化將布局規劃5000座充換電站。
行業資訊
勘探開發取得重要進展
1月9日,中國石化發布消息稱,中國石化部署在重慶市梁平區的重點預探井——興頁9井試獲高產頁巖油氣流,日產油108.15立方米、氣1.58萬立方米。這口井的突破有效拓寬了四川盆地頁巖油氣勘探領域,意味著中國石化在四川盆地發現了新的億噸級原油資源陣地,打開了四川盆地頁巖油勘探開發的新局面。四川盆地烴源巖演化程度高,資源以天然氣為主。據統計,2022年,四川盆地的油氣產量排名全國第三,但原油產量僅為11.9萬噸。興頁9井試獲高產頁巖油氣,其目的層埋藏淺、具有較好的經濟開發效益。
1月17日,中國石化“深地工程·川渝天然氣基地”再獲突破,由中國石化西南石油局提交的位于四川盆地的合興場氣田1330.12億立方米探明地質儲量通過自然資源部專家組審定,標志著我國一個新的超深層、整裝致密砂巖千億方大氣田誕生。多年來,中國石化高質量推進川渝地區建設天然氣千億產能基地,截至目前,中國石化在四川盆地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近30000億立方米,累計生產天然氣超2000億立方米。成功建成我國目前規模最大的海相整裝高含硫氣田——普光氣田,世界首個7000余米超深高含硫生物礁大氣田——元壩氣田,我國首個百億方產能頁巖氣田——涪陵頁巖氣田和我國首個探明儲量超千億立方米的深層頁巖氣田——威榮頁巖氣田。
1月24日,從河南省地質局獲悉,根據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整體部署,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圍繞全國中小盆地開展油氣資源選區評價,優選南華北地區三門峽盆地作為重點突破區,部署實施豫峽1井鉆探驗證,實現了該區50年來油氣調查重大突破。2023年中國地質調查局在三門峽盆地部署實施了全國范圍內唯一一口油氣調查井——豫峽地1井,證實了三門峽盆地存在良好油氣資源潛力。豫峽地1井設計進尺2200米,于2023年9月23日開鉆,2023年10月29日完鉆,2023年11月5日完井,2023年11月15日野外驗收,完鉆井深2299.88米。中國地質調查局選取豫峽地1井3層10米油層進行地層測試,24小時獲自噴17.13立方米高產工業油流。三門峽盆地初步圈定4個油氣遠景區,其中中央構造帶遠景區僅函谷關構造預測地質資源量達1.07億噸,具備建設新的油氣資源接續基地資源基礎,這標志著中原地區油氣資源接續基地建設將打開新局面。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該區50年來獲得的油氣調查重大突破。據介紹,我國中小型盆地數量多,勘探空白區面積大,油氣資源潛力大,是下一步油氣資源接續基地建設的重要領域之一。
我國首座燃氣摻氫綜合實驗平臺投產
近日,全國首座城鎮燃氣摻氫綜合實驗平臺在深圳投用,該平臺集測試、驗證、生產功能為一體,摻氫比例可達20%,壓力范圍覆蓋城鎮燃氣全部壓力運行范圍。平臺投用為我國利用現有城鎮燃氣管道摻氫提供了可推廣、可復制的模式,對未來氫氣在城鎮燃氣領域大規模規范利用具有較強的引領和示范意義。
作為一種清潔零碳能源,氫能被譽為21世紀的終極能源。近年來,在相關政策大力支持下,圍繞氫能制、儲、運、用的相關探索實踐不斷、突破不斷。所謂天然氣管道摻氫輸送,就是將氫氣與天然氣進行不同比例混合,再利用現有天然氣管網進行輸送。摻氫天然氣相比純天然氣,是一種更清潔低碳燃料。在天然氣當中摻入20%體積比的氫氣,燃燒后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都可降低20%以上,達到降低用能碳排放的目的。
目前我國已有天然氣管道超100萬千米,其中城鎮燃氣輸配管道超90萬千米,具有較好地發展天然氣管道摻氫輸送技術的產業基礎。同時,利用燃氣基礎設施進行摻氫具有顯著的減排效果。測算顯示,如果把氫摻入城鎮燃氣后進行使用,按照目前每年全國城鎮燃氣的用氣量大概在4000億立方米,在天然氣當中摻入20%體積比的氫氣,每年全國減少碳排放量可達3000萬噸左右。中國城市燃氣協會此前發布的《天然氣管道摻氫輸送及終端利用可行性研究報告》預測,“十四五”期間,我國新增天然氣管道摻氫示范項目15~25個,摻氫比例3%~20%,氫氣消納量15萬噸/年,總長度1000千米以上。其中新增長輸天然氣管道摻氫示范項目2~5個,摻氫比例3%,氫氣消納量10萬噸/年,總長度800千米以上。新增城鎮燃氣摻氫示范項目10~20個,摻氫比例3%~20%,氫氣消納量5萬噸/年,總長度200千米以上。
國內油價年內第三次調整或將迎來上漲
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4年1月17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均降低50元。折成升價后,92號汽油、95號汽油、0號柴油均下調0.04元。車主加滿一臺50升的小汽車,預計可節省2元。
本輪調價周期內,中東緊張局勢有所升級,多地發生沖突,但市場對原油需求疲軟產生擔憂,油價承壓運行。美英聯合對也門發動打擊,一方面刺激胡塞武裝擴大紅海襲擊目標,另一方面也導致更多貨船和油輪改道,加大供應鏈阻滯風險。但世界銀行再次下調今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期0.2個百分點至2.4%,增速連續第三年放緩;美國汽油庫存增長至2022年2月以來最高,周度增幅創30年來最大,市場對全球經濟增速下滑、需求不振持續憂慮。此外,沙特下調2月原油官方售價,也加大油價運行壓力。平均來看,本輪調價周期倫敦布倫特、紐約WTI油價分別比上個調價周期下降1.40%、1.22%。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預計,短期來看,油價將呈震蕩偏弱走勢。原油需求難有較大起色,伊拉克、安哥拉等國原油增產也部分抵消了“歐佩克+”減產措施對油價的支撐效果。中東地緣政治風險仍未消除,更加大油價運行的不穩定性。2024年油價已經進行了2次調整,共出現了“一漲一跌”的情況,按照最新成品油價預測變化情況,1月31日國內油價或將迎來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