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時長:1天
采訪里程:55公里
采訪地點:遼河油田雙臺子儲氣庫
新春佳節,最讓人牽掛的莫過于灶臺上的裊裊炊煙;寒潮來襲,最讓人踏實的莫過于室內的融融暖意,這一切都離不開堪稱冬日“底氣”的天然氣。而儲氣庫,則為這冬日的“底氣”再添一道保障。
作為具備全國最大調峰能力的儲氣庫群,遼河油田儲氣庫群扛起了京津冀等7個省市的冬季保供重任。近日,記者走進遼河油田雙臺子儲氣庫,探尋萬家“煙火氣”背后的點點滴滴。
一進門,儲氣庫作業區副區長高希就介紹道:“儲氣庫從正式投入使用至今,已經穩定運行800多天了。”
穩定運行,一直是儲氣庫工作的第一要求。“穩”,也成為采訪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而“穩”的背后,則是一系列細致周密的努力與付出。
“穩”的背后是迅速響應。“得令即采”,這是儲氣庫作業區區長王鑫對保供期間工作作出的總結。只要命令一到,采氣量就必須上得去,這對設備和人員都是不小的考驗。每年供暖季開始之前,儲氣庫都會做大量準備工作。
這個采暖季是他們收到調整采氣量命令最頻繁的一季。“最多的時候,我們一天就收到了3個調度令。”王鑫告訴記者,“我們都在晚上抓緊時間檢查設備,發現問題聯合相關部門馬上整改,絕不把問題拖到第二天。”
“穩”,離不開先進設備的支持。2022年,這里成為國內最早使用離心式壓縮機的儲氣庫,不僅填補了國內相關領域的應用空白,也使儲氣庫的天然氣處理能力大幅提高。
為了減輕員工負擔,雙臺子儲氣庫還在進行數智化儲氣庫建設。目前,引入2臺無人機進行巡線,代替了線路最長的24公里管線人工巡檢。同時,不斷加強內部管理,優化巡線路線。
“穩”,少不了完備的應急預案。儲氣庫建設初期,多數員工沒有相關工作經驗,大家一邊摸索著做測試,一邊總結操作規范,整整測試了10天,才解決了所有問題。
自2021年儲氣庫正式運行開始,這里年年都有新的大型設備投入使用。作業區不但給設備逐臺制訂應急處置方案,還在第一次應急處置后,總結經驗,編制了80多張應急處置卡。高希坦言:“壓力真的很大,完全沒有經驗可以借鑒,摸索新系統控制、編寫使用規則,全靠自己。出現異常,必須迅速解決,畢竟設備不能停。”
“穩”,更離不開儲氣庫人的高度責任感。儲氣庫一期建設接近尾聲時,高希做了膝蓋手術,縫了8針。下手術臺不久,他就拄著拐杖趕到現場投入工作。
當記者問起在儲氣庫工作的這幾年,有沒有遇到“驚險時刻”時,高希連連擺手,印象較深的是第一年投產時的一次經歷。當時,突然接到800萬立方米采氣量的任務,他讓所有人都撤出現場,自己組織中控室緩慢打開閥門,直到看到流量計上有了讀數,他懸著的心才放下來。第二天,盤錦還下起了大暴雪,全站員工被困了3天。“心態還算平穩,大家也沒空多想,主要是怕新裝置情況不穩定,還要加密巡檢。”
為了校正中控室數據可能出現的誤差,杜絕隱患,儲氣庫堅持白天2次、晚上4次進行不間斷地人工巡線。采訪當天下午4時,交接班會議過后,外操工趙鑫和沈詩涵踏上了夜班的第一次巡檢之路。
一路上,趙鑫流利地解答每一個技術問題。在談及春節安排時,趙鑫卻罕見地停頓了一下:“參加工作16年了,年年都在崗位上過年。我家近,讓外地的同事回家過年吧。”
盡管這條線路他倆已經熟悉到對每根管線的位置都牢記于心,但完成一整圈的數據記錄,仍要1個多小時?;爻虝r,天空飄起了雪花,氣溫也越來越低,一行人都忍不住加快了腳步。此刻,雙臺子儲氣庫在平穩運行中,遠處及不遠處的萬家“煙火氣”溫暖依舊。